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纠结王石

“有企业家王石,有社会活动家王石,有我自己王石,我都常常不知道我扮演的是哪个王石”

□ 文字统筹 许陈静 □ 本刊记者 田亮 尹洁 《 环球人物 》(

    2015年7月  宝能系大量购入万科股份,增持到10%时,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与宝能董事长姚振华首次见面长谈。

    2015年 8月  宝能系所持万科股份超过华润集团,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2015年9月  华润增持万科股份,反超宝能系。

    2015年12月  宝能系继续增持万科股份,再次超越华润。

    2015年12月17日  王石明确表示不欢迎宝能系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理由是宝能系“信用不够”。

    2015年12月18日  宝能声明称集团恪守法律,尊重规则,相信市场力量。同日,万科宣布停牌,总裁郁亮表态支持王石。

    2015年12月19日  王石在微博转发文章《万科被野蛮入侵背后的真相,一场大规模洗钱的犯罪》,随后删除。

    2016年3月13日  万科公告显示,万科拟引入深圳地铁集团为最大股东。

    2016年6月23日  宝能系与华润分别发表声明,明确反对万科与深圳地铁重组计划。

    2016年6月26日  万科确认收到宝能系提出的12项议案,议案要求罢免王石、郁亮等10位董事及2位监事。

    2016年6月27日  万科召开股东大会,王石在会上就“野蛮人”一事向姚振华表示歉意,但针对罢免提议,他强调大股东不能为所欲为。

    2016年7月4日  万科A股复牌交易,连续两日跌停。

    2016年7月6日  宝能系再次增持万科股份,持股比例达25%。第二大股东华润的持股比例为15.24%。

    宝能系对王石的质疑:

    “ (1)万科2014年推出的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公司董事、监事在该制度中能够获得的报酬及获得该报酬的依据,董事会从未向投资者披露过,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规定。

    (2)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作为万科管理层核心管理制度,不受万科正常管理体系控制,系在公司正常的管理体系之外另建管理体系,万科已实质成为内部控制人企业,严重违背《公司法》《证券法》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的治理架构,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和维护股东权益。

    (3)王石先生于2011年—2014年担任公司第十六届董事期间,前往美国、英国游学,长期脱离工作岗位,却依然在未经股东大会事先批准的情况下从万科获得现金报酬共计5000余万元。在万科缺少股东层面实际控制人、有效监管手段缺位的情况下,王石先生利用董事(长)地位获取巨额报酬,损害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利益,严重违反《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董事勤勉、忠实义务。”

    ——2016年6月24日

    宝能系提出的《关于提请罢免王石先生公司董事职务的议案》

    华润对王石的质疑:

    “一、华润支持万科与深圳地铁在业务层面的合作,反对万科管理层提出的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组预案;

    二、华润对万科董事会在审议及表决重组预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已发函向两地监管机构反映,并质疑议案审议过程的合规性及议案通过的有效性;

    三、华润支持万科持续健康的发展,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华润将继续致力提升万科企业管治水平,维护全体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

    ——2016年6月23日

    《华润重申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关注万科公司治理》

    中小股东对王石的质疑:

    “王石先生每年从公司领取近1000万薪酬,请问王石先生作为董事长的历年薪酬事先有没有经过股东大会批准?王石先生的薪酬是否还包括其他经济利益,比如在合伙人计划中的权益?如在合伙人计划中持有权益,是否也应当计入王石先生的薪酬,一并披露,并需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关于万科此次停牌,公司董事会在2015年12月21日公告说,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但公开报道显示,万科此次仓促停牌是为了自保,是在停牌后才去寻找重组项目。这种停牌行为涉及证券欺诈,侵犯了股东权利,希望公司做出澄清和解释。”

    ——2016年6月27日中小股东在万科股东大会上的提问

    纠结王石

    “有企业家王石,有社会活动家王石,有我自己王石,我都常常不知道我扮演的是哪个王石”

    □ 文字统筹  许陈静

    □ 本刊记者  田亮 尹洁

    说王石是中国最具大众知名度的企业家,毫不为过。尤其是在2001年之后,他登珠峰、出书、谈恋爱、游学英美,频频引发关注。有人说,王石明明可以靠商业“教父”身份吃饭,却偏偏以大众明星身份生存。

    所以在“宝万之争”爆发之初,公众舆论本能地站在熟悉的、“有情怀的硬汉”王石一边,对陌生的、“家门口的野蛮人”姚振华怀着戒备之心进行各种起底。但在“宝万之争”进入重组、罢免的第二季后,公众心态已经转向,仿佛一夜之间,网络上下都在坐等并调侃“王的倒下”。

    “人设崩坏”这种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终于发生在王石身上。王石对自己的“人物设定”是理想主义者,有情怀又硬气。这种设定,玩好了,荡气回肠,如他的过去;玩坏了,尴尬频生,如他的现在。既讲情怀和理想,又以规则和傲慢指责宝能;既讲硬气和强悍,又以维护女友和鞠躬道歉面对中小股东。王石是矛盾的。

    和王石交往密切的人说,王石自己也慨叹过:“有企业家王石,有社会活动家王石,有我自己王石,我都常常不知道我扮演的是哪个王石。”

    讲情怀还是讲规则

    “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职业经理人”

    2015年12月,在宝能系入股万科之初,王石在朋友圈写道:“北京公司内部讲话,谈到管理层对宝能系增持万科股份的态度:不欢迎宝能系成为第一大股东。理由简单:信用不够。讲话传出,矛盾公开激化,一种声音简单解读为‘情怀与资本’的对决。”

    半年后,代表资本的大股东宝能系要求解除王石的职务。这时,一封万科内部信被散布到网上:“我们不是资本的奴隶,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内部信对“过去”进行了说明:“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创始人团队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股权,是为了避免公司成为少数创始成员乾纲独断的僵化组织……28年过去了,我们的初衷丝毫未改。28年中,我们这个行业诞生了难以计数的亿万富翁,却并不包括全球最大房地产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任何一人。”

    放弃股权是王石情怀标签里的一件大事,此事要追溯到1988年,万科成为股份制改造的第一批国营企业之一。当时,万科的前身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拥有净资产1300万元,再以1元1股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2800万元,股份合计为4100万股。对于那1300万元的净资产,股份制改造要有明确的所有权归属。据王石回忆,万科最初申请五五分成,即国家和企业职工各一半。他对深圳主抓体制改革的副市长朱悦宁说:“从法律上看,公司持国营牌照,风险由国家承担,但从资金投入的角度看,国家却没投一分钱,说全是国家的也不合适,因为资产是我和员工们赤手空拳做起来的。既然如此,各一半,五五分成如何?”朱悦宁不同意,提出四六分。“你四我六?”王石问。“怎么能让国家占小头呢?哈哈哈,当然是国家六,你四啦。”王石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我心里想:别说四六了,二八,甚至一九我都干!产权界定清楚就好办!”

    这样一来,万科职工应得的股票为500万股出头。这部分股票又该怎么细分呢?依据深圳市政府的股改文件,只允许有10%,即50多万股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王石“明确了想法,放弃其中应得的个人股份”。他认为:“‘不患寡,患不均’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社会也向来有种仇富心态。个人突然有了钱,会把自己摆在一个极其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像我如此爱出风头,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如果很有钱,弄不好会惹来杀身之祸。名利之间只能选择一项,或默不出声地赚钱,或两袖清风实现一番事业。我选择了后者。”这就是如今盛传的“王石放弃万科股权”的由来。时至今日,王石个人名下的万科股票也只占很小比例。

    不仅不要股份,11年后,48岁的王石连总经理职位也不要了。股改以来,他一直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辞任总经理的客观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下海经商一族的文化层面不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1992年之后,下海经商一族的文化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开始有危机感,脑中的想法越来越少。更有甚者,到了1998年,构思的周期要长达半年时间。怎么了?我不得不反省。”

    王石的另一套说法是:“上世纪80年代,企业生长环境缺乏规范,创业者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这就需要所谓的强权人物领军杀开一条生路!等到企业解决了生存问题,有了长足发展,企业带头人的权威自然也就树立起来。但在不规范环境下培养出的权威人物,往往会带来伴随着夸大权威作用的个人崇拜、听不进专家建议的一言堂、决策时易于冲动、好大喜功、脾气暴躁等恶习。企业发展过了求生存的阶段,要想健康发展,创业者就要摆脱原始阶段的恶习,并在公司层面强调专业化,培养成熟的管理方法,逐渐弱化权威作用。中国内地目前不是缺少老板,不是缺少有产者,而是缺少职业经理人,缺少律师、会计师、设计师、规划师。万科致力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职业经理人。”

    “做令人敬佩的事业,绝不行贿”

    能够印证王石情怀的另一件事是他对干净的官商关系的追求,即“不行贿”。在王石的讲述中,他这一理想起于1983年。当年,王石计划把深圳生产的饲料产品通过铁路运到外地卖,但那时尚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饲料产品并未纳入铁道部门的货运计划,只能申请计划外指标,但计划外指标很难申请。王石打听到货运主任的住处和抽烟的喜好,想和他套套近乎,就花20元买了两条香烟给货运主任送去。“为了获得商业上的某种好处给对方送礼,我还是第一遭。”王石说。货运主任看到桌上香烟,没问怎么回事就说:“要车皮的吧!”“能给批两个计划外车皮吗?”王石有点不知所措地答道。

    货运主任把烟回递给王石,说:“烟你拿回去,明天直接去货运办公室找我。别说两个车皮,就是10个也批给你。”王石愣住了。原来,货运主任早就注意到货场那个城里人模样的年轻人,经常同民工一起卸玉米。“不像是犯错误的惩罚,也不像包工头。我觉得这个年轻人想干一番事业,很想帮忙。没想到你还找上门来了。你知道计划外车皮的行情吗?”货运主任说。王石又愣住了。货运主任说:“一个车皮红包100元,两条烟只是行情的1/10。”

    车皮办下来了,王石也悟出一番道理:“在商业社会里,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是买不来尊重和荣誉的。货运主任的精神需求很简单:欣赏这位城市年轻人的做事态度和吃苦精神,愿意无偿伸出援助之手,从支持行为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感。既然是在做令人敬佩的事业,为什么还要通过物质的诉求,直白地讲,用行贿手法来获取计划外车皮呢?想想送烟的动机,不禁让我汗颜!”从此,他给自己和万科立下规矩:绝不行贿。

    2009年,王石在一个公开场合被问道,企业家、登山家、不行贿3个符号,最喜欢哪一个?“我没有选择‘企业家’和‘登山家’,而是选择了‘不行贿’。”王石说,“8年前,我参加一个企业家论坛,发言时讲到万科的不行贿。后来发言的一位企业家嘉宾说:‘王石先生不行贿,我很佩服,但那只是个案,因为在中国不行贿,一事无成,比如说我自己就行贿。’他说完这句话,台下300多名听众报以热烈掌声。我说我不行贿,下面没有掌声;坦诚行贿者却令人喝彩。发人深省。”

    王石还表达过他不喜欢中国的官商文化。前几年,对晋商的研究和推崇席卷商业圈子时,王石发表了相反的看法,认为明朝政府在山西大同一带驻扎数十万重兵,防范蒙古残部,但军饷没有着落,政府便以贩盐的指标为交换,鼓励盐贩子把粮食送到部队,这就是晋商的起源,他们靠政府赋予的特权起家,是中国官商文化的结果,有什么值得推崇的?

    关于情怀,王石还有一句有名的话。他的事业起步于深圳,所以对深圳也饱含感情。“我在深圳创业超过30年,人生的一半时间都在深圳,因此深圳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根本不会去比较、平衡。”当情怀演绎至此时,多少偏离了商业的理性。

    “民营企业,我不欢迎你”

    王石的情怀和理想主义,确实包含着现代企业治理的某些方向,他也以此为万科立下了良性的规矩,如在万科公司章程中就有多处规定,董事等高管涉及贿赂问题就要受到重罚。可是同时,王石为万科立下的一些规矩并不吻合市场规则,恰恰背离了现代企业治理的方向。

    2016年1月,王石在“天山峰会”论坛上演讲:“我们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你这个公司是一个纯外商或民营企业,举足轻重它会有危险。所以我的设计就是混合所有制,里头要有民营的活力,要有外资的规范、成熟,当然也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国营企业的成分。这么多年来,万科一直是国有股占比最大,我过去设计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将来也会是这样的。所以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你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

    这段话引来各界哗然,成为“宝万之争”的一个舆论分水岭。一直以来,王石被视为民营企业家的代表和“教父”,这番言论却表现出他对民营企业的强烈傲慢和轻视。在企业所有制这个根本问题上,王石为万科制定的规则到底是什么呢?

    最初,万科是国营企业,股改后所有权变得分散。王石回忆说:“房地产开发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没有大股东支持的万科,获得资金的渠道只有两个,一是银行贷款,一是扩股融资。受资产负债率所限,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远远满足不了万科的发展需要。因此,扩股融资成为万科的头等大事。从1991年上市到2000年,万科扩股4次,融资17亿元。”国有企业深特发公司拥有的股权一再被稀释,加上财务状况堪忧,于2000年将其持有的8.11%万科股份转让给了华润,华润及其关联企业以15.08%的股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王石将其称为“策略性大股东”。

    王石没有担心华润“信用不够”:“华润最早成立于1948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开始考虑夺取政权后的治国大计。在建立政权后如何解决党的经费来源问题上,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建立党营公司的设想,公司的名称定为‘德润’,取朱德的‘德’,毛润之的‘润’。后经朱老总提议改为‘华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香港华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的重要窗口,在对外贸易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华润的国家资本显然是很根正苗红的。”时至今日,万科和华润已牵手16年。

    牵手之初,也有人担心万科的管理层会被接管,但王石却不这么认为:“万科的价值就在于这套经营班子,如果大股东更换万科现在的管理团队,那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16年中,华润不仅没有更换万科的管理团队,还很少参与万科的决策,这更让王石对国有大股东“白衣骑士”的形象深信不疑。

    但在今天,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平等准入、共同发展成为社会共识。王石在“天山峰会”上的演讲,对民营企业的轻慢显得如此不识时务。一直“挺王”的财经媒体人秦朔直呼“不会吧!”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知名民营企业家严介和指责:“王石表示不欢迎民营企业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是典型的歧视与排斥民营企业,代表了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傲慢与偏见。”

    没有把议事规则引入万科

    学界大部分人认为,“宝万之争”中,真正要遵循的规则应当是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则。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说:“在一些国有上市公司,由于国有大股东出资人的角色不明显,经营管理层在扮演主人的角色,而实际上他们是‘保姆身份’,保姆将主人的权力行使惯了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万科的王石经营管理团队就是典型的代表,无论保姆给家里做过多大贡献,角色和身份都不能乱,除非合法夺得了主人身份。”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万科是上市公司,宝能系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有权买它的股份,其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当大股东,这都是规则范围内的事。王石虽然是事件的核心,但他怎么做是个人问题。在这件事中,谈个人不重要,王石是不是创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怎么在法律范围内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这是法治精神和原则。你让你的公司上市,就必须接受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否则,你就是耍流氓!双方只有回归各自的角色,在规则范围内妥协,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僵局。”

    罗伯特议事规则推广人袁天鹏讲过一个王石与规则相处的故事。2007年至2009年,王石担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其间,袁天鹏帮助起草了一份议事规则,也就是教大家怎么开会,第一条就是主持人中立原则,即主持会议的人——通常是会长——不能发表观点,也不能对别人的发言表示倾向,只能遵照规则来裁判并执行程序。“我刚讲完第一条,企业大佬们就哄笑起来:‘哎呦,王石不能说话了。’”袁天鹏说。王石听完没什么表情:“这是为什么?解释一下。”“裁判员不能做运动员。这是一个分权制衡的机制。”袁天鹏说,“王石一听就明白了,也接受并遵守了这样的议事规则。他多次说:‘以前我的字典里没有妥协二字。在阿拉善,我学会了妥协。’”

    后来王石听到议论:“每个人说话的权利是得到保障了,但大家说来说去,没个结论,主持人也不拍板,没效率呀!”王石解释道:“看起来大家表达不同意见花了很多时间,其实就事论事,框架很清楚,有不同的观点表达,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平衡。”2011年,王石担任壹基金执行理事长。壹基金也使用了袁天鹏起草的议事规则,结果又有人觉得开会过程说话的人太多、太吵,王石又解释:“争吵不可怕,没有争吵才可怕,争吵有利于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不过,王石目前尚未将这样的议事规则引入万科。资本市场有资本市场的规则,阿拉善有阿拉善的规则,万科有万科的规则,王石有王石的规则,当不同的规则交织在一起并产生矛盾时,怎么办?7月5日,万科工会将宝能系起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其增持万科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王石的答案趋向明确:首先要遵守王石和万科的规则。

    “石”硬还是“石”软

    征服

    王石见到姚振华时,姿态是强硬的。这从他自述的见面细节可以看出来,他强调是姚振华主动委托冯仑安排见面,他强调见面的4个小时里姚振华很健谈,“有点收不住嘴”。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浮现出一个寡言少语、冷峻打量的硬汉王石形象,以及一个走传统人情路子的潮汕商人姚振华形象。

    王石气质强硬或许是因为生于军人家庭,而且他的母亲来自锡伯族——一个以能征善战著称的游牧民族,王石承认自己的血液中也流淌着这种野性。无论是当兵、做企业还是登上珠峰,硬汉形象几乎成了他的标签。

    王石44岁那年,医生在他的腰椎部位发现了血管瘤,而且已经压迫到神经。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瘫痪,做手术则存在风险,建议他不要运动,最好坐轮椅。王石不肯,他觉得要是坐上轮椅就“真的瘫痪”了。后来一位骨科专家对他说,如果这个血管瘤不变化,就没有必要开刀;但如果恶化,也就没有挽救的余地了。考虑之后,王石决定不做手术。他想趁着还能走动,去西藏进行一次“心灵之旅”。

    1997年,王石首次入藏。在珠峰大本营,他见到了中国登山队的高级教练金俊喜。此前由于雪崩,中日联合登山队的17名成员全部在梅里雪山遇难,金俊喜因身体不适提前撤下而躲过一劫。但他从梅里雪山来到珠峰大本营,准备再次登山。王石问他:“为什么还要去?”金俊喜回答:“死去的已经死去了,但活着的还要面对,还要走完他们没有走完的路。”这对王石触动极大,他从此开启了挑战极限的征程。

    2000年,王石在西藏创造了攀高6100米的中国滑翔伞最高纪录,以此作为自己的50岁生日礼物。2003年5月,王石第一次登上珠峰,又创下了当时中国人最高登顶年龄的纪录。

    “很多人觉得我了不起,但他们的理由让我很不服气,说我‘年纪最大’,好像我的了不起只是年纪太大了还能登顶。”王石曾这样调侃。此后4年中,他又成功登上11座高峰。他最佩服的登山家是日本人三浦雄一郎,首次登珠峰时62岁,二次登顶时67岁,王石希望自己能打破这个纪录。

    强烈的征服欲是每一位成功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但王石表现得比其他人更突出。在传记里,他承认自己从小就很好胜。2003年,他对媒体回忆创业动机时说:“当时我作为三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放着广东省外经贸委这样的好工作不干,而是到深圳下海经商,引起过很多人的费解。一般人判断:人生在世,不是为名就是为利。但我既不图名也不图利,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

    按王石自己的话讲,“1983年赤手空拳到了深圳”,第二年“白手起家组建万科”,并把万科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产商、第一批上市的地产企业。1995年在内地上市的331家公司中,房地产企业有29家,至今具有配股资格的只有3家,万科是其中之一。直到1999年,已经在商界登顶的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职务,正式“让位”。

    “宝万之争”爆发后,一位知名财经评论员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与同龄企业家相比,王石的物质欲和权力欲都不算高。“作为万科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中国地产界‘教父’,能在巅峰之时急流勇退,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但王石毫不讳言自己的野心。在他写的《道路与梦想》一书中,讲创业之初的标题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还分成了上下两个章节。据和他一起在深圳登山的朋友说,王石不喜欢走成形的路,总是自己带一把砍刀,一边开路一边走。

    对于登山的深层意义,王石曾说:“有时人生的目标不是很清晰,但总要给自己高一点的目标,达到后再给自己更高一点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挑战的是自己,战胜的也是自己。

    硬话

    在袁天鹏的印象中,王石“平时话不多,开会时也不会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但有时甩出的几句话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硬。

    王石登顶珠峰后,有评论认为他作为万科董事长,从事极限运动是对股东和股民不负责任。某媒体在采访中把这句话转述给王石,他立刻激愤地扔下一句:“我不是工头!”这句话的本意是万科离开董事长也能正常运转,但从王石口中说出来却充满了火药味。

    这种性格从年轻时就给他带来过麻烦。1985年,深圳市纪委接到检举信,派两名处长找王石谈话,说有人举报他在香港有两处房产、30万港元存款。王石一听就怒了。“我说如果属实,应该在30后面加两个零,30万有点看不起我,3000万才与我的身份相称。”两名处长从未听过如此狂言,“仓皇而去”。之后的事情可想而知,王石曾说,那是他经商过程中遭受的最大挫折之一。

    对领导如此,对自己人就更直接了。据熟悉王石的财经作家周桦透露,有一年,万科的一名基层员工因公身亡,家属提出高额赔偿,主管人员拿不定主意,向王石请示,王石当场发飙:“请示什么?!人家儿子都死了,赔!”主管照办了,但对王石的态度很不满意,事后写了一篇反馈意见,形容王石当时表情可憎,“脸都抽搐了”。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聂晓华也对王石发飙的样子印象深刻。那次闹矛盾的原因是王石不同意聂晓华任秘书长,理由是“你太强势”。聂晓华让他举例说明,王石急了:“我说你强势,你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怎样强势,还要我举例说明!你这样的态度本身就很强势!”据聂晓华回忆,王石的话“像石头一样从嘴里甩出来”。两人大吵一架,最后在他人的干预下才告一段落。

    此事的后续发展又有所逆转。“那次吵过后,王石经过考虑还是同意了聂晓华担任秘书长。不过,他的祝贺短信没有直接发给聂晓华本人,而是发给其他人,请别人‘代为转达祝贺’。”袁天鹏笑道。在他看来,这就是王石式的硬,与任志强那种“冷酷到底”的硬有所不同。王石坚持观点时态度非常强硬,但内心是在思考的。“老任可能会强硬到底,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服软,甚至屏蔽掉外界的声音。王石虽然也说一些很直的、过头的话,但事后他会思考你的意见,并通过一些方式表达出来。”

    道歉

    表达方式之一就是道歉。

    喜欢用情怀、理想这些词的人多少都是“文艺”的,所以王石时常夹杂着感性,在强硬过后会呈现“柔软”的那一面。这矛盾的两面在王石身上共生共存,骤然转换之下,使他的一些行为看上去有点拧巴。每当这种时刻,外界总会解读为“王石妥协了”,果真如此吗?

    “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要挽回舆论,二是他确实认为自己说的不妥。我觉得现在的道歉,第二种可能性更大。”袁天鹏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宝万之争”中,王石最为人诟病的就是那段话:“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你要想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我不欢迎你。”有人评价他是“一流的智商、二流的情商”,本来只针对一个宝能,结果把所有民营企业都得罪了。当然,也有人明贬暗褒,说他“个性高傲,心无城府,率性而为,喜怒皆形于色”。

    袁天鹏认为:“他的本意是指不欢迎资金来源不明、玩资本投机的民营企业,但表达有问题,引起了很大误会。这是性格造成的。事后他可能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出面道歉,但这不代表他否认自己的本意。”

    对于宝能的入股,王石的否定态度至今未变,但攻击点却一再“跑偏”。比如,他称宝能系做万科大股东信用不够,但这种“信用”并没有法律量化的标准;他称宝能系资金有问题,但拿不出切实的证据;甚至姚振华的出身低微也被王石作为理由,更是引发了草根阶层的反感。对于一位65岁的著名企业家来说,屡屡词不达意导致祸从口出,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结果只能是道歉。2016年6月27日的万科股东大会被媒体形容为“王石的一场悲情告白”。曾经把珠峰踩在脚下的王石,现场光道歉就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是对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王石表示,如果自己的一些话导致姚振华被认为是“野蛮人”,那么他表示歉意,自己从未说“野蛮人”这个词,只说过恶意收购。

    这何止是放软身段,简直称得上自打耳光。去年以来,“野蛮人”几乎成了宝能系和姚振华的代名词,之前也没见王石出来澄清过,而且他确实谈论过这个话题,至少在微博上转发过直指宝能系为“野蛮人”的文章,现在矢口否认,令外界一片哗然。

    第二次道歉是对中小股东的。在自由交流环节,有参会股东问王石“能否给你们忽视多年的中小股东鞠躬?”王石说:“没有问题,我道歉。”随后便起身道歉。接着,在谈及万科房子质量问题时,王石称万科的服务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第三次道歉。

    在这种时刻,通常是新账旧账一起算。不少网民又翻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王石的“前科”。当时全国各行各业纷纷捐款,大企业捐款动辄上亿元。在那样的氛围下,网友对万科只捐款200万元十分不满,谁料王石的“金句”横空出世——“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在铺天盖地的痛骂中,王石不得不就“捐款门”公开道歉,在万科宣布以1亿元资金参与灾区重建后,王石再次“无条件道歉”。

    美国电影《教父》中有句流传很广的台词: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对王石来说,他带有“憎恨”味道的言辞很可能把敌人变为死敌。虽然王石已经成了“最会道歉的企业家”,但道歉既不代表他妥协,也不代表他认错,又怎能改变他造成的敌意。

    恋情

    10年前,王石说:“我的公众形象是不包含私生活在内的。”而现在,他公众形象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私生活。

    去哈佛游学那年,王石正好60岁。一年前,他第二次登顶珠峰后曾感叹岁月不饶人,“以前登顶下来缓缓就好,这一次半年都缓不过来”。他曾经计划70岁的时候再登顶一次,打破三浦雄一郎的纪录,但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那次登顶是他最后一次登山。此后,他的公众形象便与田朴珺的温柔乡紧密相连。

    在田小姐的问题上,王石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软”。无论是媒体轮番报道他们的恋情,还是网友挖出田朴珺发的“笨笨红烧肉”微博,任由外界怎样爆料、调侃,王石都一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姿态。更耐人寻味的是,相比于王石前妻多年来的“隐形人”状态,田朴珺隔三差五对媒体谈王石,话题一个比一个劲爆——“吃5顿饭确定关系”“当初以为他不喜欢女人”“我在开会,你饿了自己叫外卖”,以至于有些看不下去的王石老友建议田朴珺“学学怎么做‘王的女人’”。然而“王”自己显然是不在乎的,虽然不发声,但把臂同行的照片继续曝,娱乐头条继续上,对此,除了钱锺书名言“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的救”,还能有什么解释。

    关于田小姐,外界分为两派,一派观点鲜明: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要不是田朴珺,王石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另一派观点更鲜明:你们管得着吗?

    “他和田朴珺的事情被舆论搞庸俗了。”袁天鹏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在各种爆料中,捕风捉影的内容极多。比如说,田朴珺打听到万科要买哪块地,就先去买下来,然后高价卖出。拿地有那么容易吗?万科在多数大城市拿地都比较偏,在北京拿地通常都到五环边了。至少我没看过田朴珺干扰万科运作的证据。这一点不能坐实的话,其他的事都是王石的私事,是他的个人自由。”

    换言之,就算田小姐过度消费王石,用自己的独立女强人姿态把王石演绎成“傻白甜总裁”,彻底玩坏了他以往的硬汉形象,那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正如王石的薪酬比例没有随着万科业绩的增长而增长一样,过去18年中,万科的营收增长了116倍,王石拿到的钱始终是公司利润的万分之五,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有人说王石这些年膨胀了,我觉得没有。在一些问题上,他可能想了很多,但表述出来的没那么丰富,结果招致误解。我感觉他没有偶像包袱或个人崇拜情结,他可能很硬,但如果你有道理,他可以改变。无论是他的硬还是改变,都挺真诚。”袁天鹏最后对记者说。

    在股东大会上,王石公开表态,称自己的去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万科文化的延续。“如果郁亮能带领着团队继续往前走,我可以另起炉灶。”

    假如真的离开万科,王石还会不会再次强硬起来?难说。

纠结王石
“宝万之争”, 痛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