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江泽民 直面考验指挥若定

本刊记者 | 张建魁 《 环球人物 》(

    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有一个爱好,就是游泳。据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披露,江泽民锻炼身体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每天坚持游600米。江泽民曾在一次会议上回忆,早年在武汉工作期间,“每天傍晚5点多,我都一个人到东湖游泳,我的游泳水平是在东湖练出来的”。

    江泽民曾在北戴河的沙滩上留下不少的足印,但他在北戴河最主要的还是工作、开会和会见外宾等。

    “两不限制”采访

    江泽民曾不止一次在北戴河接受外媒采访。

    较早的一次是1995年8月12日,江泽民在这里接受了日本《朝日新闻》社长中江利忠的采访。时值世界反法西期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江泽民强调,只有正确对待中日关系上曾有过的那段不幸历史,中日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才能继续发展,真正做到“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2000年9月,江泽民决定访问美国并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出访之前的8月15日,他在北戴河接受了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的专访。由于采访者是以言辞尖刻而闻名的著名主持人华莱士,且条件是“不限制时间不限制问题”,江泽民这次安排被外界普遍视作“一个大胆而史无前例的举动”。

    华莱士准备了100个问题,实际采访时,两人一问一答88个回合。据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记述,除了对人权问题和所谓的集权统治进行了一般性提问,华莱士还挑了一些具体的、敏感的事情发问。在关于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问题上,华莱士问道:“你今天还认为美国是故意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吗?”江泽民答道:“我只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美国是一个科技水平很高的国家。因此,到目前为止,美国‘误炸’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华莱士承认江泽民的巧妙回旋,“既不引发美国公众的反感,也不和中国的国家政策相矛盾”。

    华莱士想用一个他自认为是贬义的中国成语描述江泽民锋芒内敛的特点,试图以此“激怒”江泽民:“有些人说你成功的原因是‘绵里藏针’。这是你成功的秘诀吗?”“在中国,‘绵里藏针’是对别人的赞誉之词。我们的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也获得了这样的评价。我不能跟他比。但我可以说我是一个相当有决心的人。这是肯定的。我当总书记有11年了,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我将尽最大努力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工作。也许我的努力工作使我获得了你提到的这种评价。”江泽民这样回答。

    采访中很精彩的一刻,出现在华莱士询问江泽民对“李文和事件”有何看法的时候。李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被美国方面指控为中国进行间谍活动。

    华莱士说:“看起来在这次采访中你第一次采取守势了。我感觉这对你是一个难题。”

    江泽民用英语说:“不,对我来说并不难。这是你的感觉。”然后将问题抛回给提问者:“你的看法呢?”

    华莱士说:“考虑这个问题的不该是我。”

    江泽民微笑起来,接着问:“(李)是不是中国间谍?”

    华莱士坐在那里没有作声。其实他知道,外界早已对此案提出了质疑。

    江泽民用英语继续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发现你遇到了难题。”

    华莱士承认说:“是的,没错。我也许不该回答它。”

    节目在美国播出时,华莱士在此处插入了一句苦涩的画外音:“如果有什么时候应当改变话题的话,那就是现在了。”镜头也转向了北戴河的一片波涛起伏的大海。

    和科学家交朋友

    2000年8月5日,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了6位特殊人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杨振宁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马库斯教授、德国马普学会生物物理研究所米歇尔教授以及美国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前5位均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后一位是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获得者。

    下午4时,当6位著名科学家进入会见厅时,江泽民与他们亲切握手。江泽民说:“很高兴有机会在北戴河与各位见面……这些年来,你们在促进中国的科学研究、培养中国科技人才特别是年轻科技人才、加强中国科学家和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泽民本人一直主张和科学家交朋友,曾专程参观过丁肇中等科学家的实验室,杨振宁、李政道等人也曾多次受到他的接见。他曾说:“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在这场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我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这就是,在海外有数十万华侨、华人科技专家、教授、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才……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这个论述,在华侨华人界被称为江泽民的“资源论”思想。

    此次会见结束后,江泽民还宴请了6位科学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温家宝参加了此次会见。

    一个特殊的日子

    研究北戴河的相关人士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8月7日”这个日子曾多次将北戴河与江泽民联系在一起。

    1996年8月7日,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出席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中外地质学界知名人士。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组织。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地质工作者出席了此次大会。

    1998年8月7日晚,江泽民在北戴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荆江分洪问题。当年,受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现象的影响,长江流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大洪水,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沙市江段也出现非常高的水位。于是,处于紧要位置的荆江是否分洪成了关键问题:分洪,意味着921.34平方公里分洪区将化为泽国,33.5万人要转移,将造成150亿元经济损失;不分洪,一旦决口,江汉平原、 武汉三镇都将被淹,损失就不是用百亿千亿所能计算得了的。

    8月7日14时,九江大堤突然决堤,而上游沙市水位还在不断上涨,眼看就要突破45米。抗洪形势陡然紧张起来。21时,江泽民在北戴河紧急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足足开了2个小时,最后决定,动员一切力量坚守堤防,并授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且预报将继续上涨时,可视其时洪水大小,部分或全部开启荆江分洪区的闸门。

    经过几次惊险的波折,在广大抗洪官兵的严防死守下,8月17日,沙市水位从最高峰45.22米开始回落,长江洪水终于屈服了。最终,分洪区没有分洪,长江大堤安然无恙!

    2001年8月7日,江泽民与政治局常委朱镕基、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亲切会见了受邀到北戴河休假的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并同他们进行了座谈。会上,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这次讲话后来被称为江泽民“八七”重要讲话。

领导人在北戴河
走进神秘北戴河
毛泽东、周恩来 渤海岸边运筹帷幄
邓小平 大海记住这位88岁的老人
江泽民 直面考验指挥若定
胡锦涛 树新风改革暑期办公制
新时期担当新角色
世界各地的“北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