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两会特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

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打造韧性安全城市(聚焦提案议案)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3月11日   第 07 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35年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亮指出,新挑战首先是新能源规划统筹亟待加强。一方面,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统筹不够,目前地方规划总和远大于国家规划;另一方面,源网统筹不够,新能源规划定总量,但未明确具体项目、布局和时序,造成配套电网工程难以同步纳入规划;由于电网建设周期一般长于新能源场站建设周期,源网同步投产难度较大。

  二是统筹保供和转型压力增大。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纵深推进,我国电力消费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供给侧,新能源已成为新增发电装机主体,其随机性、波动性强,关键时刻顶峰能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分布式光伏爆发增长,潮流反送、局部过载现象频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叠加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燃料供应量价波动等因素影响,电力保供形势日趋复杂。

  三是系统调节成本疏导机制仍需健全。新能源消纳除电源本体发电成本外,还包括灵活性电源投资、系统调节运行成本、电网扩展与补强投资等系统成本,具有边际成本低、系统成本高的特点,新能源平价上网并不等于平价利用。长期以来,新能源享受了保量保价保障性收购政策,未能向用户灵敏传导电能时间价值,也未能向调节电源足额支付调节成本。

  针对以上情况和挑战,赵亮建议:一是顶层设计推进新能源有序友好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按照“全网统筹、保量稳率”,科学制定发展规模、布局和时序,差异化设置各省利用率管控指标。统筹新能源与常规能源、中央与地方规划衔接,健全源网规划建设协调机制,推动源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二是先立后破推进电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推进电网互联互通,提升防灾抗灾能力,筑牢能源保障电力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因地制宜新建清洁煤炭机组,刚性执行新能源配储政策,实现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调节电源优化组合、余缺互济。

  三是健全科学疏导能源转型成本的市场机制。统筹衔接一、二次能源价格政策,推动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成本分摊机制和价格传导机制,加快推动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