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亲历者讲述——穿越海峡的大迁移

本刊记者 路 琰 《 环球人物 》(

    1948年12月21日,南京,长江下关码头。 

    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驶进码头,它将执行一个高度机密的特殊任务——把躺在码头上的712个神秘箱子,运往台湾基隆港。随行的是9位神情焦灼的文物专家。22日清晨,“中鼎号”装载完毕,开始启航。4天后,神秘箱子登陆台湾。 

    时隔60年,当年跟随父亲——“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登上“中鼎号”的李光谟,如今已是81岁老人。白发苍苍的他春节后在北京家中见到记者时,第一句话就是:“那是第一批迁台的712箱文物,我和父亲当时只是想,不过是躲避战火暂迁台湾。哪里知道,它们一去就回不来了!” 

    故宫文物历险记 

    李光谟回忆道:“故宫文物的南迁始于1933年日军进入山海关。北平不安全了,迁到上海、南京;南京沦陷了,迁到贵州、重庆。故宫文物一直在向南、向西‘逃难’。从这个源头上算起,中国完成了一场世界文化史上历时最久、规模最大、艰辛最巨的文物大迁徙、大保护,创造了没有一件文物损毁或丢失的奇迹。” 

    1933年1月,日寇入关,北平危在旦夕,文物迁还是不迁?故宫博物院内外争议不断。最终,由行政院代理院长宋子文出面,代表南京国民政府作了“北平安静,原物仍运还”的承诺,才决定将故宫文物迁往上海。1933年2月6日清晨,在军警的严密保护下,文物装满了18节火车车厢,离开北平。此后,又发送了4次文物“专列”,共计19557箱故宫文物运抵上海租界。文物在上海暂存了4年。其间,李济等人还挑选了80箱“精华之物”,前往英国举办“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轰动了世界。 

    1936年12月,故宫文物从上海搬进南京朝天宫的新建库房。就在李济等人欣慰于文物有了“安身之所”时,日军打到南京城下。危急之中,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再次转移文物。“所有文物一起撤离来不及,就把工作人员分了南、中、北三路,分别押运文物前往西南大后方。”李济父子走的是中路,所带的9331箱文物由招商局的大轮船送到汉口,换小轮船到重庆,再走陆路到宜宾,最终抵达一个叫李庄的古镇。 

    一路上,没有搬运工,也没有看守人,李济父子和文物专家们肩扛手抬,躲轰炸,防抢匪,祠堂、破庙、山洞……什么地方都住过。这些他们都不怕,唯一怕的就是文物出事。有一次,一箱文物从船上落水,大家急得不行,打捞起来一瞧,里面装的是瓷器而不是字画,安然无恙!又有一次,在四川山路上,车翻到沟里,大家心想:完了,国宝都摔坏了。结果下去一看,那一车装的正好是古籍,没事! 

    幸运的是,李庄古镇与世隔绝,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因而躲过了日军的轰炸。李济和南迁文物度过了相对安定的几年时光。直到抗战胜利,南迁的三路文物才在重庆会合,沿长江水路,于1947年12月9日全部返回南京。 

    迁台决策内幕 

    然而,李济原定的护送文物回北平故宫的计划,很快落空。1947年,淮海战役爆发,解放军在这场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即将打到南京,故宫文物将何去何从? 

    1948年11月10日,在南京市鼓楼区一处僻静的院落里,故宫理事会召开了一次极其秘密的非正式会议,出席者只有8位理事: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教育部次长兼故宫理事会秘书杭立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外交部长王世杰、考古学家和故宫文物南迁负责人李济、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骢、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鸿宝。 

    起初,行政院长翁文灏对文物迁移持反对态度。但李济等7人认为,“时局日坏,古物不能不搬,否则悔之莫及。”几经考虑,翁文灏同意将文物迅速迁出南京,寻一安稳之地暂存,以待局势稳定,再行回迁。 

    但怎么迁?迁到哪里?19557箱文物尽数转移,已不可能;抗日时期相对安全的西南大后方,也处于国共对峙的战火中,不能再去。“八人小组”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商议良久。最后决定,以故宫文物为主,辅以中央图书馆典籍、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中央博物院收藏文物,精选首批600箱,运出南京,目的地是台湾。 

    之后,这一方案得到了新任行政院长、孙中山长子孙科的支持。他签发了批准文物迁台的文件,下拨2.8万元金圆券作为迁台费用,又委任李济负责南迁故宫文物的整理。当天,李济回到家中,告诉李光谟,故宫文物迁台,全家得一起去。“父亲问我是否愿意同行,我当时在同济大学医学院读到大三,不想中断学业,因而不愿去。父亲见我没有明确作答,便给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太平天国后期,南京城被湘军攻破,李秀成携带了大量珍贵文物出城。这些奇珍异宝沿路散失,或被兵马践踏,或被老百姓捡了去,从此下落不明。二是溥仪被勒令离开紫禁城时,挑选了一些最紧要的国宝带去长春。抗战胜利后,苏联军队进入长春,溥仪仓促出逃,身边宝物不知所终。父亲说:‘战火一开,文物不迁走,还能怎么办?遍寻中国,也只有台湾目前是安宁之地,那里也是中国领土。先做躲避战火的权宜之计,将来始终是要回来的。’” 

    风浪中的台湾海峡 

    1948年12月21日,李济父子以押运员的身份,登上了“中鼎号”运输舰。712个神秘箱子里,除了故宫珍宝,还有珍贵的外交档案,其中包括著名的《南京条约》。箱子摞上船后,船舱里已没有人居住的空间,李济父子和其他文物专家就睡在箱子顶的油布上。第二天启航,驶向台湾。台湾海峡天气阴沉,海面风高浪急,“中鼎号”的一个推进器坏了,只好在海浪中颠簸前进。文物专家们在油布上躺着,“觉得像个煤球,在筛来筛去”。就连甲板上配备的一只警犬,也受不了如此摇晃,发出变了腔调的嚎吠声,不断呕吐……熬了4天,“中鼎号”在台湾基隆港靠岸。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文物搭乘“海沪号”驶出南京。这是迁台文物中数量最多的一批,共3502箱,其中有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离藻堂《四库全书荟要》。 

    紧接着,1月28日,农历除夕之夜,第三批2000箱文物在绵绵细雨中登上“昆仑号”军舰。船开到长江口,突然掉头向北。北边是解放区,南边才是台湾,船上的人都很奇怪:“这是怎么了?”没过几天,船再次掉头,向南航行。事后,押运文物的专家们才知道,原来“昆仑号”的船长想起义,连船带文物驶向解放区;船上的大副和枪炮官察觉后,没有惊动其他人,悄悄地架空了船长,把船开到台湾。 

    尽管故宫文物已迁移完毕,但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通过“空运”,又带走了第四批和第五批其他珍贵文物。 

    文物运到台湾后,由李济等人主持,从基隆运往杨梅一个仓库里。放了几天,又转移到气候干燥、适宜文物保存的台中地区,存放于台中糖厂。 

    1949年2月春季开学,李光谟在台湾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学,决定回上海同济大学继续读书。“我没有和正在主持会议的父亲道别,我想反正暑假就见面了,便匆匆离开。哪知此一去,两岸隔绝,父子再无相逢之日。母亲大哭一场,他们在台湾用的家具都没有买木质的,全是竹编的,就是想着随时要带文物回到北京故宫,家具扔掉也不可惜。可结果,他们埋骨台湾,并且没有儿女能去送行。我们父子的命运,就和故宫文物一样,别时容易见时难。” 

    

宝岛探“宝”
亲历者讲述——穿越海峡的大迁移
总导演周兵——没有结局的《台北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