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行业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业绩提升 增势不俗

国内油服民企表现亮眼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13 版)

  2023年以来,油气行业景气周期持续,上游勘探开发积极扩产,市场需求提升订单充足。在此带动下,油服企业也迎来了“好状态”和好成绩,业绩增势不俗。

  “未来,国内外油气市场还将持续推动原油产量稳步增长,上游投资意愿较强。在勘探开发作业量和投资都稳中有升的大环境下,油服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孙仁金指出。

  ■业绩节节高

  对于上游油气企业来说,油价是收入和利润的核心决定因素。原油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而其周期性的核心来自于资本开支,即上游油气企业对原油的开采投入,油价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开采投入。

  在油价高位运行的行业景气周期下,国内外上游企业投资意愿较强,带动勘探开发和生产向好。国内油服企业也乘势而上,成绩不俗。

  比如,华油能源在油藏、钻井、完井等主要业务上表现良好,整体产值、利润、现金流均超过了预期。洲际油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0亿元,同比增长271.85%,实现扭亏为盈。

  杰瑞股份则海内外“多点开花”,在国内市场钻完井板块、油气田技术服务板块,天然气设备、油气工程服务板块实现多项突破,202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整体业绩的稳步增长的同时,海外业绩也再创新高。

  中曼石油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7.88%。中曼石油认为,公司积极发挥一体化优势,通过加大勘探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实现了新层系新领域的多点突破。同时,中曼石油还积极开展储层改造措施,加强油井生产管理,使原油产量再创新高。

  从年报也可以看出,国内油服企业也都在不断寻求一体化发展和转型,发展油气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海洋风电、陆上光热、陆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和布局CCUS技术等减碳降碳业务,突破“舒适圈”,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的业绩增长点。”

  ■再次站上“风口”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所长王利宁表示,油服企业主要依靠油田、油气端作业量“吃饭”。“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角度来看,油气企业上游的勘探开发投资规模是影响油服行业业绩的重要因素,油服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受到石油产业链上游的勘探及生产的发展状况影响。”

  “高位运行的油价会直接提高上游油气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资本开支计划,驱使企业提高资本开支、加大开采。上游油气企业有动力持续勘探开发,会给油服企业带来正向循环。”孙仁金分析说。

  在景气周期下,油服企业再次站在“风口”,乘势而上。

  一方面,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保

  持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油气企业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强化规模增储和效益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 2023年上游勘探开发投资约39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钱兴坤分析指出,国内油服企业业务量显著回升,国际业务的拓展促进油服企业持续向优发展,多数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利润攀升,经营呈现良好态势。“油服企业持续推进发展转型,清洁能源相关新型业务为油服市场带来增长点;核心工程技术装备进步,为油服行业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好状态”有望延续

  未来油服企业能否保持“好成绩”?

  钱兴坤指出,2024年,油气田企业将在深层超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等增储上产的战略接替领域持续发力,全国石油、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将保持高位增长,与上年保持同等水平。此外,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稳产,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458亿立方米。中国将引领深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在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重大工程技术装备方面取得进步。

  普华有策咨询预计,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及“增储上产”政策持续推动下,国内油气行业已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通道,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国内油气勘探与开发支出的影响相对有限,“三桶油”上游资本开支在油价下行趋势下仍将保持高开支水平。因此,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及资本支出将进一步增加,从而为油田服务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较强的确定性,带动油服行业服务需求和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发展,未来国内油服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孙仁金也表示,结合产业逻辑不难看出,如果国际油价保持中高位运行,油田、油气端的资本支出意愿就不会减弱。

  受访人士均表示,在油气产储量保持增长、“两深一非”增储上产新阵地的发展形势下,油服企业的“好状态”将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