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钱荒”,金融手术的开始

央行最近这次“变脸”还算不上真正的大规模惩治,只能算是给自以为是的银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本刊特约记者 | 崔书环 《 环球人物 》(

    “银行没钱了?”

    6月21日早晨,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开始在微博上大面积传播,惊悚的标题,再加上几位知名人士转发,让这个爆炸性话题迅速在网上掀起波澜。

    没有哪个人不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然而,对一般的读者而言,读到这篇文章却是一头雾水。因为文章所谈到的银行,并不是他们所熟悉的银行营业部,也不是自动取款机。虽然在“银行没钱”的传言达到顶峰之际,工商银行提款机恰好出现故障,让不少人虚惊一场,但很快,各方消息都证明了一件事:银行并不差钱。6月28日,国开行副行长李吉平更是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说:“我不懂媒体怎么说,中国是不会有(资金)流动性问题的,因为我们很有钱。”

    既然银行“不差钱”,“银行没钱了”指的又是什么?事实上,银行确实发生了资金流动性紧张的情况。只不过并非发生在银行与储户之间,而是发生在银行间市场这个一般人不关注的地方。在过去一个月间,这里上演了一场大戏,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可谓惊心动魄。

    为什么会发生“六廿惨案”

    6月20日,对很多银行从业人员来说,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当天上午,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出现全线上涨,其中,隔夜利率达到了13.4440%,创下历史新高。而一个月之前,这一利率一直在2%—3%之间。很多从业人员惊呼:“快顶不住了!” 

    银行间拆借,简单说,就是当一家金融机构出现资金不足时,以一定价格向另外一家金融机构进行短期的融资。银行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互相拆借的成本较低,因此拆借利率也不会太高。一旦利率走高,就说明很多银行的资金已经不够充裕了,出现像6月20日这样的飙升,就说明有的银行已经无钱可借出。在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由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简称SHIBOR。

    除了同业拆借利率,另外一个判断银行资金短期流动状况的重要指标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6月20日,这个利率也出现了大幅跳涨,其中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了惊人的30%。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个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的地方,通常隔夜回购利率维持在3%左右。如今,在短短一个月内,隔夜利率翻倍蹿升,以至于很多的业内人士都用“惨烈”来形容这种急剧变化的后果。招商银行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刘俊郁在微博上略带调侃地说:“没见过隔夜上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于是,有评论者将6月20日这一天称为“六廿惨案”。

    银行钱紧,不是小事,会带来与储户的违约风险,严重的会引起挤兑等恐慌。各大银行现在为借钱发愁,那钱去哪里了?实际上,各大银行“缺钱”,在今年5月下旬就已初现端倪,但这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多商业银行对此早有预料。

    首先,每个季度末的一些常规因素,会导致银行产生资金紧张。每个季度末,监管机构会以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来考核银行的资金流动性水平。因此,每家银行都会让资金回笼,让存款率等一些监管指标符合相应规定,这势必造成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紧张。此外,6月初有个端午节小长假,出现了大量的提款消费,也加剧了这种紧张程度。

    其次,外汇占款下降也被普遍认为是造成“钱紧”的原因。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外资引入中国后,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因此,国家为了兑换外汇,要准备或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个钱也就是常说的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存在会增加货币供给,在我国,这笔钱一直是保障货币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但最近,美国经济呈现复苏,美元走升,资金也逐渐回流到美国。外汇少了,外汇占款就跟着减少。5月,我国外汇占款数额从前4个月的数千亿急剧减少至668亿美元,直接造成人民币流动紧张。

    此外,银行大量的理财产品将在6月至7月到期。外国机构估算,这将使得银行面对1.5万亿的资金抽回压力。

    最后,传言也是恐慌的制造者。6月初市场就有传言称,光大银行无法支付兴业银行一笔数十亿的贷款。如果传言为真,意味着这两家银行正同时面临资金紧张。后来,双方均否认了这一传言。然而,6月20日又有传言称,中国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上有一笔资金延迟30分钟支付,很多人据此推测:中行钱紧了。虽然中行及时发布公告辟谣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但国有大银行“违约”这样的传闻,让本已是惊弓之鸟的银行业草木皆兵。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各大银行原本依旧可以保持乐观。因为按照往常惯例,在这样的关口,银行的“奶妈”——负责货币投放与流动性调控的央行一般都会站出来,拉银行一把。但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央行“见死不救”,成为压垮银行市场利率的最后一根稻草。

    “央妈”变脸

    “你发央票我发狂,闹钱荒,债满仓。隔夜难求,抛券最心伤。烧香哭求逆回购,几时有?问周郎。一念头寸就发慌,天苍苍,野茫茫。SHIBOR疯狂,直线往上涨。垂死病中惊坐起,西北望,跪央行。”这首名为《江城子·资金紧张》的网络小词,在银行市场人士间广为传播。它表达的既是对资金紧张的无奈与恐慌,也像是在向他们的“慈母”撒娇。

    长期以来,出了事有央行兜底,这几乎成了商业银行的“共识”。在它们口中,央行也被戏称为“央妈”:只要有“央妈”在,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在这种思维惯性下,虽然从5月底银行间的资金流动性已经开始紧张,但商业银行一直期望央行能够放钱救人。但令他们吃惊的是,央行一直保持着罕有的沉默态度。不过,商业银行的判断也有它们的理由:中国5月份的经济数据已经显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十分明显,债务、就业等问题也在困扰经济增长。按照以往的套路,央行肯定要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经济人士甚至呼吁,央行应该在近期降息,以便赶上周边其它国家的脚步。

    然而,央行采取的行动让商业银行的期望彻底破灭。6月19日傍晚,央行发布公告称20日将继续发行央票。央票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是央行回笼资金、回收流动性的手段。在商业银行翘首期待央行注资的时候,等来的却是一纸发放央票的公告,无异于被“打脸”。央行借此表明的态度是:要我放钱,别想。

    “央妈”忽然变“后妈”,让银行的资金恐慌变本加厉。银行间市场出现6月20日的惨烈一幕也在所难免。而且,这种恐慌效应不但袭击了银行,也开始蔓延到其它市场:24日、25日,沪指连续出现5%的暴跌。短短数日,股市就从2100以上点跌到了1849点。 

    银行拆借利率的暴涨,央行一直冷眼旁观,但股市暴跌、恐慌蔓延,似乎让央行也感到了压力。6月25日,央行终于发布了一份安抚公告:已向部分机构注入了流动性,市场总体也并不缺钱。 

    这份声明,终于算是让备受折磨的商业银行松了一口气。第二天,银行拆借利率就开始出现明显回落。6月2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出席陆家嘴论坛,他的一番话似乎也阐述了未来央行的政策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市场总体稳定”。周小川表态之后,市场形势进一步稳定,当天,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就回落到5%以下。

    然而,央行这一次超乎预期的变脸,仍然让各大商业银行心有余悸。对他们来说,这次带有明显警示意味的行动是一种告诫:央行不会永远是“央妈”,商业银行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手术已经开始

    商业银行到底做什么了,以至于央行要略施惩戒?

    近年来,中国各商业银行过多依赖央行提供的资金流动性,追求利润扩张。靠着“不差钱”这个底线,它们大力发展理财产品,获得了高额利润。然而,短借长贷、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问题也在不断上升。同时,银行业近年来的利润狂飙,与地方基建和房地产密切相关,而房地产的风险、地方债务上升都成了埋在中国金融系统身边的“定时炸弹”。虽然炸弹还没炸,但任它们这样继续“滚雪球”,风险会继续累积。

    更深一步讲,过去的几年中,中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刺激经济,期望通过给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这种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加大或助长了商业银行的依赖性。而且很多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只是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也就是说,货币的存量不少,很多却被用作钱炒钱获利;需要钱的企业得不到贷款,有钱没地方花的银行、企业却拿资金去借贷、炒股或者购买理财产品赚钱。

    这些隐患一旦成为现实,后果不堪设想。新一届的领导人密切注意着这个问题。因此在货币政策上,政府虽然也在强调稳健,但已经在实施中有了鲜明的变化。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李克强在一个多月内三提“货币存量”。5月13日,李克强指出,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要实现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必须依靠市场机制。6月8日,李克强再度要求“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月19日,李克强第三次提到货币存量。这种密集的表态所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政府不会再简单地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来刺激经济,而是更注重把钱“用在刀刃上”。国外经济界将李克强的经济思路称为“李克强经济学”,并概括了其中的三大内涵:不刺激,去杠杆以及进行结构改革。

    在这样的思路下,央行对于近期流动性紧张所采取的立场就不难理解了。渣打银行的报告就认为,此次央行的态度,反映了中国新一届经济领导层“愿以短痛易久安”的思路。在他们看来,“李先生的手术已经开始”。

    分析人士普遍相信,央行今后还将采取必要的行动,促使银行在信贷、融资扩张上更为谨慎。最近的这一次“变脸”还算不上真正的大规模惩治,只能算是给自以为是的银行业泼了一盆冷水。用通俗的话讲,这是要给银行业“洗洗澡”。“洗澡”就是一次主动去泡沫的开始。真正对金融业的改革路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得更加明确。

    当然,央行也面临着批评声。从“六廿惨案”利率暴涨到A股被砸穿,央行“袖手旁观”令很多批评者颇有微词。有财经评论员称,这种“自杀式”惩治行为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因为银行蒙受的损失可以由其自身分解消化,而普通投资者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人们也批评央行在决策方面仍有不透明之处,让金融机构无法合理预期。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就说:“希望央行的政策预期更清晰更稳定。”

    老百姓的理财选择

    银行间的流动性、拆借利率看似无关老百姓的事,但它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理财。股市暴跌、银行理财产品的诱惑,无不考验着人们的“财商”。

    首先感到“切肤之痛”的自然是股市投资者。从前,股市投资者一般比较关心证监会的政策和企业的盈利,对银行间市场利率并不太关心。然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这些指标,表明了市场资金的多寡,实际上和股市构成了“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没了,船当然就要搁浅。此次股市暴跌,银行股也成为重灾区。由于同业拆借利率升高,银行为获得资金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客观上会影响其收益。资金紧张也会导致银行的信贷违约风险上升,这些都造成银行股遭大幅抛售。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民生、兴业等中小型银行的股票,曾出现数个跌停。有股民因此哀叹,“一夜回到解放前”。

    与股市投资者的“割肉”相比,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则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受益者。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很多银行争相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而且承诺的收益率大幅飙升。不过,这些理财产品虽然宣称风险低、收益高,但很难有持续性。说简单点,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是变相高息揽储,把揽来的钱借给急需资金的主体。而现在急着借钱的一方,往往是地方基建、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者,他们手中的项目都是地地道道的高风险项目。很多投资者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理财产品是银行发售的,自然有银行为其担保。但实际上,银行为了赢利,常常会以“借短钱,放长贷”的模式,把投资者的钱投到高风险的项目上。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正是这些理财产品的最大风险所在,而且这种风险还在变得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应该谨慎选择那些期限长、回报高的产品。想要得到稳妥回报,投资者必须弄清,银行把你的钱投到哪里去了。

    这次银行流动性紧张“危机”虽已过去,但它告诉人们,宏观经济政策与每个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金融改革意味着洗去市场泡沫,降低投资的相对风险,也许未来钱生钱的速度没有以前那么疯狂了,但是钱生钱的风险是着实变小了。经过这次阵痛,塑造一个更健康的市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将是一件好事。

别让权势瓜分了经适房
“钱荒”,金融手术的开始
山西“煤二代”,转型不成功
巴菲特钟情的女接班人
灵感来自关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