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沈腾,1979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3年出演开心麻花剧团第一部舞台剧,之后成为开心麻花的台柱之一。2012年起,连续4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参加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等,并出演多部电视剧。
听《环球人物》记者说要和他聊聊喜剧,沈腾反倒一时语塞了:“这个话题太大,该如何谈起呢?”他说,长期浸淫在这个领域里,很多东西都已潜移默化融入了身体之中,就像给他一个刺激,他就能很自然地去应对、去表演。但要说出来,还真有些难度。
最近,他主演的喜剧片《夏洛特烦恼》,以黑马的姿态在众多影片中杀出重围,取得了高票房和好口碑。电影改编自开心麻花的同名舞台剧,讲述了沈腾扮演的男主角大闹初恋情人的婚礼现场,发生意外、“穿越”回青春校园,并重新领悟人生的故事。在春晚舞台上的“郝健”之外,沈腾的表演再次留给观众深刻印象。
《环球人物》:大家都说你是一个天生的喜剧演员,你自己怎么看?
沈腾:也不见得吧。东北人,语言自带幽默感,这要归功于地域。另外就是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收获了一些感性和理性上的认知,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环球人物》:在喜剧创作上你觉得自己比较擅长的是哪方面?
沈腾:包袱。比如和大非、大魔(开心麻花的两位编剧)比起来,他俩是故事讲得好,我是在抖包袱方面比较强。我在开心麻花当导演,最初的理念是“故事要为包袱让路”,哪怕是“外插花”跟故事没啥关系,只要包袱响我也留着。到了现在我觉得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比较重要。
《环球人物》:这种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沈腾:应该是在实践中吧。过了几年回过头去看大非、大魔的作品,我觉得看起来还是很舒服。而我最初的那些东西,我回过头去看,就会有点脸红,真的是为搞笑而搞笑,完全没必要。
《环球人物》:说说《夏洛特烦恼》,这部喜剧的魅力在哪里?
沈腾: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已经经过舞台剧的多次实践,使得剧本非常扎实。我和马丽等都是高龄电影新人,没有什么票房号召力,电影能火真的是因为内容好。
电影的包袱很密集,但它们都没有偏离故事。观众不光一笑而过,还用4个字来总结它——功德无量,它让那些即将解散的、或者说生活在坟墓里面的夫妻变得更加热情、更加珍惜对方。
《环球人物》:也有一些观众批评,你们一帮30多岁的演员去演高中生很别扭。
沈腾:拍摄时我们也有这样的顾虑,但我们开心麻花风格的电影,去随便找个年轻演员来演很不容易。一个好的喜剧演员,他会利用自己的表演,让观众很快进入情节,不光把时间停留在演员脸上。我觉得我们做到了,电影足够好笑,情节足够动人,我们没有给观众留下很多找茬的空间。
《环球人物》:从舞台到电影,怎样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
沈腾:最重要的是表演尺度往回“收”了一下。舞台剧你想让最后一排观众也看见你笑,你就得笑得跟沙皮狗似的,我脸上的这些褶子就是这么出来的(笑)。电影里一个微表情,大家就能感受到你的情绪。
《环球人物》: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沈腾:我给大非、大魔这部导演处女作打满分。但我对自己的表演从来不满意,很少敢回过头去看,尤其是春晚。
《环球人物》:为什么?
沈腾:春晚是一个特殊的舞台。在排练中,曾经有前辈告诉我,得“先有意义,再有意思”,一开始我非常抵触。因为作为一个小品,它的时长短、容量很有限,起承转合什么都不能少,还要花时间去铺意义,就很影响搞笑的时间。但在春晚这么一个特殊性的舞台,它必须这么干,就变得难上加难。可能我最喜欢的,还是在舞台上撒野吧。
《环球人物》:据说你是一个非常较劲的人,怎么较劲法?
沈腾:站在舞台上表演,和观众的反应较劲。创作中,和自己较劲。过程很痛苦。
我也不是安心当一个演员的人,就像《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我一进剧组就和导演们掰扯这个人物,有时还陷入僵持。
《环球人物》:这样会很累吧?很多喜剧演员生活中很压抑,怎样去平衡创作压力?
沈腾:是的,很累很痛苦。我也没有特别的渠道去平衡这种痛苦,我不会和朋友们去喝酒吐槽,只会一个人承受,坐在那儿叹气。但这种痛苦是创作者必须承受的。舞台能够冲刷掉这种痛苦的时刻就是谢幕,站在那里享受掌声的时刻。在影院,听到大家山崩地裂的笑,也是冲刷痛苦的途径。
《环球人物》:怎么看现在的喜剧片创作?
沈腾:现在观众对喜剧挺渴求的。几部高票房纪录的保持者,都是喜剧片。但是我觉得喜剧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麻花进入市场比较晚,但应该会对喜剧片这个圈子产生良性的刺激。就像做话剧一样,我们不希望周边的话剧团体做得不好,大家好才是真好,盘子才越大。
《环球人物》:理想的喜剧片是什么样的?
沈腾:喜剧其实挺难定义的,很宽泛。有一个圆满大结局的电影,也可以算喜剧吧?我觉得最好的喜剧还是讽刺性的,有批判、有揭露、有泪水。一笑而过的东西留不住。我希望自己能创作出留得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