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

□ 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 《 环球人物 》(

    非常荣幸能在牛津大学谈谈我们国际化的体会。2015年有篇最牛辞职信红遍中国,一位教师在辞职信中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万达,“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

    万达文化核心一直是8个字。1988年创立公司时,我提出“老实做人,精明做事”。那时中国刚改革开放,做生意骗子很多,我们就讲诚信,提倡“老实做人”。同时还要“精明做事”,别人骗我一次是他的错,但骗我两次就是我的错。发展几年,又改成“共创财富,公益社会”,提倡大家共同创造财富,对社会做贡献。2004年,我们提出“国际万达,百年企业”,我知道“百年企业”是做长久的企业;但“国际万达”究竟是什么还不太清楚,直到2012年才真正开始国际化。

    说起万达国际化还有个故事,好像是天意。万达最早的名字叫西岗开发公司,主要做房地产开发,1992年企业搞股份制改造,觉得这个名字土,决定改一个。当时花2000块钱打广告,大概200人投稿,其中一个方案被我们采用。这就是现在的万达标识,深蓝色,由万达的拼音字母WANDA变形为海浪和航船。为什么用蓝色呢?因为万达是海边诞生的企业。为什么外面要画个圆圈呢?设计者说是走向世界。我们觉得这个寓意好,就采用了。所以万达刚开始就有志于成为国际企业,没有这种志向和目标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万达海外投资以并购为主、投资为辅。为什么?因为从英国工业革命到现在,世界市场基本被先进入的企业瓜分了,不通过并购,自己重新闯荡基本没机会。有人说万达“就知道买买买”,我就问他:如果我不买,你告诉我怎么办?

    有些人讲中国企业是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但万达国际化重点在于买得对,什么叫买得对?我们有两条标准,一是与现有产业有关联,我们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人才储备。二是要求这些业务能移植到中国,能在中国获得更快发展。我们2015年并购了世界最大的铁人三项公司,不到半年,我们就把铁人三项赛在厦门、合肥落地了。中国正进入健康时代、全民跑步时代,可这项运动在中国是一个盲区, 13亿多人口中只有200多人从事这项运动,我们在中国推广,至少可以做到几十万人参与。

    万达国际化强调使用本土人才。万达2012年并购AMC(即美国院线公司)时,因为美国政府对此有一定限制,我就去找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请他为我们写一封推荐信。他首先就问,万达买AMC是不是准备把大批中国电影卖到美国?我说这不太可能,就算我想把中国电影卖到美国,也要看是不是有那么多人来看。他又问:万达是不是打算派中国人去管理?我说这不会,并购后公司管理层全走了,其实意味着并购失败。骆先生挺高兴,给我们写了推荐信,再加上其他因素,最终万达并购AMC获得了批准。

    万达并购AMC后,只派了一个联络员。我们发现,并购企业最好的管理办法是留住原来的管理层,使之更好地工作。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要想着走哪都派中国人过去。

    并购AMC时,我承诺10年之内至少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第二天一家美国媒体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王先生,希望你遵守承诺”。2015年,万达已在美投了100亿美元。我让我的助手去跟他们说,希望再登一篇文章,“王先生提前兑现承诺”。

    我从辩证法角度来看待万达跨国发展:没有失败就意味着离失败越近,万达在今后的国际化进程中不排除摔跟头,但是我们有一个原则,只要不发生颠覆性风险,就要去做这件事。其实勇敢迈出这一步才觉得,国际化也没什么了不起。

    (本文为王健林2016年2月23日在牛津大学的演讲,有删改。)

马薇薇,闯荡娱乐圈的金牌辩手
科普男神,左手物理右手摇滚
走进《康熙王朝》的皇城村
林世玲,叛逆的韩国第一名媛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