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企业

中国能源报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爱旭股份高级副总裁夏恒亮:

光伏“走出去”要彰显中国特色

■本报记者 林水静 《中国能源报》(2025年03月24日 第 04 版)

  夏恒亮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光伏发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6.8%。但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当前国内光伏行业发展如何?海外市场又发生了哪些转变?后续应如何谋求健康发展?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爱旭股份高级副总裁夏恒亮。

  ■ 创新是行业发展驱动力

  “过去一年,国内光伏市场尤其是组件环节深陷内卷困局,企业普遍面临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全行业陷入‘降本—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导致部分企业为追求低价放弃质量把控与技术创新,这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应该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环,而非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短期价格博弈。”夏恒亮坦言。

  对技术的不断追求是爱旭的底色。据了解,爱旭研发的N型ABC组件较传统产品发电效率提升6%—10%,在相同屋顶资源下可实现单位发电量显著增长,在有限的面积发更多的电,充分利用好每一块土地、每一寸阳光和每一瓦组件。

  今年,国家接连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两项政策。在政策推动下,行业内掀起了一波抢装潮,企业如何在短期内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夏恒亮表示:“当前行业正面临两至三个月的政策窗口期。爱旭一方面提升现有产线利用率,确保产能满负荷运转;另一方面加速技术迭代,在N型ABC组件基础上推出了‘满屏’产品,在现有N型ABC组件功率高、收益多、超安全的基础上,通过隐藏汇流条、消除片间距等技术,使正面受光面积提升1.8%,进一步提升组件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

  除专注研发技术外,爱旭也对合作共赢持开放态度。夏恒亮认为,一项好技术应该让全行业受益,也应该得到全行业合作伙伴和参与者的共同推动。“目前,在项目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土地和屋顶面积越来越受限的条件下,BC技术价值逐渐凸显。我们希望能够跟行业同仁、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BC技术的进步,真正帮助整个行业实现降本提效。”

  ■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光伏在海外的形象正凭借技术进步悄然提升。

  据了解,早期中国光伏产业受益于大规模产业集群效应,生产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力。但部分海外市场对中国光伏技术和产品质量存在偏见,认为中国产品只是依靠低价竞争,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如欧美企业。在一些高端市场和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中,中国光伏产品推广难度较大。

  如今,中国光伏依托领先技术,已备受海外市场青睐,拿下越来越多的海外大单。例如,2024年6月,爱旭与HDG签署采购合同,为德国巴伐利亚州的120MW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供应高效N型ABC组件;今年2月,爱旭与欧洲Energy3000签署年度战略合作协议,将陆续向Energy3000供应300MW的N型ABC组件。

  “海外市场客户的最大痛点就是土地和屋顶的面积受限,面临绿色转型压力的同时,电价又特别高,尤其是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因此,爱旭N型ABC组件凭借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海外市场备受欢迎,‘墙内开花墙外香’。尤其是经过这一年半的市场推广以后,爱旭N型ABC组件在欧洲国家、澳大利亚、日韩这些市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今年在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的订单,已经接到6月了。”夏恒亮说。

  “当前海外用户对于中国的太阳能组件产品已有了新认知,区分出了高效太阳能组件和普通太阳能组件。像N型ABC组件这样的产品已经让许多海外用户更了解中国光伏组件的优秀实力。我们不仅专注于产品出口,也在为提升中国品牌软实力而努力,这也能让海外市场感知到中国光伏行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夏恒亮表示。

  ■ 国内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当前国内市场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夏恒亮对于光伏行业的长期发展抱有信心。“可以看到,全球能源的需求在稳定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全球电力需求将激增35%。如今,全人类还正面临着一次科技革命,AI算力、机器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将有可能很快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除能源需求的增长外,全球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也促进着光伏行业增长。因此我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至少再翻一番。”

  夏恒亮分析:“短期来看,国内市场或因补贴退坡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光伏仍将是全球新能源供给重心。中国光伏产业将从政策扶持的‘成长期’迈向市场化竞争的‘青壮年阶段’,下一步亟需构建稳定的市场环境。”

  在政策层面,夏恒亮呼吁,应加快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重点突破隔墙售电等机制障碍,建立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的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可参考欧美经验,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在保障能源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激发市场活力。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当前,海外市场的重心发生了转移,绿色能源不再只是发达国家的追求,随着光伏的度电成本低于传统能源,亚洲、非洲等区域成为中国光伏组件出海的新增长点。”夏恒亮说。

  “当前行业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的关键转折期,唯有坚持技术创新、品质保障与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全面发展,才能在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中把握历史性机遇,实现从产业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变。”夏恒亮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