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漫画派对

讽刺与幽默 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漫画中的隐喻

刘曼华 《 讽刺与幽默 》( 2022年02月25日   第 13 版)

  图一

  图二

  漫画的创作有许多种手法,“隐喻”就是其中之一。“隐喻”又称“暗喻”,顾名思义就是用隐含的方式来喻意某个事件或人,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学和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是常见的。如《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一句“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便是隐喻了贾府最终家败人散、各奔东西的结局。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隐喻也常常被使用,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时期,当一个王朝垮台时,效忠于它的忠臣和遗民会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对新王朝的不满和反抗。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骏骨图》(图一),龚开作为宋的遗民,用笔下这匹瘦骨嶙峋的“骏马”,隐喻宋灭亡后的汉人在异族统治下的悲惨境地,同时也是他对自己的写照。正如倪瓒为此画题诗所云:“后世徒知绘可珍,孰知义士愤欲瘿!”

  

  观点立场明确地发表评议是漫画的特性与常态。然而,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立场明确的公开发表观点的漫画作品却是不被允许的,只能采用“隐喻”的表现手法。“隐喻”在漫画创作中的运用,是在某种历史条件下的被迫,不得已而为之。

  

  1907年8月8日上海的《神州日报》一版刊发了一幅“滑稽画”,题目是《秋风秋雨天欲黑张帆暗送浙江潮》(图二),如果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就会明白这幅“滑稽画”一点都不滑稽。二十多天以前的7月15日,革命者“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就义。她在临行前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据说,浙江巡抚张曾扬是下令将秋瑾斩首的最高决策者。张曾扬字“筱帆”,画中题目中“张帆”即指张曾扬。这样一幅貌似什么都没说,还有些类似传统绘画味道的“滑稽画”,却用“张帆暗送”隐喻地揭露了张曾扬秘密杀害秋瑾的罪行。这幅画

  的“隐喻”十分巧妙,运用与此事件有关的素材,“秋风秋雨”(指秋瑾)、“张帆”(指张曾扬)、“暗送”(指杀害)加以巧妙的组合创作为一幅画,又冠以“滑稽画”以示读者别误会这不是一幅传统绘画,引导读者从中找出它的“滑稽”所在。用隐喻的手法,目的是揭露,这是“隐喻”在漫画创作中所起的巧妙作用。

  

  “隐喻”与漫画中所常用的“含蓄”是有区别的。“含蓄”是在主题公开明确的情况下,用幽默的“含蓄”去增加主题的讽刺的力度,是主题的推手。而“隐喻”则是在主题层面上的隐晦,在主题上的有意“不明确”,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漫画的一种“自我保护”。在漫画创作中,“隐喻”和“含蓄”虽同属表现手法,但它们的层级不同,隐喻在主题,含蓄则是在对主题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