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众生相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那粉红色的暖气片

韩晓艳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5月03日   第 11 版)

  数年前,我曾在京郊一处风景如画的小镇寻觅周末的宁静,一套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房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房东是一位和善的老大妈,谈及为何舍弃这温馨的住所,她眼中闪过一丝不舍。

  

  “这原是为儿子准备的婚房,特地请孩子他二舅带工程队亲手装修的,每一处都没得说。可惜孩子不喜欢,说啥都要卖了。”老大妈遗憾地说。我环顾四周,浮夸的粉色暖气片和沉稳的深棕色门框映入眼帘,多少有点理解那个年轻人了。

  

  代际间的审美差异,如同地球的自转一般恒久不变。在不少家庭,类似的对话都不绝于耳:“妈,您能不能不穿这种花哨的衣服拍照?”“爷爷,这是艺术,您不懂!”人类的审美受很多因素影响,年轻人与长辈的审美差异折射着时代的烙印。

  

  每代人的审美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审美选择汇聚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图景。审美的差异不应成为争端的起点,而应是理解和包容的桥梁。随着时光流转,每个人都会从青春走向成熟,其审美观也会随之改变。

  

  不必嘲笑或抱怨,这个世界足够宽广,能够容纳80亿种审美。审美是个性的表达,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活经历的外在体现。社会应当是一个包容的大熔炉,各种审美风格并存,而不是单一的筛子。

  

  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审美选择,父母试着欣赏孩子墙上的涂鸦,年轻人也请珍视祖母那件古老而华美的长裙。这不仅是对审美的接纳,更是对生活智慧的尊重。我最终买下了那套房子,并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装修。当我用自己的审美元素重新布置房间后,发现它也可以变得合我心意。

  

  尽管那粉色的暖气片依然显眼,但在我眼中,它已成为包容与和谐的象征。在我的世界里,它占有一席之地。兼容并包,就是这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