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著有《翁同龢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江苏常熟的翁家巷,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宅院,叫做彩衣堂,是晚清政治家翁同龢的故居。作为江南典型的名门望族,翁家出过的名人可不只翁同龢一人——父子两帝师、一门五进士、一家三巡抚;作为晚清赫赫有名的人物,翁同龢也不限于一位政治家,他擅长作诗、画画,以书法名世,有“同光第一书家”的美誉。他和他的家族,尤其雅好收藏典籍,积百年之功,建立起一个书香世界。
11月7日至11月16日,上海图书馆举办“琼林济美——上海图书馆翁氏藏书与文献精品展”。除了翁氏藏书,此次展览还展出《翁同龢日记》稿本,翁同书等人往来尺牍、档案、诗文、家族资料等珍稀文献。藉此,《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文献学教研室主任阚红柳,解读翁氏藏书背后的故事。
藏书的“始祖”
翁家所在的常熟,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那里有虞山,东麓有“读书台”,相传是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当地有着悠久的私家藏书传统。自北宋起,就出现了有影响的藏书家,如郑时、钱观复等。明代嘉靖以后更是成为中国私家藏书的中心,赵琦美的脉望馆、钱谦益的绛云楼、毛晋的汲古阁……到了清代,叶树廉的朴学斋、钱曾的述古堂、陈揆的稽瑞楼等,都是文人心目中的圣地。
翁家是在明代迁入常熟的,世代以耕读传家。翁同龢的祖父翁咸封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了举人,官至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学正,相当于当上了连云港市的教育局局长。
作为主管教育的官员,翁咸封最大的成功就是教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翁心存。他高中进士,曾是“两朝帝师”:早年任上书房总师傅,侍读咸丰帝、恭亲王等;后入值弘德殿,授读同治帝,还曾历任工部、礼部、户部尚书,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
翁氏藏书的“始祖”,正是翁心存。早年间,虽然父亲是学正,但为官清廉,家境还是比较贫寒的。翁心存为贴补家用,在一些藏书楼校勘书籍。说起来是份差事,翁心存却将它变成了人生中的机会。好学的他借着这些藏书资源,快速增补才学,版本、校勘、鉴赏的功力都渐长。
后来当了官,有了财力,再加上那时时局已不稳,一些藏书家的传世珍藏多有散出,翁心存趁机出价收购。成为帝师之后,藏书就更方便了。他建起了藏书楼,专门收藏各种刻印图书、抄本。
翁心存藏书中的精品,来自于同乡陈揆的稽瑞楼藏书。陈揆的家族,世代都是儒生,藏书本就丰富。他自己更是爱书成痴,在科场失意之后,将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积聚、整理、研究古代文献上。他去世之后,其养子不懂收藏,只懂变卖,其中大半都被翁心存和另外一大藏书家瞿氏的铁琴铜剑楼购去。
翁心存对此也很感慨,曾在从陈家买来的《丁卯集》上专门题了一段话,大意为:稽瑞楼藏书大半已化为云烟,这本《丁卯集》及元刻《丽则遗音》都是陈揆当年以高价从吴门黄氏那里买来的,幸好没有卖掉。陈揆已经离世,他至爱的书也没能留在家中。现在我马上要回京师了,留下这几句话给子孙,你们一定要妥善收藏。
私藏和聚散相始终
在翁心存的谆谆教诲下,翁家子孙都爱书,也爱读书,更能靠才学一展宏图。他的长子翁同书是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的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安徽巡抚等;次子翁同爵,曾任陕西巡抚、湖北巡抚等;小儿子翁同龢就更出色了,考上了状元,跟父亲一样,也成为帝师。此外,翁同书的两个儿子,其中翁斌孙高中进士、翁曾源高中状元,创造了叔侄联魁、四世翰苑的佳话。
家族成员在各地任职,且都爱藏书。比如,翁同书曾被派往扬州江北大营,在琦善军中供职。当时清廷一方和太平天国的军队热战正酣,这位大人一边从太平军手中收复地盘,一边不忘藏书,在邗江县寻觅到一本很珍贵的《吴越备史》。1858年,他一次寄给京师家中的书籍达100多种,尤其购得清代藏书家秦恩复“石研斋”所藏绝佳精品,如《姓氏遥华韵》《刘涓子遗方》《读千文篆注》之类。
翁同书比幼弟翁同龢年长20岁,长兄如父。他去世后,将全部藏书传给了翁同龢。此外,二哥翁同爵的部分藏书也转给了翁同龢。作为整个家族中最有名望的人,翁同龢也为家族藏书贡献最大。
“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这是翁同龢书写的对联。他的一生,的确最看重“端人正士”和“古画奇书”。
36岁时,翁同龢当上了同治皇帝的老师。后来又教年仅6岁的小皇帝光绪。一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上书房裁撤,中间除了请病假和回乡修墓之外,翁同龢几乎没有离开过光绪,师生相伴22年,情同父子。
晚清政局变幻莫测,翁同龢身处高位,官场生活必定俗事如海、复杂万分。“藏书似乎成了他俗中求雅、闹中取静的一种兴趣爱好。”阚红柳分析道。根据《翁同龢日记》中的自述,他每隔几天就要去琉璃厂逛逛,甚至大年初三商家都还没开门,就心急地跑去了。每当淘到好东西,都会很自得地记在日记中;要是没看到宝贝,或者是去晚了,也会在日记中失落地表达一番。
同治四年(1865年)3月7日,翁同龢在琉璃厂一家书店内寻访到一套宋版《集韵》,是常熟藏书家钱曾旧藏。他喜出望外,但书店老板居奇不售。翁同龢连续6天,几番造访,终于打动了老板,将《集韵》收入囊中。类似的收书事例,在日记中有很多。
“翁氏藏书属于私家藏书,它和公藏不同。公藏往往和朝代兴衰相始终,私藏则和家族聚散相始终。一个家藏的散,可能就是另一个家藏的聚。”阚红柳说。事实的确如此,当年翁心存有机缘,收到了陈揆旧藏;后来翁同龢也有机缘,得以收购怡亲王藏书。
怡亲王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的封号,雍正八年(1730年),其子弘晓袭封。这位王爷喜好典籍,他在王府中建藏书楼,取名为乐善堂(又名明善堂、安乐堂),专收罕见秘本。钱谦益的绛云楼未烧之前,宋元古籍大半为毛晋、钱遵王所得,而这两家的书后来又辗转全归于弘晓。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皇帝命令全天下进献藏书,这位王爷仗着是乾隆的兄弟,不搭不理,于是其收藏更显得孤绝。
同治初年,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将包括袭爵怡亲王的载垣在内的八大顾命大臣处死,怡府随之没落,藏书散落书肆,翁同龢这才有机会下手。
为家藏而活
20世纪初,“翁氏藏书”传到翁同龢曾孙翁之廉手中。翁之廉曾在天津居住,觉得北方天气干燥,易于保藏,便将一部分精品转移到天津,其余的仍藏于常熟翁氏故居中。1907年,日本著名汉学家岛田翰将翁氏藏书列为中国清末九大藏书之一。
1919年,翁之廉过世。他没有孩子,将弟弟的儿子翁万戈过继为子。藏于天津的这批精品,便传到了翁万戈先生手中。1938年,翁万戈赴美读书,9年后学成归来,眼看局势动荡,就找了一艘运煤船,把天津的藏书和文献转移到相对安全的上海,后来又借助海轮,将其全部运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其后数十年间,这批家藏始终伴随其身边。但世人并不知情,都以为已毁于战火。
1985年,“翁氏藏书”突然出现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善本书展”上,引起轰动。之后,文物专家傅熹年赴美,在翁万戈的住所莱溪居专程看了那批漂泊在外的藏书和文献。回来后,他盛赞莱溪居藏书中有不少近百年来学人不知其存否的孤本秘笈,“论版本学上的价值,显然在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在内的美国各馆所藏中国宋元刊本之上”。
2000年,上海图书馆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以450万美元收购了翁万戈所藏善本80种,这在当时可谓海内外瞩目的文化大事。
这80种善本,计有542册:分别为宋代刻本11种,元代刻本4种,明代刻本12种,清代刻本26种,名家抄本、稿本27种。其中,《集韵》《邵子观物内外篇》《长短经》《重雕足本鉴诫录》《会昌一品制集》《丁卯集》《嵩山居士集》等宋刻本均为孤本。
“对这批书的价值,要看从哪个角度说。若是从文物、版本学角度,那么宋孤本无疑是最有价值的。如果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那么翁氏收藏中的一些家族日记、书稿、信函,也非常有价值。”阚红柳以《翁同龢日记》为例,“这是晚清最高统治集团政治内情的实录,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包”。日记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涉及中法战争、洋务运动、海军建设、黄河决口、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2015年,翁万戈将包括《翁同龢日记》手稿47册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献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2016年,翁同书的五世孙翁铭庆又捐赠了翁同龢早年日记1册。时隔半个多世纪,翁氏藏书与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又回到了上海。
翁同龢曾为翁家石梅先祠思永堂撰写了一副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靠读书。”这几乎成了翁家人的祖训,他们为读书而藏书,藏书又为用书。翁万戈赴美本来学的是工程学,硕士毕业后还是无法放弃家学,改学油画、电影,工作之余,一直研究家藏的书籍、字画,著有《陈洪绶》《翁同龢文献丛编》《美国顾洛阜藏中国历代书画名迹精选》等。退休后,他亲自设计修建莱溪居,在此专心整理家藏。“我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为我的人生。”老人家曾在一次采访中如此感慨。
“翁氏藏书经历了几代人,有清晰的传承脉络关系。不仅注重书,还有学术文化的传承。对所有的私家收藏来说,散几乎是一种宿命。它是超越个人悲喜的,有散有聚,保证文化始终传承,这才是翁氏藏书的价值。”阚红柳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