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漫画派对

讽刺与幽默 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东北黑土地带来的灵感

——本报记者专访“雪容融”创作团队

岳秋童 《 讽刺与幽默 》( 2022年02月25日   第 13 版)

  “雪容融”头部的天坛剪影图形

  “雪容融”几经易稿,从雏形到最终效果

  2019年8月21日,这是“雪容融”创作团队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北京奥组委通知,由吉林艺术学院设计的吉祥物正式成为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激动到手在哆嗦,心也在颤抖,真的不敢去想。”创作团队中来自设计学院的教师冯犇湲回忆说。

  

  从2019年1月25日被通知入围前三名,到最终定稿的“雪容融”,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由于吉祥物设计高度保密,我们在交流中不能说奥运会、吉祥物这些词语,最后只能用‘125’做暗号。”冯犇湲说。为了保密,学校特地为设计团队找了一处“秘密基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里连窗帘都没有拉开过。

  

  10000余张草稿,32套方案,往返长春和北京20余趟……每一个数字都记录着“雪容融”的创作历程。“雪容融”的原型由当时的大三学生姜宇帆设计。从麋鹿到中国结再到灯笼,姜宇帆绞尽了脑汁,直到截稿前3天才从家乡浓厚的年味儿中获得了灵感。“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嘉荫县,是一个边境县城,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挂上红灯笼。我觉得这是一个能

  够代表中国的物件。”

  

  东北这块土地还带来其他创意灵感。“东北孩子打雪仗时常常会把雪糊到脸上,一下让我们想到可以这样来设计吉祥物的脸部和表情。”冯犇湲说。

  

  “雪容融”的设计中满载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巧思。谈及这些“秘密”,姜宇帆和冯犇湲都兴致勃勃。“每一处都是亮点,我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正月十五雪打灯”的传统民谣让“雪容融”拥有了头顶上的雪堆和脸部;13对灯笼骨,13对和平鸽,代表第13届冬残奥会;“京鸽”和天坛剪影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传递着北京的地域特色、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开幕,“雪容融”也将喜迎宾客。姜宇帆说,灯笼是一个发光体,“雪容融”的肚子也能发光,寓意温暖世界,点亮梦想。祝愿所有运动员都能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