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网络问责”何以成为监督利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毛寿龙 《 环球人物 》(

    海量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威力无处不在。 

    搜索引擎、即时通讯、信息交换平台……网络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人说,只要你会使用谷歌、百度等网络搜索工具,就没有搜不到的信息、解答不了的问题。正是这种强大的搜索能力,也给我们现行的监督体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改变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位置。在我们过去“从上往下”的监督体制中,存在着如下三点问题:第一,具有监督权力的群体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第二,掌握大量信息的群众不具备监督职权;第三,与“问题官员”级别平行或掌握部分监督权力者不敢进行监督。与此不同的是,互联网带给我们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它既具备广泛的信息来源,又赋予每个监督者平等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再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果强的特点,使得很多足不出户的丑闻,都因为网络的“曝光”,在朝夕之间传遍天下。 

    网络监督压缩了“问题官员”的犯错空间。在我们现有的体制里面,“问题官员”之所以能坏事得逞,主要因为他们集决策、监督、执行三大权力于一身,即便做了违法失德的事情,也大可以借自己的权势息事宁人。但互联网打破了这种局面。中国有近3亿网民,他们所提供的大数量、不确定、全方位监督,让“问题官员”们“吓破了胆”,从而不得不谨慎规范自身行为,这自然压缩了其贪腐、失职、渎职的空间。 

    与传统的行政监督相比,网络监督更具“民主”色彩。在这种没有限制的网络参与中,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通过不断汲取、筛选、传播,在网络信息集成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后逐渐呈现出“问题官员”的真实面貌。可以说,被“网络问责”“问倒”的每一个官员,都与网络参与者们的“跟帖”和“转帖”息息相关,民意表达也由此得到了最大化。这进一步激励了网络参与者对现职官员的监督,从而形成网络监督与民主政治相互促进的格局。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监督是把“双刃剑”。虽然作为一种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手段,“网络问责”值得肯定,但这种监督还有亟待规范和完善之处。网络本身的匿名性,信息来源的分散性,舆情集中造成的偏激化倾向……这些都可能让网络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不客观、不全面。因此,公民在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行政问责时,一定要注意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网络编辑在进行二次传播时,一定要分清谣言和客观事实,注重对当事人隐私权的维护;相关部门监督人员在参照网络信息来源履行监督职权时,应注重网络之外的核实程序;政府在面对网络监督这种新生事物时,更要在鼓励的同时将其与制度化监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 

网络问责 震动官场
一包烟撂倒房产局长
网络举报拿下“财色书记”
一段视频揪出“交通部派来的人”
2008年“网络问责”事件简表
“网上纪委”行动揭秘
“网络问责”何以成为监督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