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吨标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6.5%,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
“建筑能效的提升是建筑部门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表示。
从保温效果良好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到“主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了可行路径。多位代表委员均建议,我国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BIPV试点城市建设。
北方超低能耗建筑
每年减碳潜力9亿吨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介绍,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健康、有市场。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集成保温、密封和带热回收的环境一体机等系统,常年室内温度保持在20—26℃,湿度30—60%,冬天不用烧煤烧气供暖、夏天不用空调制冷,节能率高达90%以上。”他告诉记者。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若我国北方城乡建筑全部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建设,每年可节约供暖用煤约3.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亿吨,对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可具有较大作用。
节能又舒适的超低能耗建筑,孕育着巨大的蓝海。在倪海琼看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能拉动节能门窗、新风环境一体机保温材料、密封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以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管等行业的全面升级,催生未来万亿级蓝海市场,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BIPV引领走向近零能耗建筑
在建筑能耗“节流”的同时,继续挖潜建筑减碳,也离不开“开源”,即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姜希猛介绍,为确保2030年实现碳达峰,我国每年需新增风电光伏装机75GW以上,其中光伏发电约占2/3,至少要达到50GW。BIPV直接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是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主流应用形式。
据行业测算,我国每年建筑业竣工面积40亿平方米,若实现5%的BIPV应用,每年新增可装机容量约20GW,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反观目前,我国BIPV产业规模尚不足50亿元,随着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以及BIPV材料价格持续下降,未来BIPV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期待政策支持,扩大示范引领
据了解,已完成的近零能耗建筑项目不仅能耗大幅下降,其室内环境品质也大幅提升,正处于从单体应用到规模化推广的关键阶段。
但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坦言,由于我国近零能耗建筑起步较晚,尚存在技术体系不完备、施工工艺不规范、标准规范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市场认知有限,目前还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要在全国范围顺利普及,还需要在法规、标准、监管、激励等方面下更大力气。
以BIPV为例,全国工商联指出,作为新兴产业,在政策方面,2020年底到期的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政策和绿色建筑奖励政策均不是针对BIPV制定,难以满足投资回报需求。同时,分布式“隔墙售电”等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缓慢,严重制约分布式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虽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BIPV的技术规范,但尚未出台各环节具体标准规范,影响了推广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全国工商联建议国家加大对BIPV的政策支持力度,将BIPV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纳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
在扩大应用规模方面,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应鼓励各地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BIPV试点城市建设。
全国工商联建议,地方政府积极开展BIPV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在民生、工商业、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机构等领域发展光伏应用,加快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基础设施等城市要素融合发展,新建区域、新建建筑优先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带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
倪海琼亦建议,在公建项目中加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引领,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中加深应用,在城镇化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考虑采用“专项补贴”形式鼓励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