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天然气消费重回快速增长轨道,消费规模再创新高。同时,国产资源持续上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显著,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天然气发展势头足。
■ 供应增强消费增长
随着市场调节作用增强,国内用气结构持续优化,多能互补成效初显,市场需求也出现较快增长。《报告》指出,2023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达3945亿立方米,增量2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8.5%,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从消费结构看,城市燃气消费同比增长10%,占比33%;工业燃料用气较快恢复,同比增长8%,占比42%。发电用气同比增长7%,占比17%,新增气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达到1.3亿千瓦,气电顶峰保供能力显著增强,在迎峰度夏、冬季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需求潜力得到更好释放,离不开天然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增储上产的有力保障。
《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天然气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陆上超深层、深水、非常规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等盆地发现多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区。全国天然气产量23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增量123亿立方米,连续7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成为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
此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储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12.4万千米,建成长输管道里程超4000千米,全国LNG总接收能力1.2亿吨/年左右。
■ 改革深化技术创新
《报告》还梳理总结了过去十年进展和成果。
一方面,国家加快推进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天然气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加速形成。
同时,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发挥。干线管输价格形成机制由“一线一价”“一企一率”逐渐调整为“一区一价”。成立上海、重庆等多个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方式更加灵活,价格发现作用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持续突破,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取得新突破,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数智化转型卓有成效,天然气管道输送与储存取得系列技术创新,储运关键设备及施工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 市场向好公平开放
《报告》指出,中国天然气市场持续复苏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 21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
分行业看,天然气发电快速增长,主要受补位水电、气电装机增加等影响。城市燃气用气较快增长,其中交通领域受 LNG经济性明显、LNG重卡销量增长影响,用气快速增加。工业用气主要受经济持续向好拉动,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化工化肥用气小幅增加。1—6月,天然气产量12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天然气进口量9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8%,其中管道气进口377亿立方米,LNG进口525亿立方米。
展望下半年,虽然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宏观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天然气需求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为4200亿—42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7.7%;天然气产量2460亿立方米,增产持续超过100亿立方米;中俄东线进口气按达产计划增供,LNG进口维持增长态势。
在新一轮油气市场化改革方向指引下,天然气行业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公平开放,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强化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务实推进能源国际合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