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总导演周兵——没有结局的《台北故宫》

本刊记者 刘心印 《 环球人物 》(

    周兵的工作室在紧邻北京故宫的南池子大街上,从走廊的窗户望出去,就是故宫的红墙黄瓦。从2003年担任纪录片《故宫》总导演,到拍摄完成纪录片《台北故宫》,周兵已经在这里工作了5年多。记者来到他的工作室时,他刚在网上发完一篇博客。这位穿着黑色中式对襟棉袄,喝着功夫茶的现代导演,言谈举止却像个传统的中国文人。 

    十几年的拍摄长跑 

    能拍摄完成《台北故宫》,这曾是周兵“不敢设想”的事情。在台湾,“台北故宫”不仅是博物馆,还是高级别的政府部门,由“总统府”直接管辖,与它交流实属不易。“2003年我们就联系过‘台北故宫’,当时陈水扁在台上,两岸文化交流几乎都被搁置了。我们被他们的‘教育部长’杜正胜一口回绝,最后只购买了‘台北故宫’方面的10张照片。” 

    让周兵没想到的是,一个未竟的心愿,居然在两年后峰回路转。2005年,九洲音像出版公司找到周兵,跟他谈拍摄《台北故宫》的合作。“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觉得有点不靠谱。”但对方拿出的东西却让他大为震惊,原来十几年前,台湾就有一群专业人员要拍摄“台北故宫”,花了十年时间,却最终未能完成,留下了几十个小时的珍贵影像资料。九洲音像公司买下了这些资料,找到了周兵。“我觉得就像一个接力长跑,台湾那帮专业人员长达十年的拍摄,加上我们的总撰稿胡骁对这段历史的长期研究,已经完成了《台北故宫》所需的大量前期工作,而我们所做的就是把它接过来,接着完成它。” 

    《台北故宫》就这样诞生于两岸电视人的接力拍摄中。为了调研和拍摄,摄制组曾经4次前往台湾。因为通行证往往只有一星期的留台期限,周兵他们在台的每一天都忙到“崩溃”。周兵有一项艰巨任务,那就是选用台湾的新闻资料,“那些历史影像的每一个镜头我都看过,那时我每天都在台湾的各个资料库里,不眠不休地看那些片子,直到疲惫不堪。我是想用这些新闻资料片,让大家在看到‘台北故宫’的同时,也看到台湾的民生和历史。” 

    “故宫”背后那些人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薪火相传着我们的文明。” 这是《台北故宫》的开篇词,如周兵所言,“我们是想通过文物来表达它背后的故事和情感。片子里有好几类人:当年创造这些国宝的人,曾经收藏和珍惜过这些文物的人,以及现在保护研究这些文物的人。” 

    在台湾,周兵见到了许多曾为“台北故宫”工作过的人,“参与过1948年运文物的昌彼得、高仁俊、索予明等老先生,都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还采访到了现任‘台北故宫’院长的周功鑫女士,可以说是非常幸运。” 

    然而在片子的策划制作过程中,找到当年这些人却并不容易。故宫文物迁台60年,很多当时参与过的人早已失散。有时寻找一个亲历者,就好像在大海里捞针。总撰稿胡骁曾回忆说:“很多人出国了,或者都已经故去了,还有一些人失去联络了,有时候知道住在哪条街,去了以后门也锁着,非常可惜……” 

    周兵说,这样一部纪录片,不仅囊括了大陆人的记忆,也讲述了台湾人的记忆,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怀”。他在博客中写道:“我们不仅仅只是在唠叨一些国宝搬家的故事,一些文化与艺术的历史创造,我们更想表达一些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某种情感,某些可以拨动起来的心结,某些你不得不面对的真相……与其说我们在做一部纪录片,不如说我们企图延续起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些脉络……” 

    一声感叹 很多期待 

    很多人认为“故宫最好的东西都在台湾”。周兵说:“他们是挑好的拿,但不一定把所有好东西都挑走了,因为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1949年之后,大陆又通过特款特批的方式,从国际上抢购回了一批国宝,“乾隆最喜欢的三幅书法作品:《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前一幅在台湾,而后两幅则是周总理特批从香港抢购回来的。当时台湾也想买,但他们拿不出钱来。还有《清明上河图》,是从辽宁博物馆调拨到故宫的。加上捐赠和收购,北京故宫在建国后吸纳了不少宝贝,很多只是我们老百姓不太了解罢了。” 

    周兵曾在一次与媒体的交流中坦言,自己第一次到台北的时候,感到“很紧张”,甚至“比出国还紧张”,因为“台湾是我们自己的土地,却和我们有着60年的差异和隔膜,这导致我真的很紧张。但在这种紧张中,还有一种亲切和说不出来的感觉,因为你走到哪儿都能够听到很流利的普通话,吃到很可口的饭菜……” 

    《台北故宫》拍摄期间正值民进党“当政”,从2005年到2008年,“台北故宫”换了三任院长,摄制组几经努力,仍无法得到台湾当局的配合,没能进入“台北故宫”展厅拍摄。周兵说,这始终是《台北故宫》的遗憾。“我当时拍《台北故宫》片子的时候,就特别希望国民党赶快上来,两岸赶快进行三通,这样也有利于我们片子的拍摄。后来两岸三通了,可我们的片子也做出来了。如今我仍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真正走进‘台北故宫’展厅,进行进一步的拍摄。”的确,少了内景拍摄的《台北故宫》,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总留着那么点“未完成”的遗憾。 

    正如周兵所言,在海峡对岸的那一座“宫殿”里,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还有一声感叹和很多的期待。

宝岛探“宝”
亲历者讲述——穿越海峡的大迁移
总导演周兵——没有结局的《台北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