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能源引擎强劲赋能中部崛起

■本报记者 卢奇秀 王林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3月25日   第 01 版)

  图为巴斯夫杉杉技术中心测试员正在测试电池性能。
  巴斯夫杉杉/供图

  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中部腹地,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汇聚全国约1/10的土地、近1/3的人口,贡献着全国1/5的经济总量,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勾画出一幅经济总体平稳、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的新时代画卷。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扎实推进中部崛起,一张蓝图更加清晰。作为产业规模大、辐射带动广、创新活力强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能源产业将坚决扛起责任使命,锚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油”“鼓气”“充电”“赋能”,以能源引擎强劲赋能中部崛起。

  ■  大国之“材” 向“新”而行

  湖南湘江新区,新能源产业风生水起。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了解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

  “迎候总书记到来时,又紧张又激动,但在交谈中,紧张感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感觉到无比亲切。”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时,巴斯夫杉杉首席运营暨首席技术官彭文杰难掩兴奋之情,“参观过程中,总书记对我们新推出的产品和一些具体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我们详细了解细节。”

  彭文杰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之一,巴斯夫杉杉将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强化研发技术装备,实施高质高效的创新活动,在产品技术上推陈出新,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可持续的闭环产业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乘着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东风,湖南锂电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3年,仅长株潭地区的产值就已突破1800亿元,形成了从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系统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条,行业全球前50强企业就有4家在此落户。

  千湖之畔,湖北省荆门市高新区,锂电企业一家挨着一家。12年前,亿纬锂能落户湖北荆门,12年间已扩展到 11 个厂区、17 个工厂,产能突破152吉瓦时。在链主亿纬锂能牵引下,恩捷、科达利、新宙邦等一大批锂电产业链头部企业,相继在此投资建厂。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材料产业发展得好不好,保障能力强不强,直接决定着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中的国际竞争力。

  广袤的三晋大地,煤炭变身“多面手”,不仅用于发电,经过化学加工,还可以生成天然气、甲醇、烯烃、聚乙烯……最终再变成纺织品、皮革、可降解塑料等,经历从原料、材料、终端产品的华丽蜕变。

  中煤平朔煤制烯烃重大项目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项目,以平朔高硫、高灰熔点原料煤,深度耦合绿电、绿氢等减碳路径,年产220万吨/年甲醇并转制100万吨煤基烯烃新材料产品。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介绍,该项目承担多项国家创新示范任务,对于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升级、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保障能源安全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意义。

  ■■  装备制造 以“智”为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推动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国产C919客机、国产新能源汽车、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海牛”深海钻机……近年来,中部地区先后打造出众多一系列响当当的中国智造名片。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曾是一座“烧饼小镇”,如今已成为汇集比亚迪、中创新航等知名企业的“汽车之城”。从卖烧饼到造汽车,下塘镇抢抓先进制造业的风口,从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跃升,加速向“千亿制造小镇”目标迈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不仅搭建起规模能力强、技术迭代快、有成本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方面也走在全球前列。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安徽有拼劲,也有十足的底气。

  2023年,安徽省将汽车产业确立为首位产业,聚集了奇瑞集团、江淮汽车、合肥长安、蔚来汽车、汉马科技等为代表的数百家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1200多家。在这里,一辆新能源汽车可以在3小时车程内配齐所有零部件。

  “安徽是我们的研发核心区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大众近年不断强化本土研发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快速扩大并优化新能源产品矩阵。

  郑煤机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其智慧园区是智能生产的大秀场——23条自动生产线、150台机器人、7台智能行车、30台AGV、空地无人化物流调度中心开足马力,伴随着焊花飞溅、弧光闪烁,生产线上,抓取、切割、焊接、拼装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运转。

  郑煤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园区的各类机械由“大脑”下达相应参数和指令任务,车间内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占比95%。与传统工厂相比,智慧园区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空间利用率提升50%,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

  装备制造彰显实力,智能制造凸显分量。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在江西上饶投资150亿元建设的“智慧大工厂”一期产线已经投产。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体化集成、产能大、技术先进,是“智慧大工厂”的显著特点。尤其是,硅片生产车间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切片设备和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切片专利技术22项。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助力“大国重器”建设的“脊梁”。在湖南省湘潭湘钢五米宽厚板厂轧钢生产车间,20吨通体火红的巨大钢坯,在滚烫的热浪与机械的轰鸣声中,经过加热、轧制、精整等工序后,成为一块块钢板,应用在我国深海装备上。这些钢材的规模化使用,让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稳稳扎根在海底。

  ■■  抢抓机遇 谋划未来

  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聚集,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提升煤炭、稀土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注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山西利用“综改区”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着力开展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持续推进落后煤炭产能的退出,“十三五”期间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通过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重点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山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十二五”末的720家增至2023年的4155家。

  抓项目就是稳增长,抓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在中部地区投资落地、开工建设、全力生产,各省积极部署扩大新能源项目投资,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加速推进。

  能源行业专家赵文瑛指出,中部地区总体上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低碳绿色转型需求更加迫切。在资源禀赋上,中部地区风光资源条件更适合分布式能源建设,直接为住宅、商业建筑及公共设施提供电力供应,同时在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上具有较丰富的资源条件。“因此,中部地区要更加注重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协同发展,既做好能源保障又不断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赛道角逐激烈,中部地区崛起无疑将进一步巩固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和实力,为经济高质量增长贡献力量。

  区域互动、优势互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日前在湖南省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上强调,湖南省主动对接融入重大国家战略,用好开放平台,深化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彰显湖南特点特色的新质生产力,结合湖南实际、发挥湖南优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中部地区还在开放合作中拓宽新发展空间。

  2023年,湖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32.7亿元,占外贸总额的52.4%。对巴西、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新兴市场贸易不断扩大。安徽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052.2亿元,增长7.8%。其中,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90.6亿元,增长11.6%

  抢跑“春天里”,实干再出发。能源产业满怀信心,斗志昂扬,蓄势新动能,抢抓新机遇,为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