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人民日报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杭州梦想小镇:涵养创新创业好生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28日 第 14 版)

  2015年,依托杭州未来科技城深厚的人才储备与产业基础,紧随创新创业热潮,杭州梦想小镇应运而生。

  这座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占地3平方公里的梦想小镇,如今已成长为浙江乃至全国知名的创新创业高地。截至2025年2月,梦想小镇累计引进创业项目3608个,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企业2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5家。

  以文化铸基、以创新立本、以开放聚势,梦想小镇成为广大青年创业者追梦、筑梦、圆梦之地,也为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夯实基础。

  打造特色小镇范例

  漫步梦想小镇的创业大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新中式低层建筑错落有致,既彰显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又不失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

  这条创业大街的前身,是拥有880多年历史的仓前老街,保留着章太炎故居、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等众多文保单位和古建筑,曾在平衡保护和开发上面临较大挑战。

  2015年,借力国家特色小镇和众创空间政策,梦想小镇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围绕“三生融合、四宜兼具”的开发理念,即先生态、再生活、后生产,以及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开发理念,梦想小镇全力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遗存,并将其融入现代创业环境中。

  如今,梦想小镇不仅赢得“最具影响力特色小镇”“2019最具成长力特色小镇十强”“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等荣誉,还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秉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服务理念,梦想小镇以“政府搭台、平台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精心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平均年龄32岁,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占比达63%,梦想小镇现已汇聚超2.7万名创业人才。

  为进一步提升孵化服务效能,梦想小镇陆续引进蜂巢、良仓等71家知名众创空间孵化机构,并通过组建创业指导营、迭代升级天使基金、搭建公共技术平台等举措,为企业提供研发、市场开发、融资等全方位支持。

  在梦想小镇孵化出的项目,杭州未来科技城会将其引导至周边产业园加速产业化,而腾挪出的小镇空间,则会继续引入并孵化新项目,形成滚动开发的产业良性发展路径。

  面向未来,梦想小镇将持续推进金钥匙“百千星培育计划”,发挥创业人才和创业项目的磁吸效应,深入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拓宽开放合作路径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梦想小镇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动开放合作,积极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

  在北京,梦想小镇北京创新中心紧密结合杭州未来科技城产业方向,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方面积极引进优质项目落地。

  在上海,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成为余杭承接上海科技创新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活动,吸引百余个项目参加余杭项目评审。

  集聚创新要素的同时,梦想小镇也在输出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合肥,合杭梦想小镇作为皖浙联动、合杭牵手的首个特色小镇项目,依托杭州的创新创业活力和产业优势,以及合肥的科教资源和科创平台优势,正在打造百亿级高端产业集群。

  此外,梦想小镇持续输出品牌IP,成功举办杭州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全国双创周活动、“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首届中国妇女创业创新大赛等,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近3000场,参与人数达50.1万人次,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攀登经济高峰、锻造创新引擎、拥抱全球浪潮,站上新起点,梦想小镇将继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富裕新路径,助力打造具有“未来感、国际范、创新味、年轻化”的杭州城市新中心,助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数据来源: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