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漫步古盐田(远足)

■付振强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9月23日   第 20 版)

  海南儋州有片千年古盐田,位于洋浦半岛的盐田村,是中国目前现存最早、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晒盐工艺的古盐场。该盐田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被誉为古法制盐的“活化石”。2008年,其晒盐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盐田村,村口几块巨大的火山石率先映入眼帘。在椰树和芭蕉叶的掩映下,“千年古盐田”几个字格外醒目,空气中飘散着海盐的味道。越过密密匝匝的树林,眼前呈现一大片低洼的滩涂地,上面散落着很多黑褐色的火山玄武岩石。远观,还以为是陨石,近看,这些被盐工们削去一层的火山岩像极了一块块光滑如镜的砚台,它们便是古法晒盐的盐槽。

  相传1200多年前,一群以“煮海为盐”的盐工,从福建莆田南下琼州海峡后,落脚儋州,无意中发现这片滩涂地上的石头经过海水浸泡和烈日的暴晒,上面居然会留下一层白花花的海盐。于是,盐工们就地取材,将海边散落的火山岩石削去一半,并将石头的中间部分打磨平整光滑,凿出可以淋水晒盐的石槽。他们还一改过去“煮海为盐”的传统做法,利用海南岛高温日照的特点,把经过烈日晒干的海滩泥注入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入火山石槽内,经高温暴晒后制成盐巴。这种按“纳潮—晒泥—制卤—晒盐—收盐”五步古法工序制作出来的海盐,白如雪、细如棉,咸味适中纯正,没有苦味,具有纯天然、无杂质、颗粒小、可直接食用等特点。

  由于这里的盐味鲜,久藏的老盐巴还对各种疾病有疗效,比如可消炎散淤、清热退火。清代乾隆皇帝闻报后,曾御书“正德”赐给盐田人,以示赞誉。如今,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沿袭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讲述着老一辈盐工“洋浦盐田,朝水夕钱”的制盐故事。

  盐田村人不仅会制盐,也会围绕盐业开发出许多“盐”的衍生品。

  来到盐田村,不能不品尝盐焗鸡、盐焗蛋、盐焗虾等特色风味,尤其是盐焗鸡的做法,就是当地盐户们的一大发明。

  在古盐田一侧的树林里,支着许多彩条布搭起的帐篷,村里的妇女们每人面前都燃着一个炉子,上面是铁锅,下面是熊熊燃烧着的木柴。掀开锅盖,待热气散去,里面是满满一锅白盐。用铲子探宝一样挖下去,一只只白条鸡陆续被“挖”出来。拎出一只剥掉外包装纸,一股热腾腾的肉香味立刻扑面而来。这种利用海盐包裹“焗”出来的鸡肉软烂嫩滑,只几下便轻松扒开,吃起来咸香适口,十分鲜美。

  古盐田的确如我所想,虽历经1200多年岁月磨砺,仍生生不息。它无声,却处处彰显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它不语,却经年累月地把一捧捧“瑞雪”送进万户千家。偌大的盐田像一方古砚,千百年来任由盐田人精雕细刻,绘就出一幅幅雪白的画卷。幸运的是,古盐田虽历尽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勃,得以让现代人趋步上前触摸历史,与时光对话。

  谁说只有老古瓷、旧木器才算是老物件?古盐田也是那落满岁月风霜却依然熠熠生辉的“压手”老物件,它讲述历史,传承文化,见证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