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披露的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煤炭、电力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呈“冰火两重天”,煤价下降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我国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总体下降。上半年,国内主要煤炭产地减产明显,进口煤炭持续补充,供需格局整体宽松。下半年以来,国内原煤产量逆转下降态势,恢复增长。业内认为,伴随煤炭消费旺季来临,迎峰度冬、钢铁去库存持续提升煤炭需求,煤炭主要产地、企业将持续增产增供,今年后期煤炭供需预计总体平衡,但也要面对一些不稳定因素。
●●煤价下跌致煤企盈利下降
伴随今年国内煤炭价格继续回落,煤炭企业营收、利润明显下降,部分企业煤炭销售难度加大。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透露,前三季度外购煤销售量、采购及运输成本增长,抬高营业成本,同时煤炭平均售价下降,造成利润持续降低。
今年上半年,煤炭行业已出现“量价齐跌、业绩下滑”现象。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以来,煤炭行业应收账款长期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的较大规模,占行业年度利润总额的八成以上,货款回收难度较大。截至8月末,煤炭行业应收账款5293亿元,已连续26个月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较大规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宋梅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企业利润回升,需要煤炭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企业需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煤矿的开采规模,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另外,探索深加工煤炭产品、将煤炭转化为其他产品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也是提升利润的重要手段。“企业还需优化成本结构,减少不必要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政府部门需要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应推动建立煤炭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缓解行业内企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均衡问题。”宋梅同时指出,简化行政程序、优化监管环境等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也必不可少,这样可减少煤炭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多重因素拉低煤价
回顾上半年,我国主要煤炭产地安监趋严,加之“查三超”等政策实施,上半年煤炭减产效果明显,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2.7亿吨,同比下降1.7%。下半年以来,我国原煤产量逆转下降态势,恢复增长。总体看,今年1—9月,我国煤炭产量34.8亿吨,同比增长0.6%。
煤炭产量增幅有限,进口量同比增长,对国内煤炭供应形成有效补充,国内煤炭市场供需格局整体偏宽松。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煤炭进口量创历史同比新高,达3.9亿吨,同比增长11.9%。进口煤较国内同热值煤炭存在价格优势,压缩了市场对国内煤的需求。
除进口煤的冲击外,耗煤行业需求下降也是煤价下跌的重要原因。
钢铁行业是煤炭第二大需求行业,其需求下降带给煤价较大压力。宋梅表示,焦煤价格依赖下游钢铁等行业的景气度。今年3月以来,下游钢铁及相关制造业的需求恢复速度及幅度均不及预期,钢铁产品市场价下跌传导至原料端,导致焦煤价格快速下滑。“另外,今年前7个月,建材行业耗煤量较上年同期也有下降,煤炭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少。”
“今年煤化工行业耗煤量维持9%以上增速,是四大耗煤行业中唯一耗煤量增长的行业。新型煤化工在建产能保持一定规模,随着产能持续落地,煤化工对煤炭的需求有所增长。”宋梅表示,煤化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市场的需求压力,但由于煤化工耗煤规模低于其他三大行业,其增量难以弥补耗煤总量的下降,对煤价的支撑作用相对有限。
●●煤企利润提升仍承压
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局面逐渐显现,导致煤价整体下行,但随着冬季储煤工作推进以及政策助力经济修复、重大项目推进,煤炭需求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增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随着我国冬季煤炭消费旺季来临,主要产煤省份和煤炭企业将全力做好煤炭稳产稳供工作,预计后期国内煤炭产量将维持高位,今年产量同比有望延续增长态势,全年进口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同时,预计后期我国煤炭供应比较充足,煤炭需求将保持同比增长,煤炭供需形势总体或相对平衡。但考虑到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可能存在结构性偏紧情况。
“虽然煤炭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的温和复苏驱动下呈现向好迹象,但下游产业需求不足依然对煤炭市场造成压力。进入冬季,电力和供暖会推动煤炭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煤炭企业利润。”宋梅表示,但利润提升期望也会受多种因素制约。
“首先,全球煤炭产量有所增加,进口供应增加可能会抵消价格上涨影响。另外,新能源电力供应能力提升,也可能会影响煤炭市场价格。”宋梅进一步指出,“综合考虑些动态因素影响,虽然煤价可能因季节性需求而短期波动,提高煤价可以拉高煤炭企业利润,但不足以显著提升煤炭企业的长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