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电”亮生活

■张东伟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8月19日   第 20 版)

  虽然我曾多次到过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但再次走进,还是被深深震撼。离开电站时,脑海里频频浮现出关于电的记忆。

  小时候,在燕山深处的农村老家,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没有电的世界里。或者说,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叫“电”的东西。每逢夜晚,整个村庄一片漆黑,家家户户都点上煤油灯照明,条件好些的人家能买上几根蜡烛,比油灯亮,也没有烟。父亲曾买回一个手电筒,里面装着两节电池,轻轻一推开关,便射出一束光,这是我记忆里最早关于电的神奇印象。

  上世纪60年代,父亲因为曾在承德双塔山短暂当过电工,公社成立广播站时,他被推荐当上了广播站的外线工。父亲带着几个村民,从外面翻山越岭拉进来一根电线,到村里又分别拉到各家各户,从各家房檐下拉过来,再引进屋,在墙上安装一个小喇叭,还有一根地线。每天早、中、晚三次广播,能传出播音员的声音,还能收听歌曲、唱戏等。一根冰冷的细铁丝线,竟能传导出奇妙的声音,更让我觉得神奇。

  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地区开始兴修小水电。当时在村里当干部的大伯带领众人,硬是从大河边上开挖出一条水渠,并买回小水电设备,在水渠下游建起了小水电站。经过多次试验,小水电站成功发电,村里家家户户亮起了电灯。

  虽然小水电容量比较小,村民家里只能安装15瓦的小灯泡,昏黄幽暗,但毕竟比煤油灯亮了许多,村里的孩子们再也不用趴在煤油灯下写作业了。除了解决了乡村照明问题,小水电站还帮村民办起了粮食加工厂,白天不用电,就用电磨米,我们村是全公社第一个办小水电的村,也第一个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点灯不用油,磨米不用手”。

  村里有个三爷,早些年闯关东去了东北。那年回家过年,带回一根白炽灯管,除夕夜才拿出来安装上,屋里瞬间通亮,照得窗户纸雪白雪白的。村里一传十,十传百,都跑来看稀罕,院里院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些孩子,更是兴奋地蹦跳并欢呼。

  上世纪80年代,我大学毕业来到承德市工作。当时远郊的双滦区有个滦河发电厂,厂里有两根高耸的烟囱,厂区整洁,绿化很好,还建有一个高标准的游泳池,利用发电余热就能保持合适的水温,近二十公里的市区居民也都来这里游泳,让我们很是羡慕。

  不过,那时城市里的电也不够用,尤其到了晚上,会经常停电。到了上世纪90年代,依然会分片拉闸限电。有时正洗着澡,就断电了,有时停电时间一长,冰箱的冷冻室就开化了。因为停电,各家都备着蜡烛,避免夜里摸黑。

  时光荏苒,关于电的记忆在不断更新。尤其近些年,我有机会了解了更多电力的人和事,深深感受到电力工业的巨变,感受到承德立足资源优势,追光逐日、向风而歌,打好清洁能源发展牌的信心。

  承德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后劲十足。山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划一,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原野上,一座座风机迎风而动,风变成了独有的资源;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连接到变压器,源源不断将电流传输到电网,送至远方。更为欣喜的是,过去漆黑的村间小道,纷纷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夜晚灯光明亮的乡村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电力,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蝶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电网四通八达,照亮了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和便利,也带来了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供职于承德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