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众生相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嘲:幽默感的至高境界

文/瓜田 图/王成喜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5月03日   第 11 版)

  编者的话:欢迎光临“幽默沙龙”,这个新栏目将带您深入探讨幽默的艺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剖析笑料背后的深层意义,让理智与感性在欢笑中交织共舞。欢迎踊跃投稿,共同探讨幽默的奥妙。投稿请发至:hanxiaohan66@126.com,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在研究幽默的心理形成机制时,我们发现幽默主要分为升格(褒自己)和降格(贬他人)两类。然而,幽默中的自嘲,很奇怪,它既不是褒自己,也不是贬他人,而是贬自己。当然,敢于拿自己开涮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他的自信和洒脱都在常人之上。所以,这是一种用“贬己”的方式来“褒己”的独特手法。

  

  什么叫自嘲?就是自黑,拿自己开涮,在众人面前贬低、嘲笑自己。人们为何自嘲?大家不是都在如饥似渴地寻找优越感吗?这里真的有点一般人没想到的奥妙。自嘲,与正常的心理活动逆流而上。你们不是都想收获点优越感吗?好,我满足你们的欲望,我承认你们都比我强,我甘拜下风。这下,你们该满意了吧?一个强人,却愿意装怂、认怂,满足众人要寻找优越感的需要,这就能迅速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赢得大家的欢迎。而自嘲所展示的较高的心灵自由度和超脱度,又给幽默操作者加分。所以,自嘲是个多方共赢、皆大欢喜,而最后是自嘲者赢得大满贯的好东西。

  

  自嘲者,多为强者。弱者如果也敢于自嘲,那离成为强者也就不远了。自嘲如同身高两米的巨人蹲下与孩童交谈,这种降低自身优势的做法,效果自然与众不同。

  

  以美国历史上声誉卓著的总统华盛顿和林肯为例,林肯就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人。林肯的相貌,据说离帅气还有一些距离。但他从不因此介怀,反而时常拿自己的模样开玩笑,展现出自嘲的勇气和智慧。在一次议会辩论中,林肯被指责为“两面派”时,他巧妙地自嘲道:“请诸位想想看,如果我真的还有另外的一个‘面’,还愿意要现在这张脸吗?”此言一出,全场哄笑,紧张气氛顿时缓解。

  

  我国一些文化名人也大都深谙自嘲之道。老舍和启功的小传中,充满了自嘲的元素,读来趣味横生。

  

  老舍先生以幽默的笔触描述了自己的生平,从幼年的读书经历到中年的教书生涯,再到晚年的家庭琐事,都展现了他自嘲的才华:“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启功先生在66岁的时候,写了一篇《自撰墓志铭》,以自嘲的方式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既幽默又深刻:“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是个大智者,他一个人办一本刊物数十年,其本事罕有其匹。但他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以自嘲的方式回应各种问题。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写童话”,他说:“我是懦夫,不敢像刘胡兰那样为改变世界献身,就通过写童话逃避现实。”记者问他,为什么创办《童话大王》,他回答说:“我心胸特别狭窄,已经狭窄到不能容忍和别的作家在同一报刊上同床共枕。”当记者对他说“你一个人将《童话大王》月刊写了20年,不可思议”时,他说:“这是懒惰的表现。写一本月刊写了20年都不思易帜,懒得不可救药。”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让你给自己写墓志铭,你怎么写?”他的回答是:“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葬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自嘲并非毫无章法地胡乱编排自己,它是强者的示弱表现,通过自黑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尊。自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自贵,而不是自卑、自暴自弃。自嘲需要巧妙、机智和得体,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只有掌握了自嘲的技巧,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魅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