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显示,目前气候变暖主要跟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密切关系。”近日,在第三届碳中和(西安)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说。
与会专家认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我国的能源转型需要依托人才支撑、技术创新以及全球合作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途径。
■■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必然选择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是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将对健康中国构成重大风险。”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徐华清说。
多位专家表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能源是主战场,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必然选择。《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尤其是过去十年间,我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风电、光伏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陕西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发电量近560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0.6%。”据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杨武民介绍,尤其是太阳能光伏、新能源乘用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产值超千亿的产业加速发展。
作为一家扎根西安的高端存储芯片生产企业,自2020年以来,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通过购买REC(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和PPA(Power Purchase Agreement)协议的方式,在中国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不断地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减少半导体制造和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生态气候保护作出更大贡献。”该公司董事长朴性昱说。
■■ 培养低碳人才从青年抓起
《中国能源报》记者也注意到,人才短缺与需求猛增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说:“‘十四五’期间,我国‘双碳’人才缺口以百万计,目前从业者仅为15万人左右,绿色低碳领域的新发职位和就业需求逐年增长,但是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相关领域学科结构单一,区域科教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制约着‘双碳’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西北大学扎根西北、放眼世界,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碳中和学院,CCUS成果转化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我校作为中国最早从事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研究的高校之一,拥有CCUS领域唯一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标准与国内发展路线图的制定。同时,学校先后5次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协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边会。”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说:“今后,我们将聚焦产业需求,携手探索‘双碳’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共筑人才高地。”
青少年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历史的使命。本次大会特别策划了主题为“低碳行动,少年有责”碳中和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陕西省10个地市的100所中小学,开展100场“双碳”科普宣讲。同时,组织西安市20所中小学的师生代表参与“双碳”科普研学活动。此外,还将启动“绿色星球,你我共守”青少年线上低碳知识竞赛,通过竞赛鼓励青少年学习低碳环保知识,激励他们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 关键还要依靠技术进步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有可能会达到110亿—120亿吨二氧化碳。”朴世龙说。
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碳中和呢?朴世龙认为,目前主要有三个途径,大幅度减排、碳捕集与封存以及陆地和海洋碳汇。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看来,关键要依靠未来技术的进步。“我们团队从几十项技术中,经过认真筛选,认为储能、氢能、CCS、CCUS、核聚变等这五项是最关键的技术。”
以储能为例,金之钧分析称,众所周知,新能源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它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而间歇式能源最主要靠储能。储能以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最主要满足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小规模、小功率储能的需求,对于上网大功率、大规模储能,现在还缺乏有效技术的支撑。“所以,下一步研究大规模的储能技术,是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使得更多太阳能、风能能够并网。”
“再如,我认为CCUS技术是人类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但是商业模式还没建立起来。”金之钧说,希望更多的企业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