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情义将军叶选宁

他是叶剑英最喜欢的儿子,粉碎“四人帮”时出过力,左手行书写得刚劲潇洒

□ 本刊记者 姜琨 《 环球人物 》(

    人物简介 叶选宁,广东梅州人,叶剑英元帅次子,1938年10月生于香港,曾任总政对外联络部部长,少将军衔。2016年7月10日,在广州去世。

    谈起叶选宁,绕不开他的父亲叶剑英。作为开国元勋的后代,叶选宁和他的同辈们既神秘又普通。在叶选宁身上,既有“红二代”的光环,也有平民情怀的彰显。他7月10日去世后,三任总书记四任总理送花圈,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老大哥“阿宁兄”

    “情义”二字,是叶选宁一生的标签。在同辈人中他算年长者,非常照顾各家的弟弟妹妹。陈赓之子陈知建回忆,1950年他随父亲回到北京时,在家里见到了曾宪植阿姨和阿宁兄(叶选宁)。“我念小学,他上中学。他和妹妹叶向真都领着我玩,我特别喜欢阿宁兄。”陈知建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叶选宁沉稳、点子多,时时照顾耿直、爱闯祸的小弟陈知建。陈知建自小天不怕地不怕,当兵后敢跟军长叫板,却独对叶选宁服服帖帖:“老大哥们都得尊重,但真正让我服气的不过二三人。阿宁兄没架子,对我们都很好。”

    叶选宁近年多待在广州。虽说不常见面,但陈知建有事找叶选宁帮忙时,他总能抽时间出主意,三两句话一点就透。陈知建满心佩服。

    叶、陈两家相交数十年,叶选宁早把陈知建当成异姓兄弟。2010年,陈知建的母亲傅涯去世。落叶归根,陈家兄弟把父母的骨灰迁回家乡湖南。陈知建本想请叶选宁来,但念在他腿脚不便,没抱多大希望。“他居然坐着轮椅来了。”陈知建说起此事仍很感慨。

    陈赓夫妇的骨灰被安置在陈家老宅后一座小山上。叶选宁执意要上山,送二老一程。周围人拗不过他,叫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合力用滑竿把他抬上去。叶选宁守在二老骨灰盒旁,神色黯然。待陈知建的亲友陆续上山,叶选宁让他们一个一个给二老行礼:“磕头!”

    有人愣住了,“好多人不信这个,鞠躬、敬礼可以,磕头却不好接受。但老大哥发话了,大家都得听啊,就磕了。说心里话,我很感动。”

    2014年,叶选宁把天南海北的老哥几个叫到广州聚会,还特意邀请当年表演《长征组歌》的演员重登舞台。陈知建听完后明白了:“阿宁兄很含蓄,他是要跟我们告别呢。”大家心知肚明,一时气氛变冷。吃饭时,他们推举陈知建作为代表讲话,活跃气氛。陈知建满口答应,站起来一本正经地大声说:“阿宁兄,你牙齿修好啦?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祝你健康!”叶选宁果然被逗乐。

    回北京没多久,陈知建就听说叶选宁得了癌症,打电话安慰他:“阿宁兄,你还早呢,别着急。”

    今年7月初,陈知建到广州专程看望叶选宁。那时叶选宁躺在重症监护的无菌病房,已昏迷多日。担心自己进病房会加重阿宁兄的病情,陈知建在病房门口遥遥一望,见了他最后一面。

    几天后,老大哥去了。

    乐观的独臂将军

    叶选宁1938年出生于香港,排行老三,哥哥叶选平,姐姐叶楚梅。1939年,叶剑英夫妇转战各地,居无定所,就把仅11个月大的叶选宁送回湖南外婆家,并随外公姓,起名“曾庆馨”。他的外高祖父就是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叶选宁辗转多所小学,后考入长沙市明德中学。叶剑英虽南征北战,但只要一有空就回老家看儿子。

    11岁时,叶选宁离开湖南,来到北京,先后考入师大附中、101中学,读完高中。父子俩都喜欢音乐,若两人碰巧都在家,还会合奏一曲。叶剑英拉胡琴,叶选宁吹笛子。有观众,表演一场;没观众,自娱自乐。

    1956年7月,叶选宁应征入伍,后被公派到军委大连俄专学习俄语,为进乌克兰哈尔科夫炮兵雷达工程学院学习做准备。但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叶选宁不得不中断想法,转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导弹工程专业。1960年,他因病转入同属国防科工委系统的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叶选宁随部队转战多地。

    “文革”期间,母亲被下放到农场,叶选宁兄妹的日子也不好过。1971年,叶剑英回京,重新以中央军委副主席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叶家情况逐步好转。叶选宁被调回北京,在中国科学院任华罗庚数学方法推广队队长。工作一段时间后,叶剑英才明白儿子迷上了华罗庚的数学“优选法”,为此还特意见了华罗庚一次。后来,叶选宁调国务院侨办二组任副组长。撤组建司后,继任副司长。

    1974年,叶选宁被下放到天津军粮城农场。一次,往打草机里送料时,他的右臂被卷入,生生被轧成几段。

    爱子心切的叶剑英得知此事时正在北京。他连忙向周总理汇报,总理亲自下令抢救。叶剑英劝儿子截肢,不要活受罪。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叶选宁没有听从父亲,他强忍剧痛,依然决定留住胳膊。后来,虽然医院为他勉强接上右臂,但从此功能全部丧失。

    “他一条胳膊废了,但一直很乐观,从没垂头丧气。如果胳膊没事儿,他能成大事。”陈知建十分惋惜,“这些年他胳膊萎缩得很厉害,只有普通人半条胳膊那么长,大家都叫他独臂将军。”

    为父亲当联络员

    “文革”后期,“四人帮”日益猖獗。周总理去世时,在叶剑英的支持下,叶家兄妹冒险去天安门广场收集群众写的诗,听取民意。青年叶选宁深知,打倒“四人帮”要不计个人得失,不成功便成仁。

    那时,叶选宁在国务院侨务事务办公室工作,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也很有头脑。叶剑英常派他出面,做一些沟通工作。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想篡夺政权。10月2日,叶剑英找到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我们要以快制慢,‘四人帮’不除,我们党和国家是没有出路的。”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齐聚怀仁堂,成功粉碎“四人帮”。

    10月8日,叶剑英派叶选宁来到胡耀邦家,告诉他:“‘那四个人’被抓起来了!”叶剑英还让胡耀邦想想,对当前治理国家有何建议,过两天再来听想法和意见。

    10日,叶选宁再次来到胡耀邦家。胡耀邦说:“自古以来,大乱之后要顺应民心,民心为上。根据这个道理,我以为当前有三件大事特别重要:第一,停止批邓(邓小平),人心大顺;第二,冤案一理,民心大喜;第三,生产狠抓,人心乐开花。请你务必把我这几句话带给你父亲。”

    叶剑英听了叶选宁的汇报后,觉得胡耀邦的3条建议句句在理,可以成为党和国家摆脱危机、扭转乾坤的大纲。陈知建很佩服阿宁兄:“他对粉碎‘四人帮’作出了不小贡献。”大家称赞叶选宁足智多谋,有父亲的儒将遗风,“铺得开,收得拢”,左右兼顾,游刃有余。 

    低调勤勉练书法

    1984年,叶选宁从国务院干部改穿军装,重回军队,后被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主要负责情报工作。1988年9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于两年后升任对外联络部部长。1993年,叶选宁兼任中国凯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在外事活动中以商人身份示人。

    叶选宁对身边人要求很严格。他的一名下属要晋升时,叶选宁一通电话打过去,让他缓一缓:“在我身边,‘进步’要比别人慢。”几年后,该下属被调往新疆,叶选宁给他寄了一封信:“唯孤臣逆子,其虑也远,其谋也深,而故达也。”

    叶选宁一直很低调。他在工作中有时以“岳枫”为名。许多人知道,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里的萧榕是邓榕;但鲜有人知,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岳枫是叶选宁。

    1997年退役后,叶选宁公开露面,多是因为书法。他举办过《晴耕雨读——叶选宁习字展》,作品形式多样,有条屏、对联、斗方等,以草书为主,辅以隶书。

    陈知建第一次知道叶选宁字写得好,是在1961年陈赓的追悼会上。叶选宁写了好几幅笔力遒劲的挽联挽诗,令陈知建大为吃惊。

    其实,叶选宁一直很爱练书法。他1岁抓周时,抓了支毛笔。3岁时,外婆就教他写字。外婆去世后,外公教他写颜体。但小叶选宁更喜欢柳体。长大后叶选宁终于领略颜体的力与美,可惜外公早已不在。他曾说:“我妈妈一家,无论男女老幼,都写得一手好字。所以我也喜欢写字,希望自己能写好。没什么章法,喜欢什么字就临什么字,不断地写。”

    右臂受伤后,叶选宁“向之所欣,多不可得。中西乐器,无一可操。写字可行,但须变右手为左手”。他虚心学艺,41岁起得启功、黄永玉、王大山等大师鼓励:一条胳膊,也能练字。

    没有韧性,练不好书法。见到喜欢的字帖,叶选宁都会抄百遍以上。他偏好安徽泾县出产的羊毫长锋,“因为毛锋柔软,迫使用笔者悬腕悬肘,不得有丝毫懈怠”。

    勤学苦练成就了叶选宁的书法。他的左手行书刚劲潇洒,大气沉稳,力道十足。

    看到叶选宁用左手写字,陈知建曾打趣:“以后我也练练,咱俩比一比?”叶选宁笑而不语,继续奋笔疾书。

    熟悉叶选宁的人,无不对他的离世感到惋惜。他是叶帅之子、军中少将,是醉心于书法的“大家”,也是个重情重义、苦心钻研的普通人。

安倍挑事,克强怒斥
情义将军叶选宁
新“铁娘子”的特别内阁
尼斯杀手,是个“突发”极端分子
南苏丹两个总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