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磨一剑。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我国出台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一个多月后,这部备受瞩目、承载期待的能源“母法”将正式实施,并给我国能源转型带来深刻影响。
我国能源法律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实施时间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时间是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实施时间是2010年……这些能源领域的单行法相当于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框架的“四梁八柱”,构建起能源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然而,这些单行法律颁布时间较早,对标新时代能源发展的新要求,亟需出台一部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作为调整多能源品种之间关系的总体遵循。因此,《能源法》的出台无异于是健全能源法治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领域法治基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同时为接下来进一步制定配套的法规规章,提供了上位法的依据。
《能源法》打破了能源的条块分割,从整个能源体系的发展层面,对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提出明确要求,是完善能源安全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能源法》明确了能源低碳转型的具体要求,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尤其是,它更加明确规定了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可再生能源的“优先”地位,反映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和足够底气。
当前,全球正加速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清洁能源产能快速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世界。以绿色发展为底色,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在《能源法》护航下,中国的能源转型必将驶入高质量、高效率的新轨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劲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