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另类生命的价值

文\王朝晖 《 讽刺与幽默 》( 2020年11月20日   第 05 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我们在生活中要摈弃的旧东西也日益增多。例如: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纸箱、书籍、酒瓶等生活用品。尽管这些旧东西还没有全部坏掉,但储存起来也没有多大用处,时间久了还会发霉、生锈、甚至腐烂,污染并吞噬我们本已狭窄的生活空间。

  

  其实,那些衣衫褴褛的“垃圾王”,他们是慧眼识珠的人才,属于另类“生财有道”的淘金者,他们披星戴月、走街串巷、栉风沐雨,从不间断地在那些所谓无用的“垃圾”中,寻找垃圾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到旧货收购站兑换现金,这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有一次,笔者好奇地问一位垃圾“淘金者”:为何对“垃圾”情有独钟?他漫不经心地说:“我们这一类人文化素质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大多数是离乡背井,为养家糊口,无奈只能整天与‘垃圾’为伍,当一名令人厌恶的‘垃圾王’。我们时常用阿Q精神聊以自慰,因为,我们的心灵同样是美的,我们的工作内容是把‘垃圾’里面还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多么纯朴的语言呵,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我们要颂扬这些“垃圾王”,节约本身是一种美德,即使生活在富庶的物质条件下,我们也要时刻牢记:不要随意摈弃没有鲜活生命的东西。因为,东西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寿命存在的价值。

  

  人们在摈弃旧东西的刹那间,可要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生命价值。避免造成纯资源价值的流失和浪费。

  

  倘若人们摈弃的确实是完全耗尽生命价值的东西,那么,有朝一日,我们这些可爱的“垃圾王”也要面临下岗、失业了。届时,“天无绝人之路”,他们又要重新选择新的谋生方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开创新的生活篇章!

  

  我衷心地期盼这些“垃圾王”新的生活赶快来临,结束城乡一道“不雅”的风景。这或许是一种美德的回归,节约意识的进步,城乡文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