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专家热议:“第二波金融海啸”会来吗

本刊记者 李 婧 《 环球人物 》(

    近日,面对众多财经界媒体,畅销书《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在北京明确提出,今年4月至9月间,金融海啸第二波将在企业债的垃圾债市场集中引爆。预计损失总规模大约为20万亿美元,将是次贷损失的3倍。垃圾债券也就是高收益债券,属于企业债中最没有信用、最没有抵押的、各种方面情况最差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是企业债中的次级债。

    宋鸿兵预言,这些垃圾债将率先出问题,就像按揭抵押贷款中最先出问题的是次级贷。在第二波金融海啸中,一些美国大型商业银行面临崩溃的危险,最终可能被国有化。“美国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债务问题,是支付问题。庞大的债务体系已不堪重负,美国负债53万亿美元,是GDP的3.75倍。”他形容说,“这是真正的‘堰塞湖’。”

    此番言论一经传出,立刻引发媒体和经济学界的热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也于近日采访了宋鸿兵以及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

    悲观派代表观点:更强一波海啸正在积聚力量

    《环球人物》:金融海啸是否存在第二波?

    宋鸿兵:这已经不是问题。

    《环球人物》:近期,很多专家学者纷纷预测危机已经触底,经济逐渐反弹。您为什么坚持认为金融海啸第二波即将来临?

    宋鸿兵: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爆发。目前我们正处于两个波峰之间的谷底状态,是暂时平静。人们对于下一波金融海啸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场新的危机并非注入多少救市资金就可以扭转。从现在到今年第二季度,金融危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退潮,与2008年上半年次贷的短暂平息相似,但更大的海啸正在积聚力量。

    《环球人物》:第二波金融海啸和第一波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宋鸿兵:如果说第一波主要是冲击到投资银行体系的话,那第二波主要冲击的是商业银行体系。现在很难设想具体会发生什么。一旦商业银行真的出现严重危机,这些银行的股票就会暴跌,他们发行的十几万亿的金融债券会严重缩水,整个金融市场将失去流动性,那将是比去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更严重的景象。

    《环球人物》: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引爆点是什么?

    宋鸿兵:次贷危机是一个引爆器,其背后的美国48万亿美元总债务和45.1万亿美元财政亏空才是真正的巨型“火药库”。美国目前内外债务总量已高达53万亿美元,是GDP的3.75倍(美国的GDP为13.5万亿美元),潜在社保医保亏空更高达107万亿美元,庞大的债务“堰塞湖”已不堪重负。如果洪水不从次贷大堤上漫顶,也必然从信用卡贷款或汽车贷款处决堤。

    《环球人物》:第一波金融风暴的标志性事件是“两房”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第二波危机中是否也会有标志性事件?

    宋鸿兵:花旗银行被国有化或申请破产保护,将是第二波危机的标志事件。

    《环球人物》:您预计第二波金融风暴将在何时到来?

    宋鸿兵: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在未来6个月的时间里,国际金融市场极有可能再度积累危机,然后以突然的形式爆发。这次危机冲击的主要方向将是欧美的大型商业银行体系!届时将有上百家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血本无归并最终倒闭,此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也将暴露无遗。

    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危机可能进入下一阶段,更大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崩盘。全球美元资产将出现信心危机,从而动摇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环球人物》:您预测金融风暴的最终结局会是怎样的?

    宋鸿兵: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刻。全球经济在经过持续20年的繁荣与亢奋后,突然遭遇了百年难遇的金融海啸。这可能会预示一个旧时代的终结,或者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历史的重大转折,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结束,世界都再也不会是从前的格局。

    乐观派观点:不大可能有第二波金融海啸

    《环球人物》:近期很多专家学者纷纷预测,第二波金融海啸即将来临。您是否赞同这个观点?

    叶檀:不大可能有第二波金融海啸,我们应该把目前的冲击视作第一波海啸的尾部冲击。

    金融海啸正在清算已有的金融衍生品种、对冲基金和投行。投行已经成为历史名词,杠杆化的对冲基金将会倒闭,而贷款违约保险市场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但这都是现实的风险,而不是第二波的新增风险。 

    《环球人物》:如果金融海啸进一步加剧,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叶檀:从目前情况看,相比冰岛、东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受到的冲击相对较轻,这说明中国经济体的内生能力较强,也说明在金融体系等方面,中国并没有跨出全球一体化的接轨步伐。

    《环球人物》:中国经济是否可以“独善其身”?

    叶檀:虽然冲击不是很大,但是中国受的负面影响已经充分暴露。

    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危机仍在延续,其核心区域已经转到实体经济,而非金融机构。金融危机正在转为漫长的经济危机。我们只有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才不会对今年的走势过于悲观。

    总体而言,中资金融机构将有上千亿美元的资产灰飞烟灭。而中国受到最严重影响的是实体经济,去年一波海啸早已把中国出口企业冲得七零八落,对出口企业来说,情况不可能比现在更坏了。

    《环球人物》:面对这种冲击,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叶檀:通过一系列措施,中国政府得以让人民币汇率保持平稳;提高出口退税率,帮助中国出口企业度过经济严冬。但出口退税只不过给国外销售商的进一步压价提供了口实,这些措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是中国有竞争力的出口企业,他们给全球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在出口量急剧下跌后,这些企业接到的订单已陆续开始回暖。

    另外,对中国经济而言,最重要的防火墙是银行中的巨额储蓄和大量的外汇储备。幸亏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没有超前消费,有这些财富做后盾,政府才能够放松信贷,才可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够推行赤字财政,靠政府投资保住基础行业和大型企业不会倒闭。 

    宋鸿兵,《货币战争》作者。长期研究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国联邦政府、金融机构及咨询公司供职。曾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2008年,宋鸿兵预见了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

    在未来6个月,国际金融市场极有可能再度积累危机,然后以突然的形式爆发。届时将有上百家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倒闭。

    叶檀,著名财经评论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2000年走出书斋,开始撰写经济类评论,并在电视台财经频道客串点评经济新闻,也出版过历史方面的书籍。 

    宋鸿兵,《货币战争》作者。长期研究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国联邦政府、金融机构及咨询公司供职。曾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2008年,宋鸿兵预见了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

比尔·盖茨谈财富传承 “再富不能富孩子”
亿万富翁的3个梦想
李书福 谈到沃尔沃很谨慎
专家热议:“第二波金融海啸”会来吗
中国首批赴美购房团 只看不买
“浦江强叔” 身后谜案
澳洲电讯老板被政府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