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公公梁启超、祖父林孝恂、父亲林长民

生命里的三位导师

本刊记者 李鹭芸 《 环球人物 》(

    “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唱歌的/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你,田野,山林,峰峦/无论怎样/颠倒密切中牵连着/你和我/我永从你中间经过……”

    ——1947年,林徽因发表的诗作《人生》

    2014年6月10日的杭州,云栖竹径烟雨朦胧,水墨西湖小荷初露,青石小巷树影婆娑……寻一处安静角落坐下,看各色行人往来。此时,念上一段她的诗,你便真正走进了杭州。

    时光回到110年前,1904年6月10日,杭州陆官巷林宅,黛瓦白墙,宁静安详。一声清亮的啼哭,和着淡淡的栀子花香,林徽因降生了。从此,这一处宅子、这一座古城,都深深地烙上了她的印记。

    祖父

    林徽因祖籍福州,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进士,入了翰林院。当时,外省人初到京城做官开销很大,需要银两在官场应酬周旋。林孝恂自觉无此财力,便在每年一度的翰林院考试中故意写错一个字,以此向考官暗示,希望“外放”地方。果然,他不久被“外放”杭州地区做官,历任仁和、金华、海宁等州县的父母官,最后当上了杭州的代理知府。

    林孝恂精于文章诗词,还懂医道,后因不满清廷腐败,辞官去职。他思想开明,曾资助旅日学生参加革命运动,还多次将自家的子侄送往日本留学。更难得可贵的是,林孝恂对于两子五女的教育,一视同仁。他在家里开设私塾,请来了林琴南这样的名士,教子女国文;还请了外籍教师教英文和日文,在当时算是得风气之先。

    在林孝恂的影响下,林家风气向学,子女们不仅知书达理,而且中西兼修、思想进步。两个儿子从日本高校毕业,五个女儿个个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林觉民、林尹民也是林孝恂的族侄。

    林徽因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传统但不守旧的书香门第。当时,林孝恂还在杭州为官,但时局很不太平。日俄战争爆发,中国东北成为战场;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华侨组织的洪门致公堂;蔡元培着手成立光复会……国家的动荡和变革使林孝恂常感焦虑,长孙女的出生使他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他亲自为长孙女取名“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意思是周文王的祖母周姜、母亲大任、妻子大姒各具美德,帮助文王成就了大业。可见林孝恂希望孙女长大后能如文王之妻一样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后来,林徽音常有诗文见报,为与另一位署名“林徽音”的作家区别,便改名“徽因”。

    1909年,5岁的林徽因随家人搬到杭州蔡官巷23号的一处宅院。这一处梦里才有的故园,滋养了一代才女秋月春风的情怀。3年中,姑母林泽民成了她读书识字的启蒙老师。林泽民温文尔雅,能写一手工整的王羲之体小楷。受姑母的言传身教,幼年的林徽因恋上了文字。这些早早就映入脑海的文字,在她后来的岁月里,都幻化成梦中的江南烟雨,幻化成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10岁时,林孝恂去世了。他给了林徽因一个温暖的童年:大家族里的人都很疼爱她,堂兄弟姐妹也与她亲密无间。

    父亲

    父亲林长民是对林徽因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他“清奇的相貌”和“清奇的谈吐”都在林徽因身上传承下来。

    林长民出生于1876年,是家中长子。大约20岁时,他娶了浙江嘉兴一名商人的幼女何雪媛。这位江南女子虽然貌美,却没有多少文化,而且不擅长家务,任性急躁。她与博学多才的丈夫之间,注定缺少共同语言。她不理解林家读书人的行为:一家子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起初,林长民试着和她沟通,但很快发现,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便不愿再费口舌。他们的婚姻,正是典型的封建婚姻的悲剧。

    林长民夫妇婚后8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林徽因。而且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被抱走由奶奶亲自照料;直到孩子7岁,奶奶去世,孩子才回到何雪媛身边。这让她一度不怎么喜爱自己的女儿。林长民又娶了二太太程桂龄。同样没什么文化的二太太却抓住了丈夫的心,还生下了四男一女。何雪媛后来也生了一儿一女,可惜都年幼夭折,这让她常常怨艾自己“命苦”。

    早在林徽因年幼时,身为家中长孙女和长女,她就形同半个长子。1907年,林长民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政治系毕业,回国后在福州教书,后来常年在南京和北京。6岁就识文断字的林徽因负责给父亲写信,报告家中的情况。林家保存了一批林长民写给女儿的信,最早的一封是在女儿7岁时写的:“徽儿: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闻娘娘往嘉兴,现已归否?趾趾闻甚可爱,尚有闹癖(脾)气否?望告我。祖父日来安好否?汝要好好讨老人欢喜。兹寄甜真酥糕一筒赏汝。我本期不及作长书,汝可禀告祖父母,我都安好。父长民,三月廿日。”

    年少的林徽因还要处理两位太太间的明争暗斗,照顾年幼的异母弟、妹。有一次,全家人都病倒了,林徽因一面写信给父亲报告,一面为病重的异母弟、妹操心。有天晚上,她抱着大病初愈、啼哭不止的二弟林桓在廊子上徘徊,直到弟弟睡去。那时,林徽因也不过13岁。

    这样的境遇对林徽因后来的性格是有影响的。她爱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半封建家庭中扭曲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伤害过她。可能是由于这一切,她后来的一生中不断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

    1916年,林家从南方迁居北京,后又迁到天津,林长民开始频繁投身政治活动。他反对张勋复辟,在段祺瑞、汪大燮(音同谢)的内阁中担任总长。1918年一战结束后,他反对袁世凯的“二十一条”,为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奔走。

    1920年,林长民被派往欧洲进行访问,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带女儿林徽因一同前往。林长民大概已经意识到,女儿的学习天赋不寻常,想让她摆脱家庭琐事,出国增长见识,将来成为一名新女性。林徽因当时在英国人创办的北京培华女中学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正好可以给父亲提供一些帮助。

    那年春夏之交,父女二人搭上了前往欧洲的航船。在那艘船上,有不少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林长民还给这些学生捐了款。陈毅元帅当时也在船上,日后还和林徽因提起过此事。

    在欧洲,林长民带着林徽因游览了法国、德国、瑞士和比利时。这次游览欧洲大陆,对林徽因是难得的经历,她摆脱了常年的生活琐事,饱览湖光山色,体验异国文化。欧洲各国在大战后的凋敝景象,对于初次走出深宅大院的她,形成巨大的心理震撼。父女二人结束一个多月的欧洲大陆之旅后,来到英国伦敦。为了不耽误女儿的学业,林长民将林徽因送入圣玛丽女子学院,还为林徽因请来了英语家庭教师。

    在英国的一年多时间里,林徽因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并且习惯了诸如下午茶这样的西方生活方式。当时,和林长民来往的人里有不少是留学剑桥、牛津的中国留学生。在各种午后茶聚中,思维敏捷的她仅凭“洗耳恭听”,就获得了很多超出学校教育的学识营养。直到多年以后,她仍然喜欢在自己家中组织各界知识分子品茶聚会、自由辩论、探讨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林徽因在伦敦树立了一生的职业理想。她在英国结识了一位学建筑的女学生,从她那里首次得知,建筑不单是盖房子,而是一门综合型的学科和艺术,集美术、工程技术和人文理念于一体。这对林徽因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当她看到这位朋友作的建筑绘图,兴趣更加浓厚了,产生了将来要做一名建筑师的强烈愿望。

    公公

    1921年回国后,林徽因继续在北京培华女中学习,同时她和梁思成的感情也日渐深厚。早在林徽因旅欧之前,她和梁思成便已相识,“介绍人”正是双方的父亲——林长民和梁启超。虽然林徽因和梁思成最初的友谊是建立在两位长辈交情的基础上,但他们的婚姻绝非父母之命。从他们相识到结婚,感情经历了长达10年时间的考验。

    1918年,17岁的梁思成在林长民的寓所中第一次见到了14岁的林徽因。当时梁思成是清华学堂的学生,他日后回忆说,自己原本对这次见面很“忐忑”,担心会见到一个梳着油光大辫子、穿着拖地长绸裙的旧式大小姐。但一见面,他就被梳着两条垂肩发辫、穿着及膝短裙的灵秀小姑娘所吸引,尤其是林徽因起身告辞时轻快地将裙子一甩、翩然而去的潇洒,令他格外心动。后来两人交往日深,开明的梁启超和林长民并不想用婚姻早早束缚他们,主张两人要学有所成、足以自立后再谈婚姻。

    林徽因从欧洲归来时,梁思成已是清华学堂高等科的学生,即将赴美国留学。在他考虑专业时,林徽因谈起了对建筑学的理解以及学建筑的愿望。梁思成听罢,也有了投身建筑学的想法。他们之间的感情,因为有了共同的职业理想而更加亲密了。

    1924年,两位年轻人赴美留学,一同入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由于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好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同时选修建筑系课程。

    留美期间,林徽因遭到了丧父的沉重打击。1925年12月,林长民在奉系军阀的战争中被流弹击中遇难。消息传到美国是在1926年初,林徽因打算立刻回家奔丧,但被大家劝阻。梁启超在全力协助林家料理后事的同时,写信给梁思成,要他开解和支持林徽因:“徽因怎么样?我前月有很长的信去开解他(她),我盼望他(她)能领会我的意思: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

    当时的祖国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生灵涂炭。作为海外学子,林徽因对国难家愁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梁启超对林徽因给予了更多的建议和提点。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时毕业,一起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后来,林徽因去耶鲁大学进修了半年舞台设计,而梁思成则在哈佛大学进修了半年东方建筑和美术史。1928年3月,两人在加拿大结婚。梁启超写信给他们说:“我以素来偏爱女孩之人,今又添了一位法律上的女儿,其可爱与我原有的女儿相等,真是我全生涯中极愉快的一件事。”婚后不久,他们遵从梁启超的建议,开始在欧洲考察建筑古迹。梁启超还嘱咐他们,到欧洲后“每日要有详细日记”。

    1928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回到中国,并遵照梁启超的提议,放弃了进入清华园的机会,前往东北大学任教。“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不幸的是,梁启超在他们回国后不久病逝,年仅57岁。

    1931年夏天,东北局势日趋紧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离开东北大学,来到北平(1928年,北京改称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他们在沈阳家中的物品还没来得及搬运,“九·一八”事变就发生了,夫妇二人没有再回东北,家中的物品也不翼而飞。这是他们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掉的第一个家。在北平,他们建立了第二个家——北总布胡同3号。他们带着儿女在这里生活了6年,度过了一生中相对宽裕、宁静的时光。20世纪30年代声名远播、也争议颇多的“太太的客厅”,就是出现在这个四合院里。

被误读的林徽因
生命里的三位导师
迷雾背后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