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爱在巴彦淖尔

■孙鹤楠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20 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念念不忘的城。古长城、连绵阴山、苍茫沙海、浩淼湖面,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葵田和金黄麦浪……这便是我深深眷恋的家乡——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为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从地理位置上看,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祖国的正北方。因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300多个湖泊繁星般撒落在黄河沿岸,巴彦淖尔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湖之乡、候鸟天堂。其中,有“塞外明珠”之称的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淡水湖泊、我国北方典型的大型多功能淡水湖泊之一,以及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通道。

  奔腾的黄河水在开阔的河套平原放缓脚步,从秦汉开始,一代代勤劳智慧的河套儿女就开渠引水,挖出十万多条渠沟,年引黄河水50亿立方米,浇灌着1000多万亩优质耕地,成就了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与位于安徽的淠史杭灌区、四川的都江堰灌区并列为中国三大灌区。

  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上,独特的自然条件赋予了巴彦淖尔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北部,是广袤的乌拉特草原,戈壁红驼是世界珍贵畜种,二狼山白山羊绒被誉为“纤维之王”;南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盛产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喝着黄河水,背靠阴山下”,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河套小麦优良的品质,越来越多品类的小麦制品广受消费者喜爱。

  来巴彦淖尔,除了看美景,还要品美食。用河套优质面粉制作而成的糖麻叶、“土生土长”的河套番茄、享有“天下第一瓜”美誉的河套华莱士蜜瓜、鲜美的黄河鱼、开胃又好吃的面精、经典的铁锅焖面、手把羊肉就奶茶奶酒……如此众多的地方风物,总会令品尝过的人惦念。

  巴彦淖尔,是168.5万人的家乡。它面积并不大,从城南到城北,开车只需半小时,站在高处就能看到东边的麦田和西边的湖泊。然而它又很大,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都是它怀抱中的土地。

  到了秋日,向日葵硕果累累,玉米长出两米多高。黄金万亩,漫山遍野,沙海里也能种出稻米。葵花之乡,万倾花田,瓜子里也饱含幸福的味道。

  一望无际的河套平原上,农耕劳作展示巴彦淖尔人的辛勤,轰鸣的机器声讲述着巴彦淖尔人的专业,多方输送见证着巴彦淖尔人的能力,“天赋河套”远销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彰显巴彦淖尔产品的品质和美誉……

  鸿雁的故乡孕育着绿色的希望,天赋河套的农产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巴彦淖尔,既充满豪迈又饱含柔美,中华文明在这里延续,蒙汉人民以宽阔包容的胸襟,让河套文化沉淀出美美与共的特色。

  这里,春有春的美丽,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绝艳,冬有冬的傲骨……穿越西北一角,遇见终生难忘的风景,品鉴意犹未尽的美食,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就是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天赋河套,我的美丽故乡巴彦淖尔。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