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东风御柳斜 2023年04月10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朝诗人韩翃的《寒食》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瓣飞舞的场景,也提到寒食节这天,东风将皇宫中的柳丝吹得翩翩起舞。

  清明时节,正是柳树勃勃生长的阶段。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关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起源,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流传甚广。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缺衣少食,有一回,随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了块肉,煮了碗肉汤让给重耳喝,重耳知道后万分感激。

  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却带着母亲隐居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和老母亲却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便将他的忌日定为寒食节,不许民众开火煮饭,只能吃冷食。次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颗老柳树死而复活,于是赐其名为“清明柳”,并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民间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不过寒食节和清明节插柳,却成为后世的一种风俗。关于清明插柳的来源,有很多传说,有一种说法是: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其实,这个传说多少有些牵强,因为早在唐朝之前,插柳风俗便已盛行,比如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说“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所以,插柳辟邪早已有之。

  人们在清明插柳,也许还有其他寓意。由于“柳”是“留”的谐音,又因为柳枝细长,代表着长久,古人常以杨柳代指道别之情,表达不舍之意。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此诗说的是城外的春风吹动酒家外悬挂着的旗帜,行人在傍晚告别,长安道上有数不胜数的各种树木,只有低垂的杨柳寄托相思别离之情。所以,清明插柳也寄托了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清明节插柳在宋元时期非常盛行。南宋人赵鼎在《寒食》一诗中写道:“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说的是南宋都城临安,每年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期间,人们将柳枝插满屋檐前后的习俗。

  实际上,插柳习俗流传下来的同时,戴柳习俗也随之盛行。明朝人田汝成在《熙朝乐事》记载:“(清明节)人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亦咸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当时人们不仅将柳枝插满屋檐前后,而且男女老少都将新柳戴在头上。那时还有一句谚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意指清明节折新柳戴在头上,可使人保持年轻。

  不过,也有人不那么恪守传统习俗。比如宋代诗人宋伯仁就说:“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正所谓“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不为尘世间的事物所操劳,戴不戴柳枝又有什么关系? 

  杨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寓意前程似锦、事事顺意,也象征着希望。所以,清明节插柳戴柳,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