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24北京车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车企要“卷”出出路 ,“打”出亮点

——访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中国汽车报记者 韩冬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06日   第 03 版)

  访谈嘉宾: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左)
  访谈主持: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右)

  图为奇瑞品牌登陆2024北京车展。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前汽车产业的走势,毫无疑问就是“卷”。突破内卷,避免内卷,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各家企业热烈讨论的话题始终离不开“卷”。

  2024北京车展期间,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就当前车企竞争、技术创新以及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梳理揭示了当前汽车行业的一些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 要“卷”出核心竞争力

  谈到当下日趋激烈的竞争时,尹同跃将竞争态势比作汽车产业的“春秋战国时期”。他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车企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出现“花式内卷”现象。然而,这种内卷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向下内卷的空间有限,而向上发展的空间则是无限的。因此,车企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尹同跃强调,技术创新是车企立足之本。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技术不断发展,车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出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品牌建设也是车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强大的品牌不仅能够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认可。“因此,车企必须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汽车产业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在尹同跃看来,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正体现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方面,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不断深入,汽车行业正在成为一个融合众多产业和技术的庞大载体,这种在融合中所带来的创新,不仅能促进汽车行业发展,还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链。”

  ■ 竞争孕育向上发展的机遇

  “在中国汽车市场疯狂内卷之下,不应只有‘你死我活’的竞争,各方更应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种不断向上的发展动力。”尹同跃认为,面对合资品牌、传统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化、电动化赛道上的竞争,各方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尹同跃指出,合资品牌在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可能在市场灵活性和创新速度上稍显不足;传统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场具备深厚的积累和理解,但在品牌国际化方面仍需努力;造车新势力具有更强的互联网背景和用户理解能力,但在制造经验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可能还需提升。“因此,除了要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中努力生存下去,各方还更应该寻求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无论是合资企业、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新势力,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更应该互相学习,然后各就各位,各得其所。我想,中国市场这么大,国外市场更大,每一家汽车企业都承担着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义务。”尹同跃说。

  ■ “出海”需坚持长期主义

  在谈及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时,尹同跃以奇瑞汽车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有巨大发展潜力,但也必须重视质量和品牌建设,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进而在海外市场立足并发展壮大。同时,他呼吁中国车企要早做布局,不急功近利,坚持长期主义发展道路,以此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尹同跃认为,车企之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也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车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们也期待中国车企能够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尹同跃指出。

  除了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尹同跃还提到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质量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车企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个产品都能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和要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相信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各大车企也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尹同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