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喜欢聊家长里短,写畅销书风靡两岸

廖信忠,台湾人到底怎样看大陆

□ 本刊记者 黄滢 □ 梁文蓓 《 环球人物 》(

    人物简介

    廖信忠,畅销书作家。1977年生于台湾,1999年第一次来到大陆,2008年开始常住上海。著有《我们台湾这些年》《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北京鼓楼国旺胡同里,有一家门脸不大的咖啡店,廖信忠把所有的采访都约在这里。“因为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近啦。”他说,每次来北京都会住在胡同口一家快捷酒店。“我住的屋子正对着故宫和景山,日落时非常美。”

    自从1999年第一次来北京,廖信忠就经常往返于大陆和台湾。在大陆,经常会有人问他:“台湾人到底是怎么看大陆的?”这个问题让他很为难。“大陆面积快赶上整个欧洲了,各省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很大,任何主观的看法都是以偏概全。”廖信忠说。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大陆朋友对廖信忠说:“你们台湾人根本不了解大陆。”他就反问:“那你了解吗?”对方通常也答不上来。

    因为失业开始写作

    说起1999年第一次来到大陆的经历,廖信忠印象深刻。

    “以前对大陆的认知完全来自台湾的政治宣传片,对北京的印象就是故宫和胡同。”廖信忠记得从机场到市里的路上,他迫切地寻找能印证自己想象的东西,比如“真的很多人骑脚踏车”“真的有驴拉车”。然而,短暂的兴奋过后,他看到的是更多的不一样。“哇,竟然有高楼大厦!道路这么笔直宽敞!”

    之后廖信忠每年都会来大陆,从事零售业,闲暇之余就到处旅游。后来,他在网上认识一个上海姑娘,决定定居上海。那时他住在上海一家青年旅馆里,混网上的天涯社区,聊家长里短。

    老实说,廖信忠是因为失业才开始写作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他被裁员,恋爱又遭遇分手,“灰溜溜”地回到台湾。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就以年份为顺序,把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台湾的各种大事捋了一遍,放到网上。廖信忠有一个本事,他知道怎样讲故事能吸引人。他的帖子很快上了天涯的头条,前后有30多家出版社找上门来要他出书。

    在《我们台湾这些年》里,廖信忠用草根的视角谈到了台湾许多政治大事。他写了美国与台湾“断交”时,台湾民众的惶恐与不安;他写到金庸在台湾被禁,是因为《射雕英雄传》里“射雕”两字出自毛泽东诗词,同时“东邪”居住在东方桃花岛上,有暗喻台湾之意。《我们台湾这些年》出版后登上了畅销书榜首,风靡两岸三地。

    在新书《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里,廖信忠从1944年写起,讲述了13位台湾平民的亲身经历。其中包括被遣返后到台湾定居的志愿军战俘,也有偷学简体字被老师发现后挨打的小学生,还有逃离金门的士兵……

    有人批评廖信忠的书“内容浅”,他却认为“再深就变成写给知识分子看的书了”,他强调,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和读者应该是一类人,就是普通人。而台湾人对大陆的真正看法,往往就蕴含在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中。

    彼此的认识都有想象的成分

    环球人物杂志:台湾普通人对大陆的看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廖信忠:1945年以前,台湾和大陆几乎没什么联系。1945年之后,国民党到台湾,带来了很多“外省人”。他们经常会怀念故乡,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台湾本省人对大陆的感觉很虚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两岸有了交往。但毕竟分隔了几十年,彼此的认识都有想象的成分。

    环球人物杂志:比如说呢,哪些是想象出来的?

    廖信忠:台湾人会觉得台湾是浅碟,而大陆文化底蕴深厚,满足了自己对故国传统中华文化的想象。而大陆作家到了台湾之后,喜欢描述一尘不染的街道,友好亲切的台湾人,传统严肃的庙宇。其实他们写的游记内容都是他们想要呈现的“温良恭俭让”的台湾,他们没有看到台湾急功近利、浮躁的一面。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大陆人都觉得台湾将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完好,大陆则因为历次政治运动,传统文化都丢了。

    廖信忠:台湾保护传统文化,恰恰是从大陆搞“文革”时开始的,蒋介石为了显示自己才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展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所以这两三代台湾人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的台湾媒体是怎么宣传大陆的?

    廖信忠:其实,在台湾获得大陆资讯很容易,但媒体对大陆的态度很极端,不是过分地褒,就是极尽所能地贬。两种态度都有市场,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越高大上的东西交流越少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台湾人来大陆发展,他们的真实心态是什么样的?

    廖信忠:台湾就那么大,内需也就那么大,所以有抱负的年轻人想,反正都是辛苦,那不如去美国、澳洲或大陆。

    不过,台湾人对大陆的心理可能很矛盾。上世纪90年代,台湾人开始来大陆经商时,很多都是暴发户。现在倒过来了,大陆“土豪”纷纷到台湾去,台湾人有点心理落差,所以很快在另一方面找到安慰,说,虽然你们有钱,但是我们文化程度高。有的台湾人自以为文明,觉得我们是文明社会,这种风气到了一个极点,会形成一种道德暴力。

    环球人物杂志:最近,台湾歌手陈升高呼“大陆人不要再来台湾了”,引起很多争论。你怎么看?

    廖信忠:这句话我在大陆7年一点都不陌生。在北上广等地同样会听到“外地人滚!”“北佬滚!”的类似言论。是同样的逻辑,同样的道理。

    环球人物杂志:反对服贸协议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吗?

    廖信忠:你知道台湾近年来很流行一个词叫“小确幸”吗?就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因为这几年台湾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政府无法带给我们“大确幸”,于是就沉溺在小清新、小格调中。很多台湾人心里会有一种焦虑,大陆经济体这么庞大,大陆资金一进来,台湾现在安逸的生活是不是会改变?可能连“小确幸”都没有了。台湾人也知道两岸经济深化交融是大势所趋,但是猛地跨进一大步,还是很难接受。

    环球人物杂志:反服贸运动的主力是大学生,年轻人对大陆的感情是不是远比老一代人淡薄?

    廖信忠:现在台湾年轻人会有“住所地优先”的想法。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理解大陆,而是不愿意理解。其实我们都好像活在别人的风景里,彼此都好奇,却没有人主动去了解对方。

    环球人物杂志:那应该怎么加强民众之间的沟通了解?

    廖信忠:我觉得我们不是欠缺交流,而是欠缺能够交流的话题。陈冠希“艳照门”时,两岸网民出奇一致地讨论,不分彼此。哈哈,我开玩笑啦。但你看,事实就是这样,越通俗的东西越能引起共鸣,越是高大上的东西,像政治、经贸,普通民众交流就越少。

九旬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
廖信忠,台湾人到底怎样看大陆
桑达克,帮孩子征服内心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