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欧盟如何把希腊拉出“无底洞”

欧盟计划提供1300亿欧元援助款,前提是希腊必须进一步紧缩财政并改革

本刊驻比利时记者 张亮 《 环球人物 》(

    欧债危机犹如一部没完没了的电视“肥皂剧”,在欧洲大陆已上演了两年有余,但目前仍看不到任何终结的迹象。该剧可谓情节复杂、高潮迭起,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紧张神经。

    这场主权债务危机始于2009年底,主角是希腊。在濒临破产的危难时刻,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伸出援手,于2010年5月向希腊提供了高达1100亿欧元的紧急救助。然而,这笔巨款却打了水漂。希腊如今非但没有走出债务泥沼,反倒越陷越深,国债雪球滚到3470多亿欧元 (目前1欧元约合8.37元人民币)。在无米下锅的情况下,希腊只得第二次向“三驾马车”(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求救。

    第二轮救助方案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举行的欧盟峰会上,27国领导人就原则通过了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规模为1300亿欧元。因为有了第一轮救助失灵的前车之鉴,“三驾马车”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便附加了非常严苛的前提条件:

    其一,私人债权人必须以减记(通过股权转换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以减少账面上的债务)方式“自愿”参与救助计划,减记额达1000亿欧元。

    其二,希腊必须进一步紧缩财政和实施结构性改革,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而且须获得跨党派的一致支持并做出立法保证,以防因政府更迭而被废弃。

    此外,欧盟还向希腊下达了硬性减赤指标,将其国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160%削减到2020年的120%。欧元集团主席容克最近还向希腊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不能满足条件,第二轮救助计划就只能告吹。换言之,希腊只有紧缩财政才能换来援助。

    对仍在“重症病房”被监护的希腊来说,这些条件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异常艰难和痛苦。经过长达数月之久的马拉松式谈判和讨价还价,希腊政府与私人债权人的减记谈判已大致谈妥。据透露,私人债权人最后同意减记50%,置换30年期新债券的利率低于4%,实际票面价值损失则高达70%。但由于整个债务谈判没有终结,与私人债权人的减记协议尚未正式敲定。即便该协议能付诸实施,也不足以使希腊达到减赤目标。因此,希腊财长日前曾呼吁欧洲央行及欧元区成员国央行等所谓公共债权人,以某种方式为希腊债务减记做贡献,但立刻遭到德国等国的反对,并声称官方所做的贡献已经够多,现在关键要靠希腊自身的财政紧缩和改革行动了。据报道,仅欧洲央行手中就持有500亿欧元的希腊债券。如果此路行不通,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贷款规模就得增加到1450亿欧元。另外,希腊银行的减记损失巨大,需要进行资本重组,但具体如何重组,有关各方也存在严重分歧。

    改革之路遥遥无期

    另一方面,围绕财政紧缩和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谈判则陷入僵局。“三驾马车”要求希腊削减包括最低工资在内的员工薪资和退休金,进一步裁员和精简公共机构,并压缩其它财政预算开支,以提高经济竞争力,为重返资本市场铺路。而希腊联合政府则认为,其中一些举措将加深经济衰退,导致税收减少,进而扩大财政赤字。双方各持己见,迟迟达不成协议。

    此外,以帕帕季莫斯为总理的希腊联合政府只是临时政府,要说服泛希社运党、保守新民主党和右翼人民党一致接受“三驾马车”提出的苛刻条件,的确非常棘手和困难。特别是4月大选在即,如果同意那些不得民心的条件,就必定会丢失选票。这种党派政治和对利益的权衡,更加大了帕帕季莫斯总理内外谈判的难度,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两年多来,希腊民众示威和罢工浪潮持续不断,一致抗议外部强加的种种财政紧缩措施,而近来示威罢工再现新的高潮。希腊此番经济衰退已进入第五个年头,目前失业率接近20%,青年失业率更高达50%,众多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消费市场经营惨淡。在如此经济环境下,逼迫希腊进一步紧缩财政,民怨升温在所难免。

    但严酷的现实是,3月20日希腊将有145亿欧元的到期债务需要偿还。如果不能如期获得第二轮救助贷款,希腊就会违约破产,不仅将给本国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还会在“欧猪国家”(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的英文首字母组合PIIGS谐音“猪”)触发多米诺效应,并殃及整个欧元区乃至全球经济。鉴于此,许多专家预期有关各方最终会不情愿地相互退让,达成某种妥协,以暂时缓解希腊当下的危机。但从长远来说,希腊被迫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谁来拯救欧洲

    然而,希腊所引发的这场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发酵。继爱尔兰和葡萄牙相继倒下后,债务危机之火早已逼近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甚至有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的潜在风险。两年多来,欧元区和欧盟已开了十多次峰会,欧债危机成了每次峰会必谈的焦点议题,各界也开出名目繁多的药方,什么“临时救助机制”、“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新学期”、“六项立法”、“欧元公约”和“新财政条约”,等等。在欧盟看来,以立法手段强化财政纪律和财政监督,并对违规国家实行惩罚可以“治本”,而设立救助基金则可“治标”,双管齐下便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场主权债务危机。其中有些项目已经启动,但成效有限;有的还需各国议会批准后方可实施;还有的则属于长效机制,“远水救不了近火”。

    回头来看,导致欧债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欧元区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即货币政策高度统一,而财政政策却各行其是,且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二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负担越来越大,许多国家政府只好寅吃卯粮;三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应对之策失当,留下了后遗症;四是产业“空心化”,经济竞争力减弱,等等。这些因素叠加,首先压垮了经济基础脆弱的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紧步其后尘,并逐渐向其它国家蔓延。目前,在欧元区17个国家中,拥有三A主权信用评级的国家仅剩4个,分别是德国、荷兰、芬兰和卢森堡,而法国和“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的三A评级不久前已被标普评级机构剥夺。

    批评者认为,面对危机,欧盟未能及时果断地对症下药,而是采取了修修补补的拖延战术,过分偏重紧缩财政,而忽略了如何帮助重债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

    实际上,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完全有实力和能力成功自救。但由于国与国之间、南北之间、施援国与受援国之间以及各自国内政党之间的种种利益博弈,欧盟的集体决策力和行动力受到很大制约,整个欧洲很难用一个声音说话。但欧盟已经认识到其应对危机之策需要做出调整,今年1月,欧盟领导人峰会就提出了既要紧缩又要增长的“两手”对策,但能否真正付诸实施还是另外一回事。

    曙光何时出现

    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还触发了欧洲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由于持有希腊等重债国的大量有毒债券,许多银行陷入融资困难和流动性短缺的困境,信用评级因而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频频下调。为此,欧洲央行去年底一举向欧洲400多家银行提供了近5000亿欧元的3年期超低息贷款,并计划在今年2月底再度出手,放贷规模可能将翻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欧洲银行业普遍“惜贷”,这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更是致命性的。事实上,旷日持久的债务危机已对欧盟实体经济造成强烈冲击。数据显示,欧盟经济已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萎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今年欧盟经济将衰退0.5%。不仅如此,欧债危机也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不稳定因素,并通过金融和贸易渠道向其它国家和地区外溢,对新兴经济体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国际金融机构最近均下调了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大洋彼岸的奥巴马政府也承认,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了威胁,美国财长盖特纳还曾多次造访欧盟国家,甚至“列席”过欧盟财长会议和峰会,强烈敦促欧盟采取果断“自救”行动,尽快走出危机。八国集团、20国集团、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也纷纷向欧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

    欧盟内外的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也建言献策,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例如: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以降低重债国的融资成本;建立财政联盟,统一财政政策;允许欧洲中央银行成为“最后贷款人”;实行“双速欧洲”等等。理论上说,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的见解,但由于利益冲突和各自国内政治考量,这些良方很难在欧盟内部形成共识。其症结是,施援国不愿多掏腰包,而受援国则难以吞咽一剂又一剂的“苦药”。

    当地时间2月9日下午,欧元区17国财长再次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点商讨希腊第二轮救助问题。此外,意大利总理蒙蒂2月9日访问美国,而总统奥巴马也再次向欧洲领导人施压,称自力更生才是解决危机之道。在巨大的内外压力下,希腊联合执政的三党领导人经过7个多小时的讨论,9日就“三驾马车”的援助贷款条件达成协议,但并未讨得欧盟欢心,欧元区财长会议9日拒付新一轮援助贷款,他们认为希腊可以做得更多。

    希腊依然处于“悬崖”边,葡萄牙又在告急,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务情势也相当不妙。今年还是欧盟国家的偿债高峰期,需要融资1万亿欧元,而欧洲银行业的融资规模也高达7200亿欧元。可见,欧洲债券市场的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融资成本自然居高难下。如果某个国家债务状况出现失控,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不排除触发又一波金融海啸的风险。因此,已打了两年多的“欧元保卫战”,今年将有一番攻坚苦战。

“积累定律”帮企业转型(C论坛)
欧盟如何把希腊拉出“无底洞”
专家教你躲避食用油“陷阱”
龙年把钱投在哪儿
“全球最差银行家” 丢了爵士封号
理财治疗师让人不“为钱闹心”
危机使美国人“协作消费”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