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蓄电池、水泵、新能源汽车……在这里,你可以买到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新能源产品,小到几十块钱一盏的太阳能照明灯,大到几十万元一辆的国产品牌电动汽车,这里是全国首个新能源产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东新能源产品市场(以下简称“义乌新能源产品市场”)。
近期,《中国能源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义乌新能源产品市场,包罗万象的店铺、琳琅满目的产品、肤色各异的顾客、热火朝天的买卖……身处其中,切身感受到了“新三样”热卖全球的“烟火气”。
上午8时,大部分商铺已经开门,有的在整理产品,有的在打扫卫生,但基本上都做好了开门迎客的准备。没一会儿,客人就像潮水涌入各个店铺,其中不乏外国顾客。
在二层一家新能源产品店铺内,一位外国客人抱着一块类似蓄电池的产品,正在边比划边和店员进行交流沟通,店员随后拿出另一个类似产品进行讲解和对比,也就过了10分钟,外国客人连连点头,然后就在一张订单上签了字,一笔新能源产品订单就此达成。
“我们现在也卖给散客,但大部分客人尤其是外国客人都是带着‘任务’来的,他们目标明确、诉求清晰。基本上,只要在产品参数和价格方面能够达成一致,这笔买卖也就成了。”这家店铺店员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接连走访了几家店铺之后,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店主都是主动申请进驻这个市场,而且搬进来之后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辐射面也越来越广。大部分店主基本人手一张“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采购商名录、一张新能源采购需求客商清单,有的甚至已经开始组建外籍员工团队,力求将新能源产品生意从简单的采购和出口,扩大到出口后的上门安装及后续运维服务。
义乌新能源产品市场生意兴隆,折射出的是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韧性和以“新三样”为代表的外贸底气。“买全球,卖全球”,凭借小商品贸易崛起的义乌,正在悄然改变商品外贸出口新定位。
记者发现,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多家太阳能企业都已落地义乌,目前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5家已经在义乌建设了生产基地。显然,全球首个新能源产品市场落户义乌,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2023年3月17日,义乌新能源产品市场正式开业,首批入驻店铺超260家,包含200多个品牌万余款新能源单品,主要出口中东、非洲、东南亚、南美等“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和地区。
“这里是为新能源产品专门设置的卖场,我们一得到消息就着手准备申请入驻材料,获批后立刻就搬了进来。”捷尔科电器店铺店员对记者表示,“来买东西的客人都有针对性,货比三家是肯定的,但是‘好货不愁卖’,即便是进来随便看看,也是对我们品牌的一种推广。”
主营水泵、太阳能灯的立阔水泵店铺店员坦言:“义乌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吸引了许多新能源品牌来此开店,那边一大片是卖车的,咱们熟知的国内品牌都有。非洲、中东的客人对新能源产品需求很大,即便是那些没有此类需求的客人,也会来这边逛逛,这其实就是一种引流。”
记者注意到,义乌新能源产品市场“绿意盎然”,不仅仅体现在新能源产品销售方面,还在低碳运营建设方面有所布局。据了解,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与义乌商城集团合作,在新能源产品市场打造了一个“商贸城源网荷储协同示范项目”。
在二区东的数字展示厅,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为《中国能源报》记者进行了演示:“这个项目集光伏、储能、充电、智能控制、服务平台于一体,包括光伏车棚、快充桩、储能、智能控制、相变蓄冷、配电优化,这些都会接入终端综合能源智慧平台,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从而提高这栋楼(二区东)的节能管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据了解,屋顶光伏项目装机总容量约1.2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27万千瓦时;智能储能项目,新增3套250kW/680kWh储能电池,除了作为备用电源,还可用于降负荷、消纳光伏发电余量;充电桩项目,规划设计充电车位251个,第一期已建成44把快充枪,后续视需求情况调整方案,分期建设更科学、节能。
“我们以‘削峰填谷’策略运行,谷时充电、峰时放电,每天‘两充两放’。8年运行期内‘削峰填谷’收益约为392.54万元,覆盖投资成本并获益50万元。”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给《中国能源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我们测算,这栋楼(二区东)每年可以节约电费116万元,屋顶光伏按照25年运行期测算,25年共可以产生3193.4万度绿电,相当于减排8686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这栋楼一年耗电量来算,光伏发电占比约12.5%。”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利用小商品贸易积累下来的物流和贸易优势,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外商来此下单。“我国新能源发展蹄疾步稳,我坚信,这个新能源产品市场,终将成为‘世界级新能源产品一站式采购市场’。”义乌商城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