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9月30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加“油”争“气” 风帆正劲

■本报记者 渠沛然 吴莉 《中国能源报》(2024年09月30日 第 03 版)

  图为中国石化古雷石化。

  图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泸208H3钻井平台。

  图为中国石化“深地一号”钻井现场。

  图为中国石化加氢站。

  图为中国海油锦州25-1南油气田上,我国海上首座“五星连珠”平台。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经济运行的“血脉”。

  2023年,我国原油年产量2.09亿吨,比1949年增长1740.9倍;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年均增幅达1170万吨油当量。

  在不断挖掘勘探开发潜力的同时,油气行业大力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管网集输、互联互通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油气行业和着祖国铿锵前行的脚步和飞速发展的足迹,成绩斐然。

  75年来,我国油气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飞速发展,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化工大国和第二石化大国。

  75年来,我国油气工业滚石上山、闯关夺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

  75年来,油气工业伴随祖国一同成长,创造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的奇迹。能源安全,油气安全是重中之重。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油气行业将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挺起能源发展脊梁,蓄足发展底气,奏响跨越发展最强音。

  ■■ 端牢能源饭碗,推进增储上产

  1960年3月,一场大规模会战在大庆揭开序幕。到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648万吨,中国需要的石油已经基本自给。同年,四川巴渝输气管道建成,拉开我国天然气管道工程发展的序幕。

  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1978年,中国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并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天然气进入快速增长期,产量增至138亿立方米。这一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站在了新的起点,油气工业呈现油气并重的特点,进入稳油增气新时期。

  此后,油气产量持续攀升,原油产量年均增长10.6%。油气工业规模实力呈现跨越式提升,油气产能建设快速增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此外,海上油田上产势头强劲,石油增产量占全国增量的一半以上。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亿立方米,成为支撑我国能源自给、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又一“定海神针”。

  叩问万米,油气进一步掘进深地。

  放眼祖国西部,在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上,超深层油气产量和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钻机轰鸣声不断向地下钻进。

  在这里,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进军超深油气,勇攀深地领域“珠穆朗玛峰”,开启了我国深地钻探“万米时代”;在这里,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重点油气项目——“深地一号”聚焦深地勘探开发,在“生命禁区”探索勘探奇迹;在这里,塔里木油田扛起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和南疆保供首要气源地的职责使命,让滚滚“福气”惠及西气东输沿线及下游4亿多居民和南疆800万各族群众。

  海南岛东南部陵水海域,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作业水深近千米。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开发钻完井项目副经理马传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中国海油建立了深水高压井钻完井核心技术体系,为气田的顺利投产打下良好基础。

  在非常规油气领域,2023年12月,我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焦页6-2HF井,累计产量突破4亿立方米,创全国页岩气单井累产最高纪录。与此同时,煤层气稳步推进中浅层滚动勘探开发,深层实现重大突破,全年生产煤层气超过110亿立方米。

  从陆上油田开发到海上油气探索,从国内增储上产到海外多点开花,从常规油气攻破到非常规提产增效,从油气中浅层深耕向深层不断挺进,书写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答卷,油气行业责无旁贷。

  ■■ 锻造大国重器,储运设施托底

  油气勘探区块日益复杂,开发难度加大,对油气技术提出了向精细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更高要求。

  多年来,油气勘探理论和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油气勘探领域不断拓展。进一步丰富油气勘探理论,提高油气勘探技术水平,不断夯实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基础十分重要。

  西北荒原戈壁上,“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在金色的胡杨林间傲然耸立。该井井深9432米,需要穿越9个地层才能将深埋地下的油气开采出来。为解决开发难题,中国石化创新发展深层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及装备,推开了超深层油气宝库大门。

  陆上油气装备研发能力大幅提升,海洋油气“大国重器”持续“上新”。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攻克13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向1500米超深水跨越;深水、浅水水下采油树和海洋拖缆、海底节点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均实现国产化自主研发。

  从万米深井打造“中国深度”,到发现我国首个亿吨级深水深层大油田;从煤层气突破深度禁区发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气田,到页岩气发展向深层跨越,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为保障油气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助力深层超深层、海洋深水、非常规油气成为增储上产新阵地。

  油气要采得出,更要送出去且储得住。

  近年来,我国油气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其中,国内油气管道从零起步到初步形成“全国一张网”,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初步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输气能力从2020年的2230亿立方米增加到3290亿立方米,增幅达48%,天然气“全国一张网”日供气能力超10亿立方米。中亚油气管道、中俄油气管道(东、西双线)、中缅油气管道、海上进口四大油气进口通道进一步巩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

  作为重要储气设施,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天然气调峰、安全保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地下储气库和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日益完善,储气能力大幅提升。国家管网集团与相关部委、上下游企业建立常态化天然气保供工作机制,构建“足量入网资源为基础、充裕调峰能力为补充、适度应急储备为托底”的多重防线,推动“全国一张网”供气能力增至超10亿立方米/日。

  ■■ “引进来”“走出去”,合作互利共赢

  油气保供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逐渐迸发,离不开油气市场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油气市场化改革是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探索创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市场有序放开,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取得关键进展。

  改革奋进,油气行业一直在路上。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一条新路”,1978年—1988年,我国石油工业通过率先采取产量包干政策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使中国石油工业走上自我壮大的轨道。2013年后,我国油气领域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油气行业着力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仅看成品油终端市场,我国加油站行业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共同竞争的格局。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力的加油站加速被市场淘汰;外资跑步入场,抢占市场份额;民营加油站网络进一步出现外资化、品牌化的特征,出现新型连锁模式,经营水平有较大跃升。

  市场化改革极大促进了油气事业发展。油气企业在深耕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同时放眼海外,实现了海外勘探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1993年,我国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部署,开启了国内油气公司“走出去”的步伐。同年,中国石油中标秘鲁塔拉拉油田7区,迈出了“走出去”实质性一步,海外事业由此“启航”。

  从零起步,30年来,我国油气公司勘探开发活动已遍布全球,覆盖陆上、深水、常规和非常规等各个领域。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石化加快打造规模化、效益型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在境外23个国家拥有44个勘探开发项目,近十年,累计完成权益油气当量产量近4亿吨。坚持用全球资源服务全球市场,与境外80多个国家开展油气贸易。2023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原油贸易超2.3亿吨、LNG贸易超600万吨,开放条件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持续提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石油企业全方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油气合作,在国际合作中充分发挥能源先行的前锋作用,构筑起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能源纽带。油气央企先后在20多个国家开展了60多个油气合作项目。2018年,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巴西的里贝拉油田、俄罗斯的亚马尔LNG等大型项目进展顺利;与卡塔尔签署LNG供应大单,完成哈萨克斯坦2座炼厂现代化升级改造。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不断增长,国际合作开出油气繁花。

  ■■ 转型全面提速,乘“新”而上谋突破

  石油和天然气是能源发展的脊梁,是保障能源持续供应的基石和“粮仓”。在能源转型大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油气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发生巨大变革,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议题,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油气行业更好承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的战略途径和现实选择,油气行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立足统筹推进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发展,油气开发企业在切实做好稳油增气、提升油气资源自主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步伐,在推动传统油气生产向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和新材料制造基地转型发展,持续推动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亮点成果。

  天山脚下,近55万块光伏板相连成片,宛如蓝色的海洋,向戈壁深处不断延伸。这是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平稳运行超400天,生产的绿氢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附近的塔河炼化,助力炼化企业降碳增绿。

  辽阔海上,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年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平台工作海域距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为我国风电开发从浅海走向深远海作出积极探索。

  “老牌”油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建成油气领域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立足油田清洁用能需求,建立包含清洁供能体系、多源互联电网、柔性生产负荷、多元储能系统在内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已建430兆瓦光伏、4.2亿千瓦时自发绿电全量消纳,有效支撑胜利油田生产用电绿电占比突破17%,年节约标煤2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73万吨,开启了全产业链“控能、降本、增绿、减碳、提效”新实践。

  此外,中国石油吐哈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运。围绕油田绿电需求,依托油区太阳能资源,大力开展清洁替代,利用油田电网建成12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每年为油田提供清洁电能2.27亿千瓦时,全部自行消纳,将油田总用能中新能源占比提高到21%,年节约标煤6.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1万吨,探索构建油气光电储深度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绿色转型步伐走得很快,从几大石油公司的战略定位就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业务布局转向综合能源。不仅发展传统的石油天然气业务,还往氢能、绿电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焦锋说。

  新时代、新征程,油气行业正奔驰在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上。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赓续前行再奏华章。未来油气行业将不断创新,积极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夯实硬实力,锻造“新”技能,继续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