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科技·装备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AI赋能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16 版)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AI)。“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将大数据、AI、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融合,广泛渗透于各行各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会长陈明海表示。

  ■ 企业积极拥抱AI

  当前,国内外石油和化工企业正抢抓AI发展新窗口、新机遇。据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人工智能分会秘书长刘文岭介绍,国外石油和化工行业AI研究主要联手IT行业巨头,比如,斯伦贝谢与谷歌、哈里伯顿与微软、贝克休斯与通用电气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

  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AI研究也快速发展。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例,中国石油提出并建设了中国石油上游业务信息与应用共享平台——勘探开发梦想云,打造了业务流数据流融合、勘探开发线上管理等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场景;中国石化围绕上游油藏、井、管网、设备设施等核心资产,借助信息技术全面辅助资产管理和效益优化,助力高效勘探、效益开发,达到资产价值最大化;中国海油则以秦皇岛32—6油田为试点,将“云大物移智”技术融入老油田生产,通过数智赋能、流程再造,在渤海湾重塑了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新油田,开启中国海油海上油田数智化时代的新纪元。

  “AI的快速发展对油气行业已经产生深远影响,勘探开发技术正处于更新换代和智能化融合发展的窗口期,智能地震、智能钻井、智能采油、智慧油气田建设正在向我们走来,新一代AI技术已经成为赋能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刘文岭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 成效初显但仍存挑战

  智能化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数字和智能化事业部经理马建军介绍,目前,长庆油田已建成国内最大规模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全面完成多链路工控设备的单井、场站、新能源电站生产过程数据的集中统一“边云”采集。“以长庆油田采油八厂为例,先后完成了井场数字化建设、SCADA系统建设、站场无人值守建设,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油水井数字化覆盖率达98%,中小型站点无人值守率达100%,应用系统集成率达90%以上。”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人工智能分会会长李松泉指出:“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型企业、重点高校和技术服务公司对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发展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新一代数智技术的研发与工业化应用。”AI新技术研究、人才培养与学术技术交流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在地震勘探、钻完井、测井、地质建模、油气藏模拟、产量预测、方案优化、井与设备管理等方面,各种各样的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大幅提高了各个应用领域的工作效率。

  不过,多位专家也指出,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AI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需持续发力。

  “整体而言,石油和化工行业智能化发展仍处在各专业领域‘各自为战’的探索阶段,缺乏有序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应用新一代数智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尚显力度不足。”刘文岭坦言,“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数智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采取‘传统单项技术+AI’的技术方案,即瞄准单项技术问题,进行AI新技术的改造。这样难以形成合力,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或变革传统产业现有的技术链条、生产方式和业务模式,也无法真正带来产业升级和技术革命,与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 合力做好顶层设计

  那么,如何进一步加快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步伐?

  在刘文岭看来,首要任务是协调全行业力量做好顶层设计,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升级更高层次目标,有序组织针对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的数智化协同攻关与工业化应用,将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推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革命”的高度。

  “与此同时,要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强力支撑技术创新,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一代数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基金设立、立项、科技奖励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IT企业先进人工智能算法在石油和化工行业创新与应用,努力突破制约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刘文岭表示。

  李松泉指出,要创新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方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涉及一系列理论技术原创性强、涵盖学科广、应用场景类型多、创新难度大、成果转移转化需求迫切的大型系统性工程研究。需要整合各专业领域产学研用优势资源,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示范工程攻关,集聚优势资源打好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此外,要加快构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做好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标准体系框架设计,加大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力度,进一步规范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标准,这对于支撑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升级至关重要。”陈明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