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全域党建·雄安新区

中国城市报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安新县:“邻里汇”聚心安 邻里情一家亲

《中国城市报》(2025年03月24日 第 20 版)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雁翎社区联合“双报到”单位开展“三八”妇女节插花活动。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强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打造“邻里汇”城市基层党建品牌,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动汇民情、汇民意、汇民智、汇民心,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建设和谐幸福“心安社区”。

  夯实阵地“慧”服务

  安新县强化社区服务阵地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技术应用试点工作,坚持做强“硬”设施与做优“软”服务双管齐下,推动社区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筑牢城市治理稳固底盘。

  基础设施提档提标。2023年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完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其中,明珠、静聪、迎晖、雁翎、渥城东5个社区获评新区级“四个美好”示范点。依托青萍、正义、永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3个24小时自助式“暖心驿站”,提供落脚休息、食品加热、免费饮水、学习阅读、便民应急、如厕盥洗等“6+N”项便捷服务,进一步夯实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

  数字技术赋能增效。开发运用安新县便民服务管理系统、“和美社区”微信小程序,涵盖人口统计、智慧党建、政务服务、志愿管理、活动发布等多项功能,为社区治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智能LED显示屏,实时展示社区工作进度、活动计划等信息。迎晖社区在智慧大屏基础上搭载“天翼云社区网络”可视化运行终端,对辖区人员、车辆、房屋等要素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预警,实现线上“云治理”。

  便民服务优化升级。便民服务大厅设置党团关系转接、社区审核证明、退役军人服务3个综合性办事窗口,将社保服务、审批证明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业务整合,提供项目齐全、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制定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办理流程指南”,建立“帮代办”服务机制,由社区代为“跑腿”办事,并将办理流程和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居民。

  建强队伍“荟”人才

  安新县聚焦“人”这一关键因素,重点抓好社区干部与社区人才两支队伍,培育精细服务“绣花人”。

  配齐社区干部队伍,打造社区善治主力军。目前,13个社区共有“两委”干部71名、专职社区工作者32名、小区综合管理员4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人兼比例达100%。在此基础上,以“两委”干部为核心、专职社区工作者为辅助、小区综合管理员为补充的社区工作队伍基本组建成型,为社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发掘人才资源,激活治理发展新动能。建立社区人才数据库,通过入户走访、摸排调查等方式,充分发掘辖区内具备各类专业技能、特长的居民,详细掌握人员信息,充实社区人才储备。组建社区“智囊团”“服务团”,鼓励各领域优秀人才积极参与“邻里讲堂”活动,围绕自身专业特长进行交流分享,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截至目前,社区人才库共登记157人,先后举办162期“邻里讲堂”经验分享活动,吸引3000余名居民参与,有效推动各行业优秀人才融入社区、施展才干,在优化社区治理、服务广大居民方面展现作为。

  精细治理“绘”网格

  安新县全面推行“社区—网格—楼栋—单元”四级网格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打造“全要素网格”,将网格作为党建、综治、民政、信访、应急、宣传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单元。以利于管理、便于服务为原则,将辖区划分为47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和多名专兼职网格员。目前,社区居民已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共计选配网格长17名、网格员216名、楼栋长392名、单元长685名。

  “网格+党建”,织密强基固本“红色网”。以网格划分为基础,结合党员实际分布情况设置45个党小组,选聘优秀党员网格长担任党小组长,将646名社区党员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让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实现党建工作在网格全覆盖。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鼓励党员带头主动投身民情走访、政策宣传、协商议事、环境维护等工作,让网格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网格+走访”,织细为民服务“暖心网”。落实“走村串户”工作法和“周周看、家家到”工作要求,每季度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以网格包联机制为依托,动员全体工作人员分组、分片走访社区居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排查问题隐患。建立走访日志和民情台账,详细记录每日发现问题及落实解决情况,打通“收集问题—及时解决—畅通反馈”工作处置闭环。2024年以来,累计走访居民4.6万人次,发放连心卡1.7万余张。

  “网格+调解”,织牢和谐安定“幸福网”。由县委社会工作部与县法院联合打造“网格法庭”,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法官服务站,提供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建立“常态化联络、月联合排查、季深入走访”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由网格法官与网格员联合进行排查、研判,筑牢安全维稳“第一道防线”。组建社区人民调解员队伍,选配63名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热心公共事务的党员、网格员、热心居民开展调解工作。自2024年初“网格法庭”创建以来,已成功化解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案件20余起,诉源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多元共治“汇”力量

  安新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多方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推动多元力量融合共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双报到”无微不至。目前,全县共有98个驻区单位党组织、290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推动在职党员积极服务居民群众,社区结合报到单位职能特长,围绕普法宣传、便民义诊、走访慰问、环境清扫等主题广泛开展党建联建活动。2024年以来,各社区共联合“双报到”单位开展各类活动210余次,累计2400余名“双报到”党员参与。

  “红色物业”示范引领。指导湿地华城小区中实物业公司成立全县首个“红色物业”党支部。中实物业联合迎晖社区共同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于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为业主免费提供刀具打磨、地毯清洗、健康义诊等服务。充分发挥“红色物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县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服务举措,积极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安全宣传、节庆联欢、亲子游戏等活动,推动社区物业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社会力量携手共进。与京东、顺丰、美团、饿了么、安新到家、人和环境公司六家企业达成合作,聘请533名快递、外卖配送员和环卫工人担任兼职网格员,鼓励其化身为“移动探头”“流动前哨”,延伸社区治理触角。组建“先锋骑手”服务队,充分发挥快递员、外卖小哥走街串巷、熟悉社情的职业优势,在爱心配送、隐患排查、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中主动作为。安新县书法协会、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儿童托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社区服务多元化供给。

  志愿服务守望相助。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模式,对359名社区志愿者信息进行录入,实现活动发布、时长记录、积分兑换等流程线上完成。打造“小荷学堂”“交换空间”“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精准化、长效化开展。截至目前,“小荷学堂”假期托管班服务青少年142人次,“交换空间”旧物捐赠平台累计向贫困地区捐赠衣物151件,“时间银行”助老服务项目志愿者人数达286名。

  多彩活动“惠”生活

  安新县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便民惠民服务活动,将精神文娱、医疗卫生、长幼关怀、权益保障等各项服务下沉至居民“家门口”,让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受益其中。

  品牌活动精彩纷呈。举办“邻里汇让生活更美好”“悦享安新 每月一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展示风采活力、促进邻里交流的良好平台,有效丰富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悦享安新 每月一赛”品牌赛事活动深入开展,基层赛事热度持续升温,通过举办文体赛事丰富群众生活、汇聚治理合力、引领社会风尚,一幅以群众赛事助力基层治理的精彩篇章正徐徐展开。

  惠民服务多点开花。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全龄友好的惠民服务活动,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去年以来,各社区累计开展活动300余场,内容涵盖文化科技、卫生健康、普法教育、环境清洁、关爱慰问、节庆民俗等方面,居民积极参与,反响较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