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两部门发文提出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建设

锚定生态优先 增绿光伏成色

■本报记者 李丽旻 董梓童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2 版)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沙项目。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将光伏开发与传统治沙相结合,开展光伏治沙项目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治理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知》强调,光伏电站建设与防沙治沙措施应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

  ■ 明确各环节建设标准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通知》提出,将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沙项目,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

  《通知》明确,光伏治沙项目场址原则上应在满足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优先利用未经治理的沙化土地。综合当地气象、水资源、地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特征等因素,合理确定场址范围和建设规模。

  对于光伏治沙设计,《通知》强调,应充分考虑当地防风固沙和光伏发电系统高质量运行的需要,根据场址开发条件,优化光伏电站总体布置方案、基础形式和电缆敷设方式,鼓励推广扦插式钢架桩基或螺纹钢制桩基,以及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合理设置光伏阵列间距和下沿高度。同时,按照“以水定绿”的原则,在光伏电站场区范围内及其周边需要治理的区域,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工程、生物措施相结合,科学制定防沙治沙方案或草原修复方案。

  在施工方面,光伏治沙项目建设除应满足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外,还应适应防沙治沙要求,满足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保、水资源利用等领域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采用对地表扰动较小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设备。

  《通知》同时要求,防沙治沙或草原修复项目开工时间应不晚于光伏电站项目开工时间,光伏电站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完成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 为生态治理开辟新思路

  今年3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5997万亩,种草改良6568.5万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5万亩。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是遏制土地沙化、推动国土绿化的重要手段。

  隆基绿能工作人员指出,在沙漠中,光伏组件可以遮挡日照,减少水分蒸发,避免晚上结露,而且清洗光伏板时喷洒的水分能够有效促进植被成活和生长。光伏与种植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光伏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极大改善光伏治沙区域的“小气候”,从而有效减轻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此外,光伏电站的建设需要通过螺旋打孔机灌注柱桩或直接采用金属螺旋桩制造桩基,靠强拉拔力稳定自身,增大和沙子接触的面积,增强稳定性,从而达到固结沙漠的目的。”上述工作人员进一步指出,“光伏板下一般可规模化种植各类乔木、灌木、草籽及草本植物,这类植物通常近地层分支较多,枝叶茂盛,也能大大增加地面的粗糙度,可以切断风与沙质地表的直接作用,降低近地层风速、减少输沙量,使流动沙地短时间内向半固定和固定沙地转变,从而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光伏与治沙有着先天的资源互补优势:大量的荒漠和充足的日照条件,为光伏发电提供了所需的土地和光照资源;通过光伏发电带来的收益,又可以有效提升土地价值。”

  天合光能工作人员也提出,围绕解决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标本兼治”和协同治理,光伏所代表的零碳未来,是从“治本”的逻辑角度,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一环。而“光伏+产业”协同发展则体现了“治标”的逻辑,为生态治理开辟了新思路。

  ■ 多产业融合实现共赢

  当前,光伏治沙正成为三北地区加强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方案,三北沙戈荒地区光伏项目正加速落地。

  2023年11月底,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并网。这是目前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年均生产绿电约4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2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319万吨。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的乌兰布和沙漠同样将光伏与沙漠相结合,建设了国华磴口10万千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实现修复治理沙漠3000亩,向电网年均提供绿色电力约2亿千瓦时。

  据悉,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已将“光伏治沙”作为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将“治”沙与“用”沙相结合,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现代农牧业协同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太阳能发电基地。截至2023年底,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陆续并网。“沙戈荒基地项目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发的光伏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了一批生态友好、经济优越、体现国家战略的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并通过统筹区域电网,发挥区域电网内资源时空互济能力,打破省际电网消纳边界,保障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消纳。”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治沙不仅可以发绿电,还可以发展耐旱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生态修复、生态经济和沙漠产业多位一体、治用并行、平衡发展的光伏治沙体系。

  《通知》同时提出,光伏治沙项目应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及其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必要的生态用水,持续巩固防沙治沙成果。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光伏治沙电站项目与生态经济、景观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同步做好相关配套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