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车网融合互动加速背后仍有短板

■本报记者 赵琼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08 版)

  广汽能源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获批售电资质,蔚来能源与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苏州“绿能e站”开展车网互动体验日活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呈现提档加速之势。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此前联合发布的国内首个车网互动顶层设计文件——《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到2030年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在顶层设计推动下,新能源车企、电网企业、新能源车主等正积极参与其中,但处在探索期的车网互动还面临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尚未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和电价机制尚待健全等瓶颈。

  广汽、蔚来相继向前一步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9万辆,同比增长31.8%。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大幅增加,充电网络的压力逐渐凸显。

  在V2G技术下,新能源汽车可通过充放电装置与电网进行智能互动,实现削峰填谷,缓解充电需求和电网之间的矛盾。目前,不少新能源车企都在积极布局V2G,蔚来、埃安、东风等已实现V2G充电站落地运营。

  去年4月,广汽埃安发布“快广近+V2G”两大行动计划,旗下昊铂全系车型支持V2G功能,实现新能源汽车由“能源消耗终端”向“移动式分布式储能单元”的转变。通过向用户提供智能充电、绿色能源及异业融合解决方案,积极推进车网融合互动相关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此次获批售电资质,正是广汽能源在构建光储充换能源补给网络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推动车网融合互动发展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广汽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备售电资质助力广汽集团成为首批获此资质的主机厂,可进一步推动其通过车网互动聚合海量车辆参与电力市场的现货交易、辅助服务(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同时推动车网互动交易全链路打通,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该负责人透露,广汽能源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多措并举降本增效,充分激发释放用户侧灵活调节能力,为充电场站、新能源汽车、智能微电网、储能、分布式能源等新型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提供有力支撑。

  而根据蔚来能源与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车网互动业务场景、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率先形成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发展的新局面,并选择合适场所共同建设充换电站。

  事实上,早在2022年,蔚来换电站就已参与浙江的电网峰谷调节,成为国内首家接入到国家电网调节虚拟电厂的车企。

  V2G向电网放电处应用初期

  此前,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联合蔚来在苏州“绿能e站”开展了一场车网互动体验日活动,苏州地区的电动汽车车主均可前往参与“反向放电”互动,并获得“蔚来积分”返利权益。据悉,该活动共吸引车主超30位,反向放、换电量865千瓦时,有效降低负荷600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V2G技术进步,长三角地区、北京、广东等地陆续推进V2G商业化运营,车网互动试点工程已取得大量实践经验。以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在车网互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截至今年3月,车网互动公共服务管理模块接入充换电设施5.4万个,总容量153.6万千瓦,申报可调节能力总加24.97万千瓦,并且2023年至今已开展13次测试调动响应。以今年2月17日开展填谷实测能力验证为例,执行时段为凌晨3时至4时,12家运营商参与,涉及用户194户,最大填谷响应负荷4.69万千瓦,填谷电量4.07万千瓦时。

  基于目前的实践经验,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营销部主管雷珽认为,V2G向电网放电目前还处于应用初期,虽然技术上不存在困难,但类似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并网会造成局部电网过电压,产生用电安全隐患,V2G大规模向电网放电也会造成用电安全问题,需要研究相关技术并升级配电网。他还提到,目前大多数型号的新能源汽车还不能适配放电模式,V2G规模化发展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大规模应用有待突破瓶颈

  《实施意见》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发展纳入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提出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并设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可以说,车企和电网合作推动车网互动,既是政策支持,也是互利共赢。

  据了解,规模化车网互动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电网企业、资源聚合商、电动汽车用户。要想加速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双向互动推广,一方面需要实现软硬件技术和设备、标准、参与路径的全流程贯通,形成各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扩大参与规模和范围,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持续化、商业化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制定推广、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试点验证以及双向充放电技术可行性等方面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电动汽车与电网、充电桩站间的双向交互硬件条件已初步具备,且双向充电桩已在各类V2X场景下试点布局。

  上述广汽能源负责人表示,规模化车网互动整体仍处于应用探索初期,面临的阻碍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车网互动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尚未完善。车网融合互动所必需的方案架构、通信交互、安全防护、检测认证等关键技术及其标准尚有缺失,难以支撑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和电价机制尚待健全。大部分地区现有电力市场机制和交易品种单一,不足以支撑面向电动汽车灵活资源的有效及持续激励;规模化示范效应和用户参与积极性不足。已有车网互动试点探索项目规模较小,社会整体应用场景尚未成熟,规模化的示范性效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