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复电行动中,南方电网公司运用了大量高科技设备助力抢修复电,大批“硬核”科技装备在一线抢修现场大展身手,成为打赢抢修复电战的“定海神针”。
南渡江上,以往挺立的铁塔被拧成麻花。抢修人员在24小时内完成了拆除、组立3基铁塔任务。若采用传统作业手法,至少需要一周。
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让此次抢险更为迅速、更加智慧。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发挥各“利器”的最大化功效,快速完成抢修任务,亦考验着南网铁军的实力。
●新设备助跑抢修速度
在广东湛江徐闻县某抢修现场,村民们围在一个从未见过的设备面前啧啧称奇。这个有“钳子”、有挖斗、有履带的庞然大物是南方电网(广东)综合应急基地应急特勤队带来的路履两用遥控多功能钻孔立杆“机器人”。
“一般靠人力要3—4个小时才能竖起一根电杆,这个立杆‘机器人’从拆除旧杆,到挖坑换杆,只需20多分钟。”广东电网公司应急中心副总经理刘文松介绍道。“断了的低压杆完全复原,仅靠人力需要8个人耗费20分钟,上了吊车后3个人十几分钟就能搞定。若是最困难的中压线杆,仅靠人工抬杆就得14个人,上吊车后依然是3个人就能完成,且仅需半个小时。”深圳供电局支援海南抗击台风“摩羯”抢险总队一班长朱伟武说。
根据对台风影响的评估,广州供电局抢修队伍带来了发电车、吊车、随车吊、钩机、高空作业车、拖车、路灯车、移动电源车等大型机械,把广州全场景机械化施工经验带到了海南的抢修现场。
在110千伏玉桂仁线的紧急抢修任务中,技术团队通过现场勘察和评估,在面对施工段跨越江面、施工塔位处于江中、作业空间受限、施工窗口短促的严苛条件时,果断利用该塔位靠近南渡江大桥的地理位置巧设施工点,利用机械化机具组合施工的方案拆除、组立铁塔,24小时内快速完成拆除和组立3基铁塔的抢修任务,保障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供电稳定。“如果采用传统作业手法,3基塔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说起这个任务,广东电网能源发展公司在海南主网抢修复电现场的指挥部技术组组长张耀非常自豪。
●新技术让抢险更智慧
动中通卫星指挥车、综合运用卫星遥感、重载无人直升机、MESH自组网设备……在此次抢修复电中,复电抢修队亮出了自己的“硬核”利器,高效支撑了此次抢修复电工作。
海南电网公司电科院(生产指挥中心)副院长陈林聪介绍,与10年前相比,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本次抗击台风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覆盖全岛11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发布故障诊断定位信息249次,精准定位台风后设备受损情况,为快速复电提供有力支撑。”陈林聪说。
复电抢修队首次在此次抢修复电中应用了“中继无人机+卫星实时传送”技术,通过中继无人机进行应急勘灾,并通过卫星实时传送灾情画面至应急指挥中心,为抢修复电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南网通航公司的空中巡检队伍利用无人机在海口、文昌、儋州多地开展灾后输电线路应急勘察,共完成了118回、1849.094公里输电线路的应急巡视,为开展抢修复电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海南文昌是本次台风的重灾区,广西电网公司4000多人的队伍在此区域不同地点同时作业,他们面临着作业面大,现场管控难度较高,安全施工、进度质量、车辆调配等重重考验。“我们充分借鉴了之前救灾抢险工作的经验,充分考量了上下协调、左右调度的问题,带过来了成建制的队伍。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两级通讯机制、应急联络机制、队伍协调分配机制等,都在抢修复电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西南宁供电局生技部经理毛学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