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以军进攻加沙决策内幕

本刊特约记者 王树军 《 环球人物 》(

    “地面进攻全面开始,吉瓦提步兵旅(以色列国防军的精锐部队)即刻进入加沙!”放下电话的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抬眼看了一下指挥所墙上的时钟,已是2009年1月3日晚21时。 

    为了导演这场堪称“闪电”的加沙之战,从搜集情报到制定瞒天过海的战略欺骗,巴拉克策划了近两年的时间。 

    上了发条的“战争机器” 

    2009年1月2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的以国防军地下指挥所内,巴拉克神情严峻地盯着那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大屏幕。正盘旋在加沙上空的以色列F-16战斗机和“海雕”新型空中预警机,源源不断将轰炸加沙的实况传回了指挥所的大屏幕上,供巴拉克和他的参谋们参考。在大屏幕的一角,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十几个频道,仍在滚动报道着轰炸加沙的实况……这是巴拉克下令轰炸加沙的第七天。 

    在军事行动开始后的72小时里,巴拉克每天打盹的时间不超过1个半小时。“他就是一台战争机器,”以军的一位参谋告诉记者:“就看他不停地接打指挥台上的那12部电话,不停地签署作战命令,间或抬头看一眼大屏幕上显示的战场最新态势,随即会操起电话机冲着前线的指挥官吼出指令。指挥所里所有的人也都跟上了发条似的运转起来,大家几乎忘了吃饭和休息。”这位参谋透露,军事行动开始后,巴拉克每天1个半小时的休息,也就是在折叠行军床上“眯会儿眼”。 

    “更复杂的形势还在后面,”巴拉克的随行参谋向美国福克斯电视台记者透露说:“地面战开打后,加沙的军事态势和政治形势将会更复杂”。 

    事实上,早在一年多以前,巴拉克这台“战争机器”就已悄然启动。 

    2007年7月16日,出任以国防部长刚一个月的巴拉克,坐在家中的钢琴前,轻声弹奏着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脑中却不断闪过刚接到的情报:哈马斯通过秘密通道搞到的“格勒”式火箭和“胜利-3”型远程火箭,已直接威胁以色列小镇迪莫纳。那里是以色列唯一核反应堆和核弹头仓库的所在地!如果不对哈马斯做出强烈反应,那么“整个伊斯兰世界”迟早会跟以色列“算总账”!更现实的考虑是,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已宣布辞职,巴拉克是极有可能的继任人之一。对于被誉为“战神”的他来说,战争是最合适不过的政治砝码了。 

    生于1942年的巴拉克,17岁就加入以色列国防军特遣部队。因为骁勇善战,巴拉克44岁就出任以色列中央军区司令,4年后又被晋升以武装部队参谋长。他先后参加过第三、四、五次中东战争,被称为“以色列第一兵”。1994年退役后,他赴美国进修,次年回国后加入工党,正式踏入政坛,先后出任以色列内政部长、外交部长等职。1999年5月,身为工党领袖的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2002年2月,巴拉克在总理选举中败给了沙龙。 

    “除了战争,别无选择!”巴拉克弹出《英雄交响曲》的最后一节音符后,突然转身冲着助手说。 

    精心策划的“铸铅行动”方案 

    定下开战决心的巴拉克,随即着手制定战争方案,代号“铸铅行动”。 

    “铸铅行动”的第一步是搜集情报。巴拉克召集总参情报部、南方军区和辛贝特(以色列国内安全局的简称)的负责人开会:“以黎战争的失败首先是情报的失败。”巴拉克下令,务必要在军事行动开始前,搞清哈马斯的永久基地、武器仓库、训练营、高级官员办公室和住地等详细情况,还要摸清加沙公路、桥梁、发电厂等重要民生目标的情报。 

    “对哈马斯重要目标的情报要细化到人!”巴拉克进一步要求道。经过一年的努力,以色列特工终于搞到了最详细的情报。这些情报上报到总参情报部后,由其统一分析,最终纳入巴拉克亲自把关的“目标数据库”。据知情者透露,这个“目标数据库”总计包括1万个哈马斯的目标。 

    “铸铅行动”的第二步是装备武器。鉴于哈马斯的大量目标均在地下,且有相当部分是地道网,巴拉克相中了美国的GBU-39精确制导炸弹。这种炸弹能在目标距离110公里外发射,能穿透9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掩体,并且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经过巴拉克与五角大楼的反复协商,美国同意向以色列出售1000枚GBU-39炸弹。为防哈马斯警觉,巴拉克放风说,以军购买GBU-39是为了对付“伊朗核设施”,且将这些炸弹交货期延到2008年12月初。 

    “铸铅行动”的战术,延用了巴拉克最擅长的“闪电战”。在“铸铅行动”作战方案中,巴拉克要求以色列空军88架战机在开战后的3至4分钟内,对哈马斯的100个目标投掷100吨炸弹! 

    在巴拉克的直接监督下,以色列的战争机器迅速开动起来,2007年8月20日,“铸铅行动”方案制定完毕。剩下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战机。 

    四度寻找战机 

    在“铸铅行动”方案完成后不到一周,巴拉克的第一个战机出现了。可在这时,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关系骤然紧张,巴拉克只得暂时搁置“铸铅行动”。2008年3月,巴拉克又下令以军进入秘密战备状态,可潜入加沙的以特种战部队却报告说,哈马斯的地道网长达50公里,如果冒然动手,很可能无法将其“一举摧毁”。巴拉克只好二度推迟了“铸铅行动”。 

    2008年6月,巴拉克一边与哈马斯进行停火协议谈判,一边悄悄下令以军准备实施“铸铅行动”,以防谈判失败后哈马斯发动袭击。可谈判进展得比巴拉克预想的顺利,6月1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了半年的停火协议。 

    2008年11月,眼见停火协议即将到期,巴拉克命令以特工再度潜入加沙后,竟然发现哈马斯在停火期间又挖掘了新的地道网,大量武器源源不断地通过地道网涌入加沙,而哈马斯对以色列进行火箭袭击的频次也不断增多。巴拉克第四次取出几经修改的“铸铅行动”计划,并于11月19日批准了这一方案。 

    2008年12月19日,停火协议到期当天,以色列召开了内阁会议,巴拉克向内阁成员通报了“铸铅行动”方案的具体行动。一位内阁部长事后赞叹说:“巴拉克让在座的人都明白,以色列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局势,每种方案会有何种后果。会议结束后,所有内阁成员都无一例外地投票支持巴拉克的作战方案。” 

    当巴拉克和他的参谋班子开始商量行动细节时,外长利夫尼飞往开罗,向一直以来为以色列与哈马斯充当斡旋人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通报,以色列将打击哈马斯。 

    瞒天过海的战略欺骗 

    与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同步进行的,是巴拉克对哈马斯的战略欺骗。 

    2008年12月19日,以内阁会议敲定作战方案后,巴拉克指示以总理办公室向媒体散布消息称,“哈马斯如果继续对以色列发射火箭,与哈马斯的冲突将不可避免,但以色列仍会坚持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一表态让哈马斯以为,以色列内阁会继续与哈马斯协商。 

    巴拉克办公室也向以色列媒体吹风,以色列国防军打算于2008年12月27日起开放被封锁的加沙边境,好让援助加沙的国际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此举遭到了以色列媒体和反对党的猛烈抨击。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声,巴拉克不但没有反驳,反而罕见地跑去参加以色列最红火的一档电视节目,拍卖他的一套豪华公寓。 

    2008年12月21日,巴拉克又下令以军各部队“正常休假”,以欢度12月27日的犹太安息日。以色列电视台反复播放官兵们离开军营,兴高采烈回家的情景。 

    然而,这一切全是假象。此时的特拉维夫国防军地下指挥所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南方军区、空军和辛贝特,每隔30分钟向巴拉克通报一次战备情况和哈马斯的最新动向;担负首轮空袭任务的120名飞行员,已奉巴拉克之命进驻机场边的作战室;总参全体成员已经开始24小时不间断战备值班,随时听候巴拉克的调遣。 

    哈马斯领导人果然中计,他们认定,巴拉克在2008年12月27日前不会进攻加沙。为此,哈马斯要求此前已紧急疏散到各地的领导成员返回加沙办公。 

    2008年12月26日上午11时25分,换上一身戎装的巴拉克,从以国防军指挥所向首批参战部队——88架战机的飞行员下令“开始行动”。5分钟内,哈马斯的100个目标遭到了100吨炸弹的袭击,包括加沙警察部队司令和特种战部队司令在内的大量哈马斯武装人员猝不及防,死于非命。 

    进攻,进攻,一直进攻 

    以色列在加沙接连数天的狂轰烂炸,引来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重压之下,巴拉克表现出接受停火的意愿。然而,这依然是假象。 

    以色列《国土报》1月4日独家披露,1月1日,巴拉克命令总参谋长和南方军区司令赶往加沙前线视察,告诉待命的以军官兵,如果发动地面进攻,从踏入加沙城3公里开始,以军将面对哈马斯的重重明碉暗堡、遍设饵雷的公路和地道网,以及神出鬼没的狙击手。此外,哈马斯还可能用孩子当“人体盾牌”。尽管以军总参谋长警告说,加沙将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以军官兵却异口同声地说:“突入加沙,什么也阻止不了我们。” 

    高昂的士气让巴拉克很有信心。1月2日晚,巴拉克在地下指挥所作战室主持内阁安全会议。国防军高级军官们汇报地面进攻的战机:一是空军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只能由陆军完成;二是欧盟和法国的斡旋代表团将在1月4日抵达加沙,要动手,得赶紧。 

    1月3日晚,巴拉克下令以军地面部队进攻加沙! 

    与此同时,巴拉克也在国内政坛发起了迅猛的绝地反击——在以色列政坛上,巴拉克被称为“政治怪胎”。他有才华,富有传奇色彩,但也被以色列政治评论家评为“2008年最遭人恨的以色列政客”。 

    有人说,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其实也是巴拉克在国内的政治进攻。在2008年12月初的以总理大选民意调查中,巴拉克位居第三,几乎无望重登总理宝座,但在对加沙攻击行动开始3天之后,他的民意支持率骤升至60%。许多分析家都认为,只要加沙行动能完美收场,那么巴拉克重归总理宝座的几率是:胜券在握。

以军进攻加沙决策内幕
神秘女人暗助索马里海盗
陈水扁死咬李登辉
法国女部长的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