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报 2024年11月18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新能源为保障能源安全贡献“新”力量

■本报记者 董梓童 李丽旻 《中国能源报》(2024年11月18日 第 11 版)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能源转型进程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发电装机规模和电力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

  十年夯实制造根基。我国新能源产业以“降本增效”为发展主线,产学研联合攻关“硬科技”,创新材料层出不穷,设备功率持续打破纪录,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为产业更新迭代提供充足动力。

  十年打造应用强国。我国新能源产业坚持分布式与集中式并举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飞猛进。

  十年促消纳。我国新能源产业多措并举,发挥锂电池、氢能等灵活调节能力,促进就地消纳,依托“大物移云”实现数字化管理,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绿电”可靠性安全性持续提升。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发展制约、保障能源安全的本质要求。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能源实现历史性发展,有力支撑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助力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

  ■■争当能源低碳转型主力军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只有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增加能源供给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新形势、新要求下,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发电量不断提升,促进能源转型底色更“绿”,有力支撑了能源安全供应。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截至7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06亿千瓦,提前6年多完成我国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截至9月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新增总发电装机的比重超过80%。

  十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实现跃升式发展,成为低碳转型主力军。以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分布式新能源打开了农村新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陆续启动。

  随着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也实现蓬勃发展。结合工业、交通、建筑等典型应用场景,新能源正在不断融入各行各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绿电”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

  十年来,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2023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4%,较2013年提高10.9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9.7%,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指出,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不断增长,有力带动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将为我国能源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硬科技支撑系统坚强可靠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要实现能源转型,就要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就要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要支撑性电源和调节性资源占比合理。

  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十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始终坚持走技术创新道路,以技术产品的加速迭代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风电已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10兆瓦,单机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光伏在运组件转换效率和钙钛矿等新型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的不断提升,支持其发展的电网灵活性提升和改造需求也开始显现。一批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落地实施,多个构网型储能项目开展验证。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表示,此前,电网主要是根据核准的容量和发电量来保障电力供应,未来要转向市场化运作,新能源发电预测的准度和精度将持续提升。同时,构网型技术产品将持续涌现,可自身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持,促进电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我国新能源企业研发布局构网型技术,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运达股份等企业都在构网型风电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此外,构网型储能设备也已规模化投入应用,今年上半年,青海格尔木弥盛50兆瓦/10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运行,成为全球首个高海拔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

  技术创新迭代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动力,未来,新能源将不断降本增效,使全社会用电成本更加合理,“绿电”将会更加安全可靠,为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

  ■■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新引擎

  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为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我国能源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擎。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4年至2023年,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6%增长至18.5%,其中,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量的贡献率达45.2%。

  刘汉元说:“我国技术走向世界,向全球打开了大门。我们帮助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建设生产线,助力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领先,不仅助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更是世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多年来,我国坚持扩大开放,助力全球能源市场供应更稳。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放竞争中,我国新能源产业练就了真本事,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过去十年间,我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目前,我国风电光伏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能源绿色转型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国际形势趋于复杂,为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正持续与世界各国共享知识和经验,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