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电力电缆装备开发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内石化企业、电缆厂和高校等上下游单位,采用“问题导向、产学研用联合、跨学科协同”的创新模式,全面开展聚丙烯电缆料性能提升、电缆制造和评价方法研究。历时5年,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据了解,传统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工艺复杂、制造能耗高、退役后绝缘难以回收利用。聚丙烯电力绝缘电缆成为替代传统热固性绝缘电力电缆的重要方向。但普通聚丙烯机械模量高、韧性差,如何实现电气—机械性能的协同调控和多维评价是开发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关键问题。
上述研究团队研发了原位聚合聚丙烯绝缘料和半导电屏蔽料,形成了20万吨/年的连续稳定生产能力,并具备长周期一体化稳定制备水平;开发了中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制造装备及工艺,突破了聚丙烯绝缘均匀定型难题,实现了可剥离屏蔽中压电缆设计和稳定制造;提出了电缆料性能评价指标和电力电缆可靠性试验方法,建立了从聚丙烯电缆料到电缆的标准化体系。经测算,新型电力电缆较传统电力电缆的制造成本降低17%,生产能耗降低45%。
在国家电网公司设备部的统筹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了标准化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设计、技术规范、入网检测要求,能够支撑35千伏及以下电力电缆工程批量化推广和稳定运行。2023年5月,团队的项目技术成果“聚丙烯绝缘材料原位聚合与电力电缆制造关键技术”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
(郑莉 赵鹏)
新疆首次实现“双气共采”
本报讯 近日,新疆亚新煤层气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承担的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煤炭地下气化(UCG)试验一次性点火成功,同时实现了难采煤炭资源的“双气共采”,该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创。
据亚新煤层气集团副总经理韦波介绍,“双气共采”技术不仅可以开采煤层中的天然气,还能同时获取煤气,极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据了解,UCG试验是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新疆难开采煤炭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中需要重点攻关的技术难点。该项目2023年4月启动,主要致力于攻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地下气化)和煤层气开发重难点技术。科研团队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成功突破了传统点火技术的限制,实现了一次性点火成功,为煤炭地下气化大规模产业化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韦波同时表示,该项目还实现了超千米煤层的原位气化,这一技术的成功突破在国内尚属首次,超大型无井式地下气化炉的构建也为国内首例。此次UCG试验的空气煤气热值平均超过每立方米2500千卡,最高突破每立方米4000千卡,其结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这一热值的提升,将为能源的清洁利用提供更有力支持。
“煤炭地下气化一次性点火成功和‘双气共采’技术,是我国在能源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世界清洁能源革命的里程碑。这一成果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将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韦波说,“今后,亚新煤层气集团将积极推动煤层地下气化的产业化开发。”
(谢慧变)