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波洛克,画出狂躁的灵魂

□ 本刊记者 王晶晶 《 环球人物 》(

    杰克逊·波洛克,美国著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1912年出生于美国西部,1956年因车祸去世。

    美国有句谚语:“在纽约,天上掉下块砖头,不是砸到银行家,就是砸到艺术家。”无数艺术家都在这里打拼,但能扬名的只是少数。还有些艺术家,潦倒半生,直到死后,作品才卖出天价,杰克逊·波洛克便是如此。

    在世时,波洛克的作品至多不过卖到数千美元;如今,他的画作动辄上千万美元,其中《1948年,第五号》曾以1.4亿美元的拍卖价格占据世界最贵艺术品达5年之久。而在不久前,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管理者肯·格里芬买下的波洛克画作《第17A号》,价值则高达2亿美元。

    不被看好的学生

    若是从童年和求学经历看,波洛克怎么都是“炮灰”的命。他生在一个穷苦之家,父亲是土地测绘员,奔波于各地,整个家庭也随之迁徙流转。波洛克的童年在亚利桑那、芝加哥和加利福尼亚度过。

    波洛克家里有兄弟5个,他最小。大哥高中毕业后去洛杉矶找工作,申请到一所不错的艺术学校,走出了贫困的家庭。波洛克小时候,凡是被人问起长大后要做什么,他都会回答:像大哥那样当个艺术家。

    但仿佛幸运只眷顾了哥哥。波洛克从小就极其叛逆。他曾去洛杉矶一家艺术高中就读,因违反校规被停学一年,返校后,又因为和体育老师起冲突被停学。

    年纪轻轻,他就有了抑郁倾向,在给哥哥的信里写道:“所谓幸福对我来说简直是见鬼,我就觉得事物一片黑暗。”

    那的确也是一个黑暗时代。波洛克还是个婴儿时,就发生了一战;当他成年时,又适逢美国经济大萧条。那时,在美国搞所谓的“艺术”,简直就是玩火自焚。经济都不景气,更别提虚无缥缈的艺术了。

    然而,波洛克义无反顾地投身绘画,他跟随大哥赴纽约,师从托马斯·哈特·本顿。本顿是当时美国乡土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在巴黎学过现代派,但很快放弃抽象,主张以写实摆脱欧洲影响,建立美国自己的现代绘画。

    在本顿眼里,波洛克并不适合走这条路:“他的色彩感不错,对于解剖和透视就很不擅长了。他没法按部就班地画素描,怎么教都不行。”但值得玩味的是,一辈子致力于让美国艺术独立于欧洲的本顿没有成功,倒是他不看好的这个学生,最终成了第一位被欧洲认可的美国画家。

    绘画过程像宗教仪式

    波洛克求教于本顿,但后来的画风却与老师相反,他迷上了抽象表达,尤其喜欢毕加索。他甚至走得比毕加索还要远,如果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先驱,那么波洛克就是抽象表现主义大师。

    波洛克尝试过多种绘画风格,比如受墨西哥壁画家所影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墨西哥壁画一度风靡美国。他对印第安图腾和象形文字等题材也非常感兴趣。在这些尝试之后,他才开始转向毕加索。

    让他成名的则是独特的“滴画”。1945年,波洛克结婚之后,和妻子迁居到东汉普顿的一个农庄。这个决定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的,此前两年,波洛克举办了人生中第一次个展,一共展出了16幅画,最小的作品标价25美元,最大的标价750美元,展览以评论界的赞美和市场的惨败而告终。

    回归乡野的波洛克,在一次作画时偶尔发现滴洒颜料的效果,灵感迸发,开始尝试一种不同以往的创作方式:不使用画架,甚至不使用画笔,而是把画布随意铺在地上,用木棒、刀或钻有小孔的盒子把颜料滴漏或甩溅到画布上,有时还信手加上一些玻璃碎片、沙子、绳头等杂物。

    更有特点的是波洛克的绘画过程。他如同在进行某种宗教仪式,一开始作画,便手脚不停歇,如同癫狂。他不像传统画家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作画,而是快步游走于画布四周,甚至走到画布中间去,艺术评论家们将波洛克的绘画方式取名为“行动绘画”,有人也称之为“滴画”。

    这种创作方式改写了整个西方绘画的传统,画作看起来没有主题、没有边界,甚至分不清上下。但正是这种极具颠覆性的画作,让波洛克收获了巨大成功。1947年,佩吉·古根海姆把波洛克的画作带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震撼了欧洲艺术界。波洛克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美国画家。

    随着波洛克在欧洲的成功,美国国内也开始改变对他的看法。1949年,《生活》杂志对波洛克进行专访,标题就是《波洛克:美国最伟大的画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格里芬花2亿美元买下的《第17A号》,就是波洛克1949年为《生活》杂志所创作的封面之一。

    随后,各种访谈邀约向波洛克发来,整个美国都知道了他的名字。还有人为他拍摄纪录片。他被视为摆脱欧洲影响、在国际艺坛树立美国艺术地位的标志性人物。

    每个好艺术家画的都是他本人

    其实,“滴画”这种技法并非波洛克首创。1944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先驱汉斯·霍夫曼就开始使用泼溅法。但无论是年长于波洛克的前辈,还是之后的模仿者,所画的作品都在波洛克作品前黯然失色。

    签约波洛克的画廊老板贝蒂·帕森斯曾评价:“有些人是带着大容量的发电机出生的,波洛克就是如此。他有非常激烈的情绪,激烈到让他自己承受不住。只有通过酗酒、通过绘画,多少可以把内心扰人的力量排遣一些。”

    波洛克一直有酗酒的毛病。1938年,26岁的他因为酗酒过量住院,并开始接触心理医生,进行抗抑郁的精神分析治疗。从后来的经历看,这完全没什么效果。资助人佩吉·古根海姆首次来参观他的画作,他喝得酩酊大醉,古根海姆被气得半死;在纽约艺术界的宴会上,他旁若无人地靠着大厅壁炉小便;他总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激动,大吼大叫,或者一个人默默流泪。

    接受心理治疗唯一的好处,是波洛克开始关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创作中,他似乎也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 他曾说:“当我作画时,我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画出来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在波洛克那里,绘画就是他存在、活着的一种状态——他长期不被同行认可,个性自我封闭,渴望成功却又对现实中的那套成功主义不满……他的内心是凌乱而狂躁的,他的画作于是在这种情绪爆发中有了狂暴的线条和电闪雷鸣般的配色。

    在狂躁的灵魂下,波洛克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艺术思考。他曾说:“现代艺术家生活在一个机器时代,我们有机器手段来逼真地描绘客观对象,如相机、照片。在我看来,艺术家的工作是表现内在世界。”

    波洛克画了近200幅“滴画”,到了后期,这种创作方式也成了一种桎梏。而就在这段时间,他和妻子的感情也出现了问题:他有了一个情人,妻子则在朋友的建议下远赴欧洲。

    1956年,波洛克醉后驾车超速,以一场自杀式的车祸结束了一生。加缪说:车祸是最荒谬的死法。但对波洛克来说,却似乎是最好的归宿——他彻底解脱了。他去世时,大部分象征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已开始走向不断复制的怪圈,而死亡则让他成了永远的标杆。

祝勇,“宫里人”写故宫
波洛克,画出狂躁的灵魂
连绵大草话傅山
阿城,藏身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