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能源产业年会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能源转型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03 版)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能源转型”的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以新优势引领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展开热烈讨论。

  圆桌对话主持人、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与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永亮,格兰富集团副总裁艾丽德(Astrid Nørgaard Friis),风帆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郝国兴,天合光能副总裁、天合光能跟踪支架业务部总裁马维铭,香港中华煤气首席投资总裁暨赋生资本管理合伙人陈英龙,新奥能源副总裁、新奥泛能网总裁程路,飞书通用行业总经理张棣,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永亮:

  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注重绿色、创新和人才

  从企业角度看,我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培育绿色生产力,又要培育先进生产力,还要培育人才生产力。京能集团作为传统能源企业,结合业务场景特点,在应用端做了大量创新,比如在风机旋转叶片上加装光伏,在缺水地区通过烟气提水,实现电厂对外零取水,这些均为全球首创,相关项目获得行业认可并荣获金奖。同时,我们还打造了“三支队伍”,分别是决策层打造企业家队伍,管理层打造工程师军团,最基层打造大工匠群体,从而形成上中下一体化的人才队伍。

  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至关重要。基于此,我们围绕京能特色做了三方面工作,即绿色京能、创新京能和数字京能,力求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我们将在提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见真章,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让百年企业基业长青,不断焕发青春活力。

  格兰富集团副总裁艾丽德(Astrid Nørgaard Fris):

  支持绿色和智慧技术创新和应用

  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格兰富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规定的范围1、范围2、范围3的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至少90%。我们支持技术创新和发展,并愿意推动更智慧、更绿色的新技术应用。

  丹麦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得益于丹麦包括政府监管、政策激励、绿色创新、企业合作等多维度的“工具箱”。对格兰富而言,减排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寻求在水务、农业等方面获得更多激励,从而进一步加快减排进程。需要明确的是,绿色和低碳标准非常重要。如果希望开发能效的解决方案,需要不断推动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风帆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郝国兴:

  共谋绿色低碳发展之道

  风帆一直努力拓展绿色之道,从绿色制造到绿色发展,风帆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向新型储能、新型电池、氢燃料电池、船舶新型动力系统转型。

  在我们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要机遇。专注自身主业的同时,我们一直将绿色战略放在首位,多年来以电池和电池技术为立厂之本。汽车电池已做到第一,目前转向新型化学电池。我们的工厂全部通过工信部的绿色认证,产品也都是绿色设计的产品,园区屋顶全部铺了光伏,在保定还建设自己的风力发电厂。从2025年1月1日开始,我们将给奔驰、宝马生产电池,可实现100%的绿电生产。多年来,我们始终以技术立身,储能发展一定是靠技术,技术领先、技术创新一定是储能发展的根本。能源转换成动力一定需要技术加持,这促使我们将更多精力投放在技术创新上。绿色和技术创新将始终是风帆的发展方向。

  新奥能源副总裁、新奥泛能网总裁程路:

  用数智化助力千行百业绿色转型

  对于整个能源产业来说,目前还是有很大的升级空间,而通过数据驱动的能碳产业智能平台泛能网,让智能深入业务,则是新奥服务千行百业绿色转型、提质增效的体现。

  从用户需求出发,深挖用户在多品类能源综合使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物联获取用能数据,基于泛能网平台输出线上线下一体化能碳解决方案,包括高效设备、数智化快速交付与智能调节等,并不断沉淀专家经验与能力形成智能产品,既以能量也以能力智能链接供需两侧,全面解决工厂、建筑、园区的用能问题。

  香港中华煤气首席投资总裁暨赋生资本管理合伙人陈英龙: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思维创新

  实现能源安全、供应可靠、成本可控以及可复制这几个方面的平衡是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企业而言,要保持全球竞争力,不仅需要技术突破,还要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香港中华煤气作为一家拥有162年历史的能源企业,科技创新始终是我们发展核心动力。实际上,每一个课题都离不开科技突破,这是解决安全性、可靠性、可复制性和低成本问题的重要手段。2023年,我们孵化的怡斯莱(Ecoceres)生产了第一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如今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商。

  因此,我认为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科技突破,还需要思维上的创新。十年前,我们开始引入科技力量,并以“孵化者”的角色,成功孵化了六七家绿色独角兽企业。我们连续3年举办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个零碳科技创新项目参与,并孵化了众多零碳科技创新企业。在储能技术领域,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布局,2018年与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教授共同孵化了以镍氢气电池技术作为基础的储能电池,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联合赛昉科技研发了能源芯片“港华芯”,现出货量已经超过200万片。

  天合光能副总裁、天合光能跟踪支架业务部总裁马维铭:

  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行稳致远

  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也体现在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人才培育模式上。

  历经数十年深耕,天合光能专注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已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我们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光伏行业创新,并始终致力于通过太阳能造福全世界。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我们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引领产业链发展,并进行全球化布局。数智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天合光能致力于为客户打造数智化解决方案体系,不管是地面电站户用,还是民用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企业行稳致远,靠的是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天合光能积极倡导共同营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新生态。

  飞书通用行业总经理张棣:

  企业需要足够的创新土壤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在数字化、技术创新。对企业而言,需要足够的创新土壤,包括创新容错率是否足够、创新人才培养是否到位等。我们认为,通过低成本方式将数据打通,可以把员工从低效繁琐的工作中释放出来,从而将个人的能力变成组织创新的能力。

  我们发现,创新往往自下而上,这意味着创新机制很重要。举一个现实例子,人工智能近年来很火,从飞书的角度出发,希望企业所有员工认真学习这个课题,为此我们会发起人工智能大赛,将日常任务变成竞赛和游戏,提高员工的兴趣和参与度,将人工智能和业务场景进行结合。当人工智能为员工省时、省力、提高产出时,就能变成员工和组织都喜闻乐见的事情。

  能源行业大多数是大型的规模化集团型企业,员工人数众多,从一线员工身上的信息层层传递到管理层,会有非常大的信息衰减,这就凸显出信息穿透、数据资产化的重要性。只有让信息像水一样在企业内部高效流动,才能产生更大价值。

  (本报记者 王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