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专题

中国能源报 2024年12月02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乌海市:竞逐新赛道 奏响能源转型新乐章

■赵永刚 《中国能源报》(2024年12月02日 第 20 版)

  多种产业在乌海蓬勃发展,图为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隅。

  图为乌海市能源建设步伐稳中有进,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为乌海中玻特种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智控玻璃生产车间。

  图为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隅。

  图为乌海市城区一隅。

  在祖国北疆、黄河之滨,一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市——乌海市,正以坚定的步伐踏上能源转型之路。

  乌海市,曾经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传统能源产业在过去的岁月里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乌海市深刻认识到能源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乌海市积极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推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实现从传统能源城市向现代能源经济城市的华丽转身。

   

  ■■ 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焕发新活力

  在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西来峰公司,洗选后的煤在这里经过高温干馏等工艺,可生产出甲醇、焦油、硝铵等产品,在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这些产品又可以为乌海市培育起的下游企业提供丰富的生产原料,持续推动乌海市传统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丰富的产品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我们生产的这些化工产品基本都在本地消化转化,为当地产业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西来峰公司总经理王利民说。

  近年来,乌海市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关停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和洗煤厂,淘汰部分焦化产能,加速推进矿权整合、焦化产业整合重组、煤炭洗选加工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规划建设综合性煤炭产业园,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多种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奠定了基础,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乌海市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产业,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乌海煤炭、煤焦油资源,生产出普通炭黑、特种炭黑、超导炭黑,填补了乌海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特种炭黑的空白。中创联盛的沥青、恒业成的混炼胶、青石的高牢度分散染料也是该市煤基新材料产业的代表。如今,乌海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煤基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在转型中,乌海市还加快传统能源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步伐,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煤炭洗选等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为传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新兴产业加速聚集凝聚新动力

  在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乌海市全面布局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加快推动能源绿色变革,全力打造集“风光氢储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在乌海协合维昱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通体洁白的风力发电机高高耸立,源源不断将绿电送往千家万户。

  “风力发电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促使发电机发电。别看风力发电机转得那么慢,1台4MW风电机组在满发状态下,每小时可以发电4000度,相当于20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总和。”乌海协合维昱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工人张金龙说。

  乌海市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庞大的电力消纳能力和应用场景。行走在乌海大地,闲置屋顶、荒山空地、矿山渣堆,一组组光伏板装点而成的深蓝色“海洋”星罗棋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黄白茨煤矿、五虎山煤矿的排土场、采煤沉陷区等区域,实施“光伏+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利用项目,实现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生态恢复、土地立体利用。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乌海市在市内布局市场化并网项目,实现产业项目绿电物理连接;市外以“阿电入乌”项目为示范,初步形成市内外共同发力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格局。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速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蒙西电网调峰能力,扩大电网接纳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容量;制氢、储氢、用氢等氢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推进增量负荷绿电配置、存量负荷绿电替代,合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大型新能源基地和绿电替代合作示范区。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方向,乌海市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乌海及周边地区绿色能源消纳基地,加快建设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抢占经济发展新赛道,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当前,乌海市已引进建设华恒、君正、三维、东景、广锦等5个BDO一体化项目及8个下游配套深加工项目,建成在建BDO产能达160万吨,初步形成BDO—氨纶、BDO—锂电池溶剂、BDO—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BDO—医药中间体等全产业链条,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初见规模。预计到2027年,乌海市BDO产能将占全国BDO总产能的30%以上,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抽“水”蓄能,立足新阶段,乌海市蹚出一条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 产业协同充分释放新魅力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乌海市注重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升能源转型的质量和效益。

  清陶(乌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陶能源”)建设的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是乌海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走进清陶能源乌海项目现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从上游专用原材料到固态电池制造,再到固态电池应用与回收,清陶能源实现了固态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其制造的固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耐高温、长寿命等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已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领域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巨大。“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计划建设5万吨固态电池专用材料、10GWh固态电池及储能系统,以及配套的风光新能源与储能电站。项目达产后将新增总产值超150亿元,新增就业1500余人。项目一期占地面积315亩,建成后将具备生产5万吨固态电池专用材料产能,2026年一期全部建成投产。”清陶能源综合办主管贾云波表示,项目通过打造固态电池专肌材料零碳产业园,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及乌海新能源产业转型提供强劲支撑。

  距离清陶能源不远处的乌海市18GW光伏组件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历经近40天建设,综合楼、办公楼及生产厂房等主体建筑设施已拔地而起。该项目由内蒙古晶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主要产品为双玻组件,包含异质结、0BB、钙钛矿、柔性发电薄膜等,预计总投资55.8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左右。

  围绕打造2个产业集群、5个全产业链群,乌海市强化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紧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延链补链,瞄准结合点、找出空白点、扩展延链点,深入策划筹办杭州招商推介会、乌海市(长三角)精准招商恳谈会,先后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乌海市注重能源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新能源产业与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融合,形成产业链优势,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乌海市还积极推动能源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发展能源金融、能源物流、能源科技服务等新兴业态,为能源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目前,乌海已建成投产新能源项目22个,装机规模94万千瓦,已批复在(拟)建新能源装机规模175万千瓦,全部建成后,乌海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260万千瓦以上,预计2025年能源装机占比超过35%。届时,乌海市的传统能源产业将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将更加完善,区域能源合作将更加紧密。

  乌海市的能源转型之路虽面临挑战,却充满希望。未来,乌海市将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行动,奏响能源转型的新乐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乌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