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冷静理性,科学家却各有各的性情。人们更愿意用诗意的方式来描述女科学家和青蒿素的相遇:青蒿一握,痴迷一生。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立面: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院士,只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一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早在1930年12月30日,当父亲以《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10月6日,《环球人物》记者追寻屠呦呦的成长足迹来到宁波。这座城市传统人文景点不少,有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有宁波府城隍庙……如今,又多了屠呦呦的旧居。
屠呦呦的旧居位于宁波市开明街26号,建于民国初年,为屠呦呦舅舅姚庆三(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所有。据《鄞县志》记载,开明街在宋元明清四朝,均是宁波人的活动中心,不少大户人家都选择在此砌起白墙黛瓦。这其中不乏当时便已名声在外的“宁波帮”,他们主要经营的行业是药材业和成衣业。说屠呦呦自幼熟悉中药,并非夸张。
屠呦呦在3个哥哥之后出生,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因此备受宠爱。她的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但工作并不稳定,靠出租祖辈遗留的房产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父亲很重视教育,上世纪30年代末,屠呦呦到了该读书的年纪,虽逢时局动荡,依然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她5岁入幼儿园,其后进入“翰香学堂”读小学。“翰香学堂”建于1906年,内设藏书楼一座,古今藏书达5000余卷,是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蔡元培、马寅初等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先后来校讲学,当时宁波便有“小学翰香,中学效实”的说法。
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因识字不多且读得磕磕绊绊,但这里是她医学梦想萌发的温床。
1945年,屠呦呦入读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次年一场灾难降临,她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了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宁波的两所中学——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一下子热了起来,因为屠呦呦的高中生涯是在这两所学校度过的。她在效实中学读了高一、高二,后来转学去了宁波中学读高三。
《环球人物》记者在两所中学了解到,读书时的屠呦呦“长相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读中学时,她“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效实中学至今还保留着屠呦呦高中的学籍册和成绩单,她当时的学号是A342。据学校一位老师说,当时屠呦呦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突出,成绩单上有90多分的,也有60多分的。但屠呦呦那时就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努力去做。
落选院士
1951年春,屠呦呦从宁波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她觉得这个专业可以接近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又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专家张大庆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就戴个棉纱口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朱晓新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一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1965年,屠呦呦转而从事植物化学研究,这成为她能参加“523”任务的原因之一,也促使了她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神草”相遇。
“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朱晓新说。
目前,85岁的屠呦呦已经看不了电脑,听力和视力情况不佳,但仍活跃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并担任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很多媒体追问她在发现青蒿素后,是否从事其他项目,事实上屠老师自担任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后,一直带领团队在做一些青蒿素的专项研究,因为疟疾在中国并不是传播广泛的疾病,所以他们也会做相关适应症的拓展研究,试图扩大青蒿素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一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
由于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曾被媒体报道为“三无科学家”。她曾4次申报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外界普遍认为,这与青蒿素的发现多年来被强调是集体成果有关。“任何一个发现青蒿素的人想评院士,就会遭到参与项目的其他人反对。所以与青蒿素有关的科研人员都没有评上院士。”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屠呦呦获得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时,就有人专门到科技部投诉,认为屠呦呦“将成绩独占”,还加上了一条“罪名”,在引用别人论文的时候只写前三个人,后面用“等”代替了,认为“这明显是抹杀他人的劳动成果”。
“好在屠呦呦秉性坚强,对院士评选一事并无多言。近年修改的院士评选规则规定,年龄超过70岁的只能参加1次评选,她现在已经85岁,不会再参评。她虽然不是院士,但是作为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她终其一生都奉献给了青蒿素事业。”上述知情人士说。
“她是一位有个性的科学家”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曾对媒体称,屠呦呦“不善交际”,“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姜廷良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她这个人比较认真,也直爽,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会怎么说,为此也造成了大家对她的一些误会。比如说在青蒿素的研究中,对双氢青蒿素的评估,大家有一些不同意见,一般人会顾及人情和面子,表达得比较婉转,但她就会直接说:‘你说得不对。’”
“其实很多科学家都是这样,认准一件事就会特别坚持,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张大庆认为,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我们之间的沟通往往非常简单直接,有事说事,说完就了。”张大庆说。“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姜廷良说。
在生活中,她被同事们评价为“为人低调,而且是长期低调”。宁波市科技系统曾经拿到一张屠呦呦的名片,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单位、姓名、职务、单位地址和电话。整张名片还有大片的空白。“每次效实中学在北京召开校友会,屠教授跟先生一起来,签到、开会、聊天、聚餐,她从来没有发过言,活动结束后,又与先生一起默默地走了。”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恨不得跟你说一下午,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
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陶瑜瑾记得,那是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那天晚上,一位工程院院士给陶瑜瑾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报告喜讯,他立刻给屠呦呦打电话道喜。但是屠呦呦很平静,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并说了上述这番话。
2012年,效实中学举行百年校庆。陶瑜瑾劝屠呦呦回母校参加校庆,但屠呦呦身体不太好,陶瑜瑾便建议她寄本专著给校长以示心意。“她说,我也不认识校长,就寄给学校办公室吧,第二天她就去邮局寄出了那本《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还有一次,陶瑜瑾向屠呦呦提议复印拉斯克奖以及其他奖项的奖状给学校,屠呦呦一口拒绝了。“她当时说,我跟单位说好了,这些奖状是我个人的也是公家的,不给任何其他单位复印,单位支持我的决定。”陶瑜瑾说。
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家中挤满了赶来采访的媒体和赶来祝贺的领导。“家乡领导也想来看望屠呦呦,但是说了两次都被她拒绝了。最终因为家乡人的关系,屠呦呦见了他们一面,谈了20分钟。看得出她身体不好,十分疲倦,但还是坚持把家乡的客人送到电梯口。有人说,她是不是拿了诺贝尔奖就瞧不起人了?家乡人来了还三番四次拒绝?其实不是的。她一向直爽,我们以前想去看她,她都直接问,我们在电话里多说一会不行吗?这种性格,理解她的人自会理解。”陶瑜瑾说。
有一个美满家庭
屠呦呦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李廷钊是其同学,初高中也在效实中学读书,两人的爱情曾是一段佳话。
屠呦呦的好友陈效中告诉媒体,早在高中时李廷钊便暗恋屠呦呦,但毕业后到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曾经的暗恋对象还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了,两人恋爱了。1963年,两人结婚。李廷钊曾先后在宝钢、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两人婚后生了两个女儿。
结婚后,屠呦呦一门心思放在科研工作上。陈效中说:“生活上,她是个特别粗线条的人,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利索。大家都笑话她。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停靠途中站点的时候,她下火车散步,竟然错过开车时间被落下了。结婚之后,她家务事不太会做,买菜之类的事都要丈夫帮忙。”陶瑜瑾则告诉记者:“现在李老师在家,家里的事都是李老师管,他是个很好的丈夫。”
李廷钊性格温和、宽厚。每当有记者采访屠呦呦时,他总是在一旁招呼帮忙,还会偶尔和等待采访的记者谈起自己的专业——冶金工程,但对于妻子的事情只字不提。李廷钊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获奖和我没有关系,我不好讲。”
“他们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张大庆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这么多年,两人在事业上各干各的,但一直彼此支持。” 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任务时,在宝钢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两个人都要经常出差,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干革命工作,就该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了宁波老家。
长期的分离曾一度造成了亲情的疏离。“大女儿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对于今天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这其实是那个年代科研工作者的一种常态。”张大庆说,“幸好她的两个女儿都很出色,大女儿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小女儿很活泼,现在北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