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光影中的戏剧往事

□ 许晓迪 《 环球人物 》(

    在戏剧圈,李晏是个奇特的存在。

    作为一名戏剧摄影师,无论是大剧场还是小剧场,是现实主义戏剧还是先锋实验戏剧,是一个中戏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还是一台世界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大戏,在北京的每一个戏剧活动上,几乎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30多年来,他深入戏剧演出的台前幕后,将那些生机勃勃的故事与回忆,定格为一张张流光溢彩的照片,用镜头记录下中国当代戏剧的历史变迁。

    这位被称为“大陆版杜可风”的摄影师,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部委大院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1982年高中毕业后,李晏进入新华社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闲暇时经常骑着车到处去看戏,久而久之萌生了学习戏剧的想法。1983年开始,他先后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都没有被录取。不由得心灰意冷,远离了戏剧。

    1989年1月28日,李晏在中戏看了牟森的《大神布朗》首演,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非传统戏剧。两天后,李晏又在首都剧场看了于是之、蓝天野、英若诚等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演出的《茶馆》。一个是实验剧团的先锋作品,一个是现实主义的经典名剧,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戏剧形式,几乎把李晏“搞懵了”。他心中沉寂了几年的戏剧梦想,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又慢慢复苏了。

    从此之后,李晏开始了另一种与戏剧同在的生活方式。他在北京的大小排练场里四处转悠,为刚刚崭露头角或是乏人问津的年轻导演免费拍照,与这些兴趣相投的人喝酒、聊戏、探讨生存和未来。牟森、孟京辉、林兆华、田沁鑫、张广天等人的作品都在他的镜头下定格、留存、传播……

    2010年,李晏决定对这些照片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注解。他先是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20万字的文字叙述,又花了6年时间完成了图片修复、整理的浩大工程,终于在2016年出版了这部厚重的《当戏已成往事》,在图片与文字的交叠、呼应中,记录下自己在1982—2006年间亲身经历的戏剧圈故事。

    在书中,李晏有着新闻摄影师的客观和中立,同时也糅进了一个戏剧爱好者的赤忱和狂热。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双M时代”(以牟森、孟京辉为代表的青年导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实验戏剧创作)里那些惊世骇俗的舞台表演——《秃头歌女》中的消防队长头戴防毒面具,从窗户上跳下来大唱歌剧片段;《零档案》中,演员用电焊在整个舞台上竖起钢筋丛林,再一个个插上苹果,并把苹果掷向鼓风机,让果肉四溅……也可以看到创作者温情生动的日常——在排练厅里突发奇想玩起“骑驴”游戏的郭涛、徐静蕾和王千源;在吃盒饭时互相喂饭“秀恩爱”的辛柏青和朱媛媛;在演出结束后与业余演员们相拥而泣的牟森……所有这些瞬间都凝固在李晏的文字与胶片中,成为戏剧史上永恒的一刻。

    经历过80年代话剧艺术的黄金时代,也见识了90年代实验戏剧鲜活而生猛的创造力,面对如今铺天盖地的商业戏剧,以及“前卫小年轻儿们”肉麻、浅薄的表演,李晏难免有些失落,但他仍然扛着相机出现在各个剧场,和不同年龄的戏剧人打成一片。正像他在书中写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我的命可能就是做一个旁观者、记录者。是戏剧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戏剧?这样的问题当时没有想过。既然已经上路了,就要走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执着’吧。”

林西莉,让汉字活起来
“野生作家”大冰
溥心畬,末代王孙的笔墨生涯
光影中的戏剧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