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6位演员拍了23部,全球票房50多亿美元

撑起007系列的男人们

本刊特约记者 | 李悟 《 环球人物 》(

    最近,海外电影市场像打了鸡血一般一片欢腾,其中最强的一针来自《007:大破天幕杀机》。自2012年10月底上映至今,它已经在全球席卷了10亿美元的票房,成为23部007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也是好莱坞电影史上第十四部票房上10亿的电影。观众如此捧场,除了电影本身质量上佳外,还有一个原因:2012年是007系列电影诞生50周年。

    007系列取材于英国作家伊安?弗莱明的小说,第一部《诺博士》于1962年上映,迄今为止,23部007电影共吸走了全球50多亿美元票房,成为英国人的一大骄傲。在世界各地你随便找个人问他英女王叫什么,他不一定答得上来,但如果你问他007是谁,他一定会用电影里那句经典台词回答你:“邦德,詹姆斯?邦德。”

    有人说,邦德是一个违反自然规律的存在:这位英国军情六处的王牌特工不会老、不会输、不会死,50年来,他不断变换面孔出现,但始终拿着最先进的武器、完成着最危险的任务、怀抱着最火辣的美女。在观影过程中,你丝毫不用为他的安危担心,只需要随时准备为他的魅力所倾倒。50年间,共有6个人获得了扮演这位传奇特工的殊荣,这将让他们永载史册。

    康纳利,最有魅力的邦德

    如果没有肖恩?康纳利,007系列还会有如今的影响力吗?答案谁也不确定。但作为第一任扮演者,康纳利对邦德的诠释完全符合观众对这名特工精英的期待。直到现在,在很多调查中,康纳利仍是影迷心目中最好的邦德。

    上世纪60年代初,有制片人开始筹备拍摄《诺博士》。选角颇费了一番周折,在淘汰多位当红明星后,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康纳利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康纳利1930年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名清洁工。中学毕业后,康纳利的第一份工作是牛奶工。之后他加入了皇家海军,但不久就因病退伍。为了生计,康纳利先后做过卡车司机、游泳场救生员、棺材油漆工和艺术学校人体模特。一位曾经临摹过康纳利肖像的学生形容他“有点害羞,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就像神话中的人物”。1951年,他到一家剧院做临时工,并因此对表演产生了兴趣,从而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可在原作者伊安?弗莱明的眼中,康纳利硬朗有余,潇洒不足,与小说中风月无边、混迹于上流社会和名流巨贾之间的间谍形象相差甚远,简直就是“泥腿子进城”。为了改变形象,导演亲自给他上礼仪课,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拿刀叉,如何端酒杯,如何走路,康纳利以极快的速度领悟了这一切。在最后的试镜中,康纳利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连弗莱明的女朋友都称赞道:“所有女人都会为他倾倒。”事实证明,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演邦德了,他的举手投足也成了继任者的样板和标准。

    1962年《诺博士》上映后大获成功,康纳利的表演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之后,他又一口气出演了4部007电影:1963年的《来自俄罗斯的爱情》、1964年的《金手指》、1965年的《霹雳弹》和1967年的《雷霆谷》。虽然在当时红遍全球、备受追捧,但康纳利却对自己的演艺生涯有着清醒的认识:沿着邦德这条路走下去,终将让自己无路可走。于是他在拍摄《雷霆谷》前对外宣布,这将是自己最后一部007电影。康纳利的退出让全球影迷惊慌不已,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将意味着007系列的完结。

    康纳利的成功还影响到了他的继任者、第二位邦德扮演者乔治?拉扎贝。在1969年的第六部007电影《女王密使》中,拉扎贝的表现并不算差,但因为媒体和影迷对康纳利过于怀念,导致了对拉扎贝一边倒的批评,再加上本身的性格问题,拉扎贝只演了一部007便退出了,这也让他成为了史上最“短命”的邦德。

    由于实在无人能代替,1971年的《金刚钻》剧组以125万美元的片酬把康纳利请了回来,这是他出演《诺博士》的片酬的200多倍。至此,康纳利的007生涯才在影迷的依依不舍中画上了句号。

    摩尔,最“长寿”的邦德

    邦德的第三任扮演者罗杰?摩尔保持了3项纪录至今无人超越:接演007时年纪最大、出演集数最多、时间最长。

    摩尔是土生土长的伦敦人,生于1927年,比康纳利还大。中学时期,摩尔参加了一个短期表演课程,并且出演了一些电影。二战结束后,摩尔加入了英国皇家陆军,成为一名少尉,演艺生涯暂时中断。

    退伍后,摩尔继续以演员和模特的身份在影视圈打拼,但他的影视作品还没有他出演的服装和牙膏广告出名。1962年,摩尔获得了主演电视剧《圣徒》的机会,这部同样描写间谍的英国电视剧在全球受到热捧,为他成为第三任邦德打下了基础。

    其实在1966年康纳利第一次宣布不再出演邦德时,摩尔就进入了片方的视野。但由于当时摩尔无暇分身,只好与邦德失之交臂。但在6年后,这个角色还是落到了他的头上。当时摩尔已经45岁“高龄”,但还是剪短头发、减掉体重,出演了1973年上映的007第八部《生死关头》。

    摩尔的演出相比康纳利是颠覆性的,新邦德不再冷酷高傲,而是增加了很多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再加入大量的搞笑台词和情节,让这个邦德显得更加幽默和机智。这样的改变引起了极大争议。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幽默的情节让电影更具观赏性,极大地提高了票房。这让摩尔获得了制片方的喜爱,之后他接连拍摄了1974年的《金枪人》、1977年的《海底城》、1979年的《太空城》、1981年的《最高机密》、1983年的《八爪女》和1985年的《雷霆杀机》6部,时间跨度长达12年。

    身为出演时间最长的邦德扮演者,摩尔也有自己的苦恼,其中之一就是在邦德性格方面与导演的分歧。摩尔的性格温和友善,少年时曾被朋友用仿真枪击中过腿部,所以一直不喜欢枪械。据他回忆,拍摄《金枪人》时,导演希望邦德的形象更加强硬一些,但“这种性格一点也不适合我,不过最终我还是服从了导演的要求”。

    在他出演的最后一部《雷霆杀机》中,邦德的形象一反常态地强硬和冷酷,这显然并非摩尔所愿,再加上他在拍摄时无意中发现,已经58岁的自己比邦女郎的母亲年纪还大,这些都让摩尔下定决心不再出演邦德。于是,摩尔带着多项纪录和更多的争议,离开了这个他钟爱一生的角色。

    布鲁斯南,最完美的邦德

    尽管已经告别007整整10年,但第五任邦德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仍是年轻影迷心中最被认可的。他的外形十分符合现代审美,他在表演中赋予邦德刚柔并济的性格也最能俘获当代观众的心。

    布鲁斯南1953年出生于爱尔兰,父亲在他两岁时就抛妻弃子远走高飞,他先是被祖父母抚养,后又被寄养到叔叔家。1964年,11岁的布鲁斯南和母亲及继父团聚。那一年,继父带他看了007电影《金手指》,谁会想到,他自己日后也成为了这个银幕英雄的扮演者。

    16岁时,布鲁斯南从中学辍学,做过画匠和马戏团演员。19岁时,他进入伦敦著名的戏剧中心学习表演。“当我找到表演,或者说表演找到我时,那是一种解放。”布鲁斯南说,“那是我踏入另一种生活的垫脚石。表演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满足。”

    1975年毕业后,布鲁斯南辗转到好莱坞闯荡,出演了一些电视剧,开始有了知名度。1982年,布鲁斯南主演的侦探系列剧《斯蒂尔传奇》大受欢迎,《华盛顿邮报》当时就称他“是演邦德的好苗子”。

    007剧组也注意到了布鲁斯南,希望他能接摩尔的班。但由于档期的原因,布鲁斯南暂时拒绝了片方的邀请。可当1986年布鲁斯南有时间的时候,剧组已经确定新邦德的扮演者为提摩西?道尔顿。

    道尔顿共拍摄了两部007电影:1987年的《黎明生机》和1989年的《杀人执照》。他摒弃了邦德性格中的幽默成分,将其塑造成一个深沉的冷血杀手,大多数观众对此不买账,《杀人执照》创下了007有史以来最低票房,道尔顿的邦德之路走到了尽头,007系列也暂停了一段时间。复拍后,片方再次找到布鲁斯南,这已是1994年了。

    1995年,布鲁斯南的第一部007作品《黄金眼》大获成功,久违多年的邦德重装归来,影迷们兴奋不已。更重要的是,这个邦德是如此完美。他具备了所有让影迷们钟爱的邦德的特质:英俊、优雅、机智、敏捷,在执行任务时,他是冷酷的职业特工;在谈情说爱时,他又是温柔的完美情人。任何一面都被布鲁斯南演绎得恰到好处。不仅如此,布鲁斯南还赋予了邦德一个新的特征,在以往的007电影里,只有邦德揍别人的份,而自己从不吃亏。但布鲁斯南的邦德却第一次流血了,甚至还被打得鼻青脸肿。这在以前会被看做是邦德的缺陷,而在年轻人看来,这恰恰是一个更真实、更贴近人心的邦德。

    布鲁斯南接连完成了1997年的《明日帝国》、1999年的《纵横天下》和2002年的《择日而亡》3部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择日而亡》上映后,已经有媒体开始质疑,即将50岁的布鲁斯南是否还应该继续饰演邦德。他本人的回答是:“我还会接着拍,康纳利拍了6部,这是个不错的数字,我也打算拍完6部就停下。”可到了2004年,他还是退出了:“邦德已经是我人生的过去式。”2005年片方公布丹尼尔?克雷格为新一任邦德人选。

    克雷格,最“屌丝”的邦德

    2012伦敦奥运开幕式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场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克雷格从白金汉宫一路护送女王乘坐直升机到达伦敦碗的上空,然后一跃而下。所有人都知道,获得如此殊荣的并不是克雷格本人,而是他饰演的邦德。

    克雷格1968年生于英格兰柴郡。他的演艺之路并不曲折,6岁时他就第一次登台表演, 20世纪90年代后,克雷格逐渐在一些电影中崭露头角。当时他的活跃领域是一些小成本的独立电影,知名度并不算高,直到被选中饰演邦德,才真正扬名世界。

    克雷格饰演邦德遭到了空前反对,影迷们首先不认可的就是他的形象:1米78的身高和平凡的长相,与英俊挺拔的邦德相去甚远。《每日镜报》甚至在头版批评克雷格不是詹姆斯?邦德(Bond),而是“詹姆斯?平庸(Bland)”。但业内人士普遍对克雷格持支持的态度,前5任邦德扮演者都站出为他说话。克雷格本人则相当淡定,他承认接演007是因为这是一部“巨大的印钞机”,但他也意识到了摆在面前的挑战,他希望能够演出邦德的“情感深度”。

    所有的质疑在2006年《皇家赌场》上映后画上了句号,克雷格的表现让人们心服口服。他在表演中对角色进行了重新解构:“我经常问自己:‘邦德到底是个好人,还是个做好事的坏人?’因为说到底,他的工作就是暗杀。我有必要展现出邦德性格中黑暗的一面。”在布鲁斯南赋予邦德真实一面的基础上,克雷格的邦德更具“丝”气质:不但挨打,而且总被人打,甚至被脱光了绑在椅子上用鞭子抽。如此悲情的邦德让观众揪心,因而在最终胜利时就更具英雄色彩。在2008年的《大破量子危机》和这次的《大破天幕杀机》接连取得成功后,反对的声音变成了希望他继续演下去的呼声。

    50年,23部电影和6任邦德成就了银幕上一个空前绝后的传奇。我们见证了007的诞生,并真诚希望“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的定律不要在007系列身上得到验证,让永远年轻、永远强悍、永远不死的邦德给我们一个不老的美梦。

撑起007系列的男人们
高虎:“人生苦短,必须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